罗 彬,张 红,丁 浩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 400030)
高职高专内科教学中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罗 彬,张 红,丁 浩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 400030)
行为引导型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通过情境创设和行为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和活动参与主动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关键能力[1]。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已开始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内科学教学中使用极少,本研究是在我国医学高职高专内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引入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为高职高专医学教育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一条新路,以改进高职高专的内科学教学。
1.1 对象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专科3班学生,共53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7人。
1.2 方法
1.2.1 授课方法 期中考试前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以老师讲授为主。期中考试后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进行教学,具体如下:(1)课前提出相关问题。教师根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结合学生掌握的知识,选择典型的临床病例,提前将问题布置给学生,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相关资料,整理分析,作好充分的准备。(2)课堂教学。课堂上教师简要分析临床病例并列出讨论内容,学生分小组开展讨论,每人就自己课前准备的预案各抒己见,教师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予指导。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独到见解,启发学生对不足之处进一步补充,引导学生将临床病例和教学内容紧密融合。
1.2.2 考核方法 考核分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每次考试又分为操作技能考核和理论测试考核两部分,两项考核满分均为100分。
1.2.3 问卷调查法 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内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了解全班学生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使用前后对内科学课程的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情况。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使用前后各发放问卷53份,前后各回收有效问卷53份,有效回收率均为100%。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统计学处理均采用SAS6.12软件包完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显著检验水准a值取0.05。
2.1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前后考核结果 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后(期末考试)学生在临床操作技能和理论测试中的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期中考试),学生操作技能和理论测试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学生操作技能和理论测试考核成绩比较±s)
表1 学生操作技能和理论测试考核成绩比较±s)
*:与期中考试比较,P<0.05。
考核n操作技能(分)理论测试(分)期中考试53 72.25±9.34 63.75±10.32期末考试53 83.46±7.51*73.43±6.25*
2.2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前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情况比较从调查的结果显示,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使用前5.66%的学生对内科学不感兴趣,兴趣一般为71.70%,非常感兴趣的仅有22.64%;对内科学学习的目的,56.60%的学生认为是为了考试及格,为了更好地从事临床工作只为41.51%,其他目的1.89%;内科学学习的方法中,41.51%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老师怎么教就怎么学为39.62%,联系实际理解掌握的仅有18.87%。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使用后对学生内科学学习中的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情况,再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1.89%学生对内科学学习不感兴趣,兴趣一般为41.51%,非常感兴趣的达到56.60%,较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使用前非常感兴趣的学生人数显著增多(P<0.05);35.85%的学生认为是为了考试及格,为了更好地从事临床工作为62.26%,较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使用前学生人数显著增多(P<0.05),其他目的1.89%;内科学学习方法,24.53%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老师怎么教就怎么学为22.64%,联系实际理解掌握的有52.83%,较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使用前学生人数显著增多(P< 0.05)。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符合职业教育“以学论教”的教学观。以学论教的观念认为:“学”在人的活动中占据主体,而“教”只是对人的成才和发展起辅助和促进作用。行为引导型教学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行为引导型教学法遵循学生学习内科学的规律,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内科学学习中的心理体验,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完全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本研究显示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后学生在临床操作技能和理论测试中的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学生成绩得到了大幅提高。在本校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内科教学中应用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主要有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病例教学法、角色互换法等[2]。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促进医学生全过程参与教和学,利于医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养成医学生的行为习惯,能提高医学生的学习效率。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不仅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也适应了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所体现的先进理念,展示了现代教学方法发展的重要趋势,是提高医学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3]。
情感参与[4]指的是学生内科学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它包含了三个方面的体验:兴趣、快乐和忧虑,情感渗透于学校和学生经验的全部,它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既是学生参与行动强有力的先导力量,同时它也是一种学习的产物。认知参与[4]是指学生在内科学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学习策略,这些不同策略引起了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活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认知参与表现为学生对内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后,非常感兴趣的学生人数达到56.60%,较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使用前显著增多,为了更好地从事临床工作的学生人数达到62.26%,较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使用前显著增多。内科学学习方法上,联系实际理解掌握的有52.83%,较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使用前学生人数显著增多。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后学生的情感参与、认知参与都得到了提高。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已经被证明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适应当前高职高专内科学教育的实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增加了教学管理的难度,对教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等。
[1]李祥伟.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及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 2009,30(14):40.
[2]于丹凤.浅谈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五个转变[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20(2):64.
[3]罗平,陆红梅,张徐宁.行动导向教学培养护生的职业能力[J].医学教育,2008,46(36):117.
[4]孔企平.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book=9,ebook=89
10.3969/j.issn.1671-8348.2010.18.018
R5;G642.4
A 文献标识码:1671-8348(2010)18-2437-02
2010-02-25
201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