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杨培举
历史惊人的相似。10年前,肆虐一时的亚洲金融危机刚刚退去的1999年,韩国造船业一举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造船大国。10年后,全球金融危机寒意初退的今天,中国又超越了韩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作为中国船舶工业重要技术支撑的CCS,如何与中国船舶工业一道实现这惊人的跨越?追根溯源,这与10年前CCS的一次前瞻性决策不无关系。
20世纪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经济的后劲日益显现,国际贸易量逐年递增,煤炭、矿石、粮食等大宗干散货物的需求日甚一日。这对中国航运业和造船业而言,绝对是一大利好。
在中国船级社的发展史上,散货船一直是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整个业务链的技术积累和经验上,都具备了相当的基础。所以,站在国家需求、行业发展和中国造船技术水平的角度上来说,散货船都应该是优先发展的船型。基于此,CCS总裁李科浚审时度势地选择了与我国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较为接近、又有广阔市场的散货船为突破口,提出力争在散货船领域发展成为技术领先的船级社,以支持中国造船工业的发展,迅速打进国际市场,然后再以此为基础,逐步向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调整好了航向后,CCS于1999年12月23日,正式启动了“VCBP”计划。该计划中的“V”代表15万吨以上的大型油轮,“C”代表大型集装箱船,“B”代表大型散货船,“P”代表海洋平台。从日后CCS发展进程来看,“VCBP”计划可称得上是CCS的一把步入世界一流船级社的启门之匙。
通过“VCBP”计划的实施,CCS为自己培养了相当数量的规范、审图、科研和验船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其中很多年轻人通过“VCBP”项目的洗礼,开阔了眼界,并掌握了大型船舶的规范、审图、现场检验和项目管理技术。尤其在散货船方面,技术积累更加雄厚,为日后CCS的加速发展夯实了基础。
进入新世纪以后,全球经济以及全球航运、造船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方面,世界经济开始向好,“中国因素”渐渐成为世界经济不可忽视的强劲动力。同时,世界造船中心东移的趋势日渐明显,这为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另一方面,从1992年至2002年的10年间,国际航行船舶发生150余起事故。严峻的局势迫使国际海运界寻找一条更安全的航运发展途径。
与此同时,IMO也在讨论散货船的标准问题,其中一项重要的动议是推行散货船双舷侧结构化,并且一度欲将其列为强制执行的公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IMO的技术咨询组织的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开始探讨双舷侧结构的技术标准。另一方面,IACS于2003~2004年生效了许多统一要求。这些新的国际公约与国际技术标准的变化也使得我国当时所制造的散货船面临产品更新的境地,迫切需要进行结构上更安全的新型散货船的船型开发。
针对如此紧迫的国际环境,2003年1月,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船级社、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万邦航运集团总公司等七家单位共同启动OBC(Optimum Bulk Carrier)项目。2003年8月28日,具有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符合最新国际技术标准的系列优选型双舷侧散货船船型设计正式推出。
这次开发的系列优选型双舷侧结构散货船,符合当前国际航运及造船界发展所需的“安全、经济、健康、环保”的总体潮流,是国际船舶市场的热门船型。首批共有四种船型,分别是载重5.4万吨级的大灵便型、7.5万吨级的巴拿马型、10万吨级的超巴拿马型和17.5万吨级的好望角型。OBC项目能够取得成功,表明我国在散货船研发中把握住了国际船东需求和船舶设计理念的发展趋势,前瞻性地提出了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和标准,所设计建造的船舶得到了国际航运界的认可与好评,使得我国在散货船的船型开发上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同时也表明我国的船舶设计和建造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个项目中,CCS全面介入,在技术上起到了主导作用。可以说,这个项目直接为国家带来了100多艘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散货船、价值百亿美元的订单,为中国船舶工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果说“VCBP”计划是CCS的一座里程碑,OBC是中国船舶工业的一座里程碑,那么IACS的散货船和油船共同结构规范,则是世界造船业的一座里程碑。业界人士深知,共同结构规范来之不易。期间,为使各IACS成员最终达成一致,CCS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的共同结构规范的问世,将对日、韩、中三国造船工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CCS总裁李科浚指出,共同规范的通过对于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造船业和航运业,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如果应对好,将是一次跨越式拉动,这套在技术上较为领先,标准上更为合理的规范将缩短中国船舶工业界与其他造船、航运较发达国家的差距,与他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这对硬件大发展时期的中国船舶工业非常有利。
虽说机遇来临,但能否抓住,这要看中国把握机遇的能力。对此,CCS一方面及时开展共同结构规范的宣贯工作;另一方面,紧急协同国家主管机关,配合造船厂、设计院所等相关机构和企业展开行动,整合全国的科研力量,形成了强大的研发团队,联合攻关,迅速开发出满足共同规范要求的品牌船型。在此基础上,CCS开展船型认可服务,推动了我国自主品牌船型的快速发展。2006年11月18日,世界第一艘按照IACS散货船结构共同规范(CSR-JBP)设计的5.45万吨散货首制船“浙海521”号率先开工,让业界见证了CCS在散货船领域的技术实力。
要说5.45万吨散货船是小试牛刀的话,那么18万散货船则是CCS和中国造船界奉献给国际航运业的一部世界级的“经典之作”。CCS总裁李科浚曾指出,该项目的成功实施,真正体现了“中国创造”而不仅是“中国制造”,它体现了各方合作的成果,是中国造船领域优质的民族品牌。河北远洋运输集团董事局主席高彦明表示,该船型的各个技术指标更加优化,主要技术指标超过了日本、韩国的同类型船舶,是符合共同规范、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好望角型散货船。中国型18万吨散货船的诞生,是河北远洋、中船重工集团和中国船级社合作的共同重大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中国造船界、航运界的重大进步。
18万吨散货船一经问世,首制船还没出来,世界知名航运公司的订单便纷至沓来。这种现象几乎是前所未有。其中,河北远洋手笔最大,一举签下16艘该型散货船,创下当时世界散货船订单之最。之后,中外运、香港明华、昌运东富、台塑海运、浙江远洋等船东纷纷下单。据不完全统计,在前46艘订单中,有32艘入级CCS。
共同结构软件的成功推出,更是将CCS综合实力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要做造船强国,中国必须跨越软件这道坎,因为软件是现代船级社服务能力的集中体现。所以,在更早的时候,CCS就坚定不移地支持信息化建设,这为日后共同结构规范计算软件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共同结构规范软件开发上,IACS各成员一直都非常重视。为抢得先机,CCS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进行研发,最终在第一时间内开发出了具有强大功能的共同结构规范计算软件。经测试,该软件是功能最齐全、结果最准确的散货船计算软件之一。目前,该软件在国内船舶设计单位中的占有率达90%以上,深受船舶设计单位和船厂的好评。
另外,“河北创新”轮的成功改造,同样是世界“经典之作”。当时,超大型油轮改装成矿沙船在世界上还没有先例。“河北创新”轮改装成功后,为一筹莫展的单壳油轮船东带来了新的希望,许多航运公司纷纷效仿“河北创新”的做法,将大型油轮改造为大型矿石专用船。至今,“河北创新”已投入运营5年,船舶安全性和各项技术指标良好,经济效益显著。CCS也通过对“河北创新”轮改装的审图、检验和技术服务,积累了经验,提升了技术。目前,在世界超大型船舶改装领域,CCS可谓独领风骚。
未来在散货船领域,CCS还将继续加大规范科研方面的投入,争取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不断升级软件功能,提供更优质的技术服务;加强超大型矿砂船的技术积累,加快研发新船型,以适应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整个船舶生命周期的服务能力,从船舶的建造、营运以及拆解等过程,都能提供强大的技术服务;加大绿色散货船方面的研发力度等,使CCS成为散货船方面的主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