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殷 毅
拖欠63家银行56亿美元的债务,法国达飞海运集团闹起钱荒。无奈之下,达飞走上了债务重组的自救之路。然而,在从去年9月底到今年1月初的漫长寒冬里,其重组过程却是一波三折。最终,不得不以达飞掌门人雅克·沙迪的辞职换得银行5亿美元信贷救命金,行政高层也随之“大换血”。至此,达飞重组事件告一段落。
始建于1978年的达飞,是百分百家族控股的私人公司,创始人兼集团主席雅克·沙迪(Jacques Saadé)以黎巴嫩人特有的精明,经过几次兼并重组,缔造了法国第一、世界排名第三的航运巨人。如今,达飞在法国的雇员已超过4000人,全球雇员17000人。
达飞是一家非常典型的欧洲公司,深谙经营之道。据资料记载,历史上航运市场最低迷时期,在全球前20位班轮公司中,利润率和舱位使用率最高的都是达飞。另外,达飞也极擅长资本运作,表现在收购澳大利亚国家航运公司一事上。当时,因为只收购了其干线业务,而偏港和支线业务交由万荣船务打理,被业界人称“只要肥肉,不要骨头”。
然而,金融危机笼罩下的2009年,随着南美船务(CSAV)、伊朗国航(IRSIL)、以星航运(ZIM),以及赫伯-罗特公司(HAPAG-LIOYD)等航运巨头先后陷入资金困境,法国达飞也步其后尘,惊爆债务危机。去年9月,雅克·沙迪对外透露:达飞将发生巨额亏损,流动资金开始不足。事实上,达飞债务当时已高达56亿美元,且有39亿无法偿还,被银行指控违约。
达飞的巨额债务,主要源于其激进的运力扩张计划。有资料说,这个计划使得达飞的运力,从1998年的区区11.5万标箱,飙升到目前的150万标箱(法国AXS-ALPHALINER于2009年10月提供的数据);运力排名也从1998年的12名,跃升至如今的法国第一、世界第三。达飞目前持有与韩国5家造船厂签订的近50万标箱的新船订单。
当月底,达飞宣布与亚洲和欧洲多家银行达成协议,组成银团委员会重组该公司的中短期融资,涉及金额达56亿美元。无疑,达飞希望与银行联手来增强公司资本架构,确保公司正常运营。据悉,当时有亚洲和以法国为首的多家欧洲银行参与。
11月10日,达飞在一次会议上提交了一份债务重组计划。还出具了公司财务状况转好的最新证明,证明公司正在接近盈亏平衡。“平衡”主要得益于运费收入的上涨,尤其是在亚欧航线上。达飞认为:债权银行理应给予达飞以支持。同时,达飞乐观地向外界透露:与银行在债务重组问题上将达成一致。相信推迟到12月15日与银行的谈判会找到一个“万全的”解决办法。达飞对其业务能在未来数月重回盈亏平衡点坚信不移。据法国工会透露,法国政府部门也派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工会还透露,达飞顺利将谈判的最后期限推迟1个月也被视为一个“积极的现象”。
事实上,为应对此次航运危机,达飞已采取了系列措施节约运营成本,并卓有成效。最初的几个月里节省了6亿美元。沙迪说,他的目标是全年成本缩减额度达到7.15亿美元,同时继续寻求缩减成本的有效途径。如与租船船东重新签订租船费率节省了4.15亿美元的租船成本;再如,给船舶减速、出售旧船和公司非核心资产等,又节省了美元1亿多;针对达飞目前持有的59艘、合约近50万标箱的新船订单,沙迪还表示会与船厂商议“延迟交付”问题。
然而,相对56亿美元的巨额债务,区区几亿只不过是杯水车薪。于是,沙迪计划引进私人资本,以摆脱债台高筑的困境。也有人分析说,沙迪此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的是获得法国政府的援助。因为沙迪相信:法国政府很有可能效仿德国政府,在正式接受达飞的资金援助申请之前,要求其对债务进行重组,以达到政府援助的条件。
在欧洲,有即将破产的巨头公司得到政府援助的先例。之前,德国经济部与汉堡市政府联手分担了赫伯-罗特的九成贷款担保。汉堡市财政部部长费尔塔称,赫伯-罗特理应获得救助,该公司只是全球海运业低潮的受害者,本身并无犯上不必要的错误。另一家面临财政困难的班轮公司以星航运,也得到了以色列国内付货人的援手,后者呼吁以色列政府尽快向以星提供援助。该国付货人委员会主席希亚费尔表示,以星存亡涉及全国利益,在目前的海运市况下,公司面临的困境不能只归咎于股东。
事实上,沙迪在宣布巨额亏损并与借贷银行会面的同时,就已经呼吁法国政府效仿德国,向法国航运企业施以援手,以助这些企业度过危机。同时,沙迪也伺机与法国财政部官员接触。据说,达飞之所以将与银行的谈判推迟到12月15日,是因为沙迪要随同法政府官员出访叙利亚。有传闻说,出访期间,沙迪向财政部官员汇报了与银行沟通的情况。可以肯定,此次随同出访沙迪最重要的任务则是争取得到法国财政部长Christine Lagarde与她的团队在“达飞与银行谈判”一事上的支持。
当时,外界还有一个猜测:沙迪将向法国政府申请,由法国政府和法国船东联手设立一个规模约为12亿欧元的贷款保证基金。沙迪计划出售公司一些非核心资产,增加现金以改善达飞公司的财务状况。
但是,无论债权人还是政府,“施救”都是有条件的。比如债权银行已经提出让沙迪离开;比如建议达飞分拆或保住达贸轮船等健康资产,甩下非主业或亏损严重的业务;再比如,政府或其他出资人参股甚至控股等等。若谈判不成,只能一拍两散。如今对债权人来说,达飞的经营前景已极其黯淡;就法国政府而言,达飞的地位虽然重要,却不是缺卿不得。更何况,法国还有人对13年前CGM的私有化耿耿于怀,也有法国人对老沙迪的黎巴嫩血统依然在意。
其实,关于要求沙迪离开的传闻已经在流行。有消息说,法国债权人已联合其他银行,要求达飞更换管理层,包括年届72岁的雅克·沙迪。同时,法国大型综合业务集团Bollor有意向达飞购回达贸轮船的大部分股权(2006年Bollor出售达贸轮船股权予达飞)。
对于“出售达贸轮船”,达飞向员工发出内部信件,声言绝不会。说非洲班轮公司不属变卖资产的目标之一。达贸轮船现时收益状况不错,特别是南美航线,相信有助达飞弥补亚欧航线的损失。11月初,沙迪的儿子罗度菲代替父亲接受英国《劳氏日报》和法国《迴声报》采访,试图消除外界对达飞财务状况的疑虑,但效果却是增加了外界对达飞高层变动的种种揣测。
对“退位”传言,沙迪则只是给出了一个简单的“书面”回复。他说,达飞需要整个管理层的专业知识应付目前的经济危机。他相信与达飞有业务联系的财务机构不会乘人之危。
外界对达飞与银行11月初的谈判情况知之甚少。不过,据一家债权银行的消息人士透露,达飞的家族股东拒绝向达飞注资的态度已激怒了不少债权人。法国政府的主权基金(sovereign fund)也表态,达飞重组之前,不会向其提供资金。鉴于达飞在法国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该基金有可能买下达飞的部分股份。
11月份,对达飞掌门人沙迪来说是一个忧心的月份。作为达飞轮船的创始人兼执行总裁雅克·沙迪,他被债权银行投了反对票。包括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在内的部分债权银行均表示,在同意债务重组之前,达飞必须更换公司总裁以及现有的高管团队。
对此,债权银行没有解释原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债权银行对沙迪和他的高管团队在近些年的大规模运力扩张不满。债权银行要求:达飞轮船选举出的新的高管团队,要能够与韩国的造船厂达成取消部分新船订单的协议。
针对达飞目前持有的59艘、合计约50万标箱的新船订单,沙迪不久前还表示,不会因为经济危机而取消任何新船订单。但所有人都认为,正是大规模的新船订单,把达飞轮船拖进了资金匮乏的困境。
沙迪对债权银行的要求表示了震惊:“是我使这个公司成为世界领先的班轮公司,并拥有了近17000名员工。”沙迪接受媒体采访时愤怒地说:“达飞轮船确实遭到经济危机的打击,但是整个海运行业都是这样。而市场即将走向复苏,在这个时刻,公司需要全体高管成员的知识和经验。”
一边是达飞宣布外界不要相信传闻,一边是达飞积极寻求着外部投资者。据悉至少已经有3家私人资本对达飞轮船表示出了投资兴趣。达飞发言人表示,未来计划引进的私人资本最多将持有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公司股份。这意味着即使引进私人投资者,雅克家族依然拥有达飞轮船的控制权——因为根据法国的法律,持有一个公司三分之一以上的股份,即拥有了对该公司重大事务的否决权。
但是,私人注资只是传闻。11月份里,未有实质性的注资消息传出,而沙迪与法国财政部官员的商谈也始终未有结果。如果达飞尚无其他可行性的融资方案,沙迪将不得不接受债权银行的要求,离开达飞轮船执行总裁这个已经担任了30多年的职位。
12月伊始,终有消息传出:法国交通部长米尼克比瑟罗表示,政府愿意帮助达飞走出困境。条件是:达飞必须先与其债权人签订债务重组协议。
他的原话是:“为帮助法国重要企业在全球经济低迷时期走出困境,政府曾建立国有战略投资基金。政府此次将通过该基金为达飞轮船公司提供资金支持”。此时,达飞与63家银行就其56亿美元债务重组的谈判已进入第三个月。
同时,拥有法国政府背景的法国战略投资基金会(FSI)对外界宣布:已准备好与其他投资方一同注资达飞。
FSI一直以来被外界估计为可能的投资方。但FSI对此一直三缄其口。而今FSI终于表示“注资达飞已进入实施阶段”,且一切行动已提上日程——“达飞重组债务之时,我们将立刻启动注资审查”。至于具体注资金额该基金会并未透露。与此同时,沙迪家族正在巴黎市郊与债权人及政府进行系列的谈判磋商。
达飞56亿美元的债务,大部分涉及到的是订购59艘集装箱船。达飞已经就此开始了与韩国造船厂的谈判,意图取消15艘小型集装箱船订单。外界认为这是沙迪为取悦债权银行而被迫做出的选择。可是沙迪说:“事实上我们很早以前就已经在和造船厂进行谈判,因为市场并不需要这么多的船舶。”法国交通部长说,对达飞与银行的谈判,我们不会坐视不管,但会在谈判的第二阶段介入。
可是,12月15日,由于在56亿美元债务问题上,达飞与63家银行仍存有分歧,债务重组再度搁浅。
搁浅的原因为达飞拒绝接受集团领导层重组计划,而债权银行亦不接受达飞的解决方案。此时,双方矛盾趋于尖锐化。
达飞与银行的磋商在继续,且在积极进行,尽管进程极为缓慢。沙迪一方面对谈判的未来仍然充满信心,一方面坦言:沙迪家族不会轻易放弃对达飞的控制。
12月份一开始,法国巴黎就热闹非凡。大大小小的会议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达飞与63家银行的谈判”。巴黎的各大小报纸头条多是用“达飞事件”来吸引读者的眼球。12月上旬,终有消息称:双方已在诸多关键环节上达成一致。12月中旬在法国财政部举行的新一轮谈判必将有一个新的进展。
上述这些大大小小的会议,主办方皆是法国政府。法国政府在达飞重组谈判中的角色不言自明。那就是:帮助达飞,不遗余力。法国交通部长坚信:“达飞不会因一点点打击就停滞不前,它必将驶向一个更广阔、充满希望的未来。”
17日晚,法国经济、财政与就业部召开联席会议。会上,达飞债权人同意提供5亿美元额外贷款,其中,法国兴业银行和巴黎银行担当了重要角色。
作为获得贷款的条件,达飞集团同意改变管理架构。根据17日晚达成的协议,达飞此前的领导机构执行局和监事会将重组为董事会。沙迪将成为董事长,只负责策划公司战略,运营职责将交给首席执行官菲利普·苏利耶。同时,达飞表示,将进一步与韩国造船厂协商,争取撤销一些货船订单或延期交付。
所有的媒体都宣称:达飞5亿美元的“救命稻草”是沙迪用退位换来的。
沙迪的“屈服”换来债权银行给予的5亿美元授信额度,达飞得以获得更多的时间与其债权人就债务重组计划达成协议。之后,沙迪对外透露说将考虑出售部分非核心业务的股份以换取更多资金,其中包括旗下资产总额达6亿美元的房地产经营业务,甚至也可能包括集装箱码头资产。
12月23日,达飞举行股东特别会议,决定将以全新的运营模式取代集团原有的行政及管理制度。
很快,临时股东大会举行。股东就重大变化进行表决:董事会重组。
2010年1月18日的正式会议推举出了新任董事长及新任行政总裁。前者由沙迪担任,曾担任CNIM集团CEO的菲利普·苏利耶任达飞行政总裁。对于这两项决定,达飞高层及各家融资银行均表示赞成。至此,达飞结束了长达30多年的家族管理史。
沙迪表示,即使辞任行政总裁,亦不代表远离管理层。他同意新管理层变动安排,但重申新安排未有令他与管理层疏离,反而是被晋升至更高层次。沙迪表示,未来将专注负责制定集团的发展方向,新任行政总裁负责日常运营。沙迪说:“达飞业务扩充速度很快,已不能单由沙迪家族管理。”
截至记者发稿前,有最新消息传出:5亿美元的信贷中已有8000万美元到位。达飞仍就56亿美元债务重组与63家银行进行谈判。同时,公司希望取消或者延迟30艘船舶订单,并与韩国船厂谈判。相关信息表明:对达飞而言,债务重组的征程将会异常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