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宾“删繁就简”显成熟心态
2010年4月 1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乘坐的专机抵达华盛顿安德鲁斯空军基地,在同美方官员和中国驻美大使等一一握手后,乘车离开机场,整个过程仅持续了5分钟。这是中国礼宾改革一项最新举措,即我国领导人抵达和离开往访国时,不再组织当地华侨华人、留学生等到机场迎送。
1955年1月,由外交部办公厅交际处升格而来的外交部礼宾司正式对外办公。新中国成立之初,礼宾司的工作非常庞杂,当时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量不多,几乎每一个访华的外国代表团都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
1957年,伏罗希洛夫率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团抵达北京,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国党政领导人亲自到机场迎接。伏罗希洛夫访华期间,几乎所有的行程都由中国党政主要领导人陪同,每到一地都出现“万人空巷”的热烈局面。特别是在上海,举行了20多万人参加的群众大会。
1959年底,已有32个国家与中国建交,外交往来十分频繁,这让礼宾司的工作不堪重负。为此,我国外交礼宾仪式进行了简化。如1964年外交部规定,元首来访有关活动,由副委员长或副总理陪同;“文革”时期,取消元首来访的礼炮鸣放等等。
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引发了一批国家争先恐后与中国建交的热潮。仅在这一年,便有包括英国、日本、德国在内的13个国家与中国建交。也在这一年,中国外交部礼宾司依据国内外形势对接待礼仪又作出调整,主要包括:副总理、外长来访,不组织群众欢迎,不请外交使节迎送;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来访,我国副部级以上迎送领导从40人减至30人以下,从东单沿长安街直到钓鱼台国宾馆的夹道欢迎群众从10万人控制到4万-5万人。20世纪 70年代末,我国又停止向来访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提供专机,更停止了为来访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组织夹道欢迎。
20世纪80年代,中国礼宾改革继续进行:女士终于有了接待外宾时穿连衣裙和旗袍的权利;对外宴请中,控制我方参加人数,主、客比例为1:2;国宴重申“四菜一汤”。
1991年,我国领导人出访迎送仪式由机场改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据当时的外交部礼宾司代司长鲁培新回忆:“如果主席出访,那么总理来送;如果总理出访,副总理来送,就几个人。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内,送行的人排成队,与出访领导握手,很简单,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
进入21世纪,礼宾改革有了新思路,比如简化驻外使领馆组织迎送活动。20世纪80年代担任过外交部礼宾司司长的唐龙彬向记者高度赞扬了这项礼宾改革的新举措。唐龙彬表示,现在国际上多边外交频繁,组织几百人来机场迎送,并不能体现国家实力的强大,简化礼宾仪式改革势在必行。
(文/杨 敏等 据《中国新闻周刊》)
book=401,ebook=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