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电子信息类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2010-09-04 03:38马云辉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中山528402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0年4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学分应用型

□马云辉 李 亚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中山 528402]

独立学院电子信息类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马云辉 李 亚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中山 528402]

本文从人才的内涵和人才培养目标入手,并结合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电子工程系的实际情况,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构建了涵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素质教学的电子信息类课程体系。同时对课程体系初步实践效果做了相应的说明。

独立学院; 课程体系; 电子信息类; 教学改革

电子信息类专业是我院最早开办的工科专业之一,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2002年我院改制为独立学院以来,我系电子信息类专业经历了跨越式发展,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本科专业。在专业成长壮大的过程中,我们的课程体系也经历了照搬——模仿——完善的过程。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套符合我院学生实际、具有地方特色、又可与重点大学教学体系接轨的较为完整的电子信息学科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培养目标的最直接体现[1]。我系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主要围绕“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和“合格+潜力+特长”的培养目标两个方面展开的。

(一)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工科高等院校的共识[2~4]。那么什么是应用型人才呢?我们认为,一个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应由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三种结构构成。知识是形成素质的基础,素质则为知识引导方向,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具体来说,素质是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专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才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素质,只有具备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才能造福社会;其次,必要的人文素质,有益身心健康,可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第三,一个良好的身心素质有益于战胜挫折困难,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最后,一定的专业素质有助于分析和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能力结构在这里主要是指专业核心能力,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获取知识的能力,即获取本专业知识的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第二,应用知识的能力,即具有分析和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实践知识的能力,即具有较强的软硬件设计、调试能力及电子系统运行维护能力;最后,创新能力,即能针对生产实践过程中的问题改进、改良、超越最后达到自主创新的高度。知识结构是能力和素质形成的基础,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知识:1)工具类知识,如英语、C语言、文献检索等;2)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类知识,如政治、文史哲类、经济管理类、艺术体育、素质拓展等;3)自然科学知识,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4)专业基础知识,如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基础、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微控制器原理与接口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高频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等;5)专业知识,主要指各类专业方向选修和必修课程。

(二)我系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我系学生属于三本层次,相比重点院校学生有他的特殊性。为此,我们针对这个实际情况,并结合应用型人才内涵要求,我们将“合格+潜力+特长”作为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合格是指达到国家对本科人才所提出的要求,接受过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相关实践训练,具备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潜力是指毕业生要有一定的发展后劲,具备再学习的能力,为后续继续深造和实际工作需要提供保障。特长是指毕业生要在某个专业方向或某一技能有所专长,上岗后能很快很好的胜任工作。

二、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为了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素质教学三大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改革后课程体系框图

(一)理论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是:宽口径、重基础、突出实用、关注课程内容更新。针对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实践、创新四种能力的需要,确立了以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为组成部分的理论教学体系。改革后,公共基础课程合计54.5个学分,约占整个学分的31.32%;学科基础课程合计52个学分,约占整个学分的29.89%;专业必修课程合计19个学分,约占整个学分的10.92%;专业选修课程合计17.5个学分,约占整个学分的10.06%;素质教育课程合计13个学分,约占7.47%;其他实践教学18个学分,约占10.34%。

(二)实践教学体系

独立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大多都将会走向企业生产一线,因此我们格外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按照“减少验证性实验、强化综合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原则,构建了包含课程实验、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内容的课程体系。对课程实验和综合实验,我们进一步层次化,分为基础实验层、综合设计层、应用创新层三个层次,具体内容见图2所示。基础实验层:包括电路分析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电子技术实验、高频电子电路实验、微控制器实验及电装实习等。同时学习使用EWB、Pspice、Matlab等软件,使学生掌握仪器使用、电路调试及参数测试方法,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综合设计层:主要包括电子系统综合设计、EDA工程实训、单片机工程实训及DSP实验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应用创新层:除了实验中心安排的开放实验外,还引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作品大赛等。另外鼓励教师吸收优秀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对学生进行更深入全面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电子系统设计与应用及开发部分功能模块的能力。

图2 实验、实践层次图

(三)素质教学体系

正如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一样,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自身素质最差的一面而绝不是最强的一面。因此,一个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不应当仅仅是掌握了一门专业技术,还应当具备合格的政治道德涵养、基本的人际交往礼仪、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一定的经营管理意识和能力等全面发展的素质。为此,结合我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系制定了涵盖人文、社科、经济、管理、健康等多个内容的素质教学体系,见表1。同时,也针对部分学习成绩优秀,有志继续深造的同学,提供了政治、英语、数学等提高班课程。

表1 素质及教学体系

三、课程体系改革的初步实践

我系电子信息类课程体系改革从2002年我院改制独立学院开始探索,到2004年正式按照以上介绍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进行了系统性改革。经过近3届的实践,表明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切实可行,初步达到了预期目标。首先,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我院实际情况、具有地域特色的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体系,走出了照搬、模仿的死胡同。其次,课程体系改革明确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加强了实验实践等动手能力的培养,为珠三角相关企业输送了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0%以上。第三,课程体系改革照顾到了就业和继续深造两个不同层面学生的需要。近年来,我系考研上线人数逐年递增,由最初的10多人,增长到2009年的30多人。第四,学科竞赛捷报频传。我系学生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及广东省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和“挑战杯”广东省二等奖、三等奖等多个奖项。第五,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开展得有声有色。通过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科研。到目前为止,有多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了多篇科技论文。

总之,从目前的实践效果来看,我系建立的电子信息类课程体系是与我院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它大大地促进了我系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四、结语

“教学改革”是教学过程中永恒的话题,“教无定法”更是道出了教学改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更合适的方法。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将继续本着提高人才质量的精神,与时俱进,积极探索适合我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1] 马增强,王永强,任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101-104.

[2] 邱丽芳,王皑,谭耀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128-130.

[3] 谢勇,胡学龙,蔡钧, 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04):20-22.

[4] 王秋华,章坚武,王玉娜.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8,(1):64-66.

Reform and Practice of Electronic & Information Curriculum System of Idependent Colleage

MA Yun-hui LI ya
(Zhongshan College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 of China Zhongshan 528402 China)

The paper emphasizes on studying the basic theory and highlights project consciousness, the innovative ideology and the capacity of the integrated desig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abilities on the innovation 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 resonable curriculum system is built up.

independt college; curriculum system; electronic & information class; teaching reform

G712

A

1008-8105(2010)04-0110-03

编辑 范华丽

2009 −12−15

“十一五”规划国家重点教研项目“独立学院电子信息专业试验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和“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质量工程项目”资助

马云辉(1961 −)男,教授,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电子工程系主任.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学分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子信息与物理系简介
学分美食
电子信息工程系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针对电子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