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忠宪 魏 梅
【教案提要】
《肖邦故园》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祖国土”单元中是一篇重要的课文,课文20至27节,描写肖邦故园的春夏秋冬四季美景,与肖邦音乐紧密融合,营造出如诗如画如歌如泣的意境,常被选作课堂教学的重点段落。本教学片断在用朗读引导同学感受课文的同时,重点研习作者“就地设喻”的写作手法,教者先通过课文中例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就地设喻”,再联系多篇旧课文中的句子,品味“就地设喻”修辞的表达效果,而后让学生找出课文其它段落中的“就地设喻”句;最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就地設喻”法描写阿炳塑像。这由浅入深的四步教学过程保障了该重点教学任务的完成。该教学片断是用“原形阅读理论”指导教学设计的一个案例,现场教学时间为15分钟。
一、师生朗读课文
师:下面,让我们来阅读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从20节至27小节,这是第五部分,也是整篇课文中写得最美妙的段落。先由我来朗读。
(播放肖邦音乐作背景,教师满怀情感朗诵课文,学生听得很认真。)
师:大家听了一遍,让我们也用自己的朗读来加深感受。一起把20至23小节再朗读一遍。
生:(齐声朗读)
二、分析把故园美景与肖邦音乐相融合的写法
师:我们可以把这部分课文看成一篇相对完整的散文,请大家找一找,其中起统领作用的关键句子是什么?而这部分课文中其他内容都是围绕这个句子写的。
生1:第20节中的句子:“它像一只轮船,漂浮在花园绿色的海洋里,花园里的一草一木,都经过了精心的栽培,因为这花园也想与肖邦的音乐般配。”
师:请你再精选一下,最重要的是哪个句子?
生1:“这花园也想与肖邦的音乐般配。”
师:很好,找对了。再请大家找一找这个关键句子里最关键的一个词是什么?
生:(齐声回答)般配。
师:什么是“般配”?
生2:就是“相似”。
师:是“相似”吗?让我们举一个例子。这家和那家结成亲家,这个女孩和那个男孩很般配,说他们般配,是说他们两人相似,还是说他们的相貌、家世、地位合适,两者相称?
生:两者相称。
师:对了,“般配”是两者相称的意思。这里的“般配”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花园的景色,一个是肖邦的音乐。是花园想与肖邦的音乐相“般配”。
下边,就请大家在2节中找一找表现花园景色与肖邦音乐相般配的句子。
(学生看书,寻找语句。)
师:请一位同学读出来。
生3:“如此娇嫩的色调,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又如落在黑白琴键上的轻盈的速奏。”
师:很好,“娇嫩的色调”是花园景色,酷似“温柔的曲子”,又如“轻盈的速奏”,就是与肖邦音乐相“般配”了。这句找对了。请坐。
三、探讨、学习“就地设喻”的写法
师:作者在这句中用了怎样的写法?
生4:用了对比写法。
师:对比应该是把正反两方放在一起写,而作者现在把相称的两方放在一起写,能叫对比吗?
生:是比喻写法。
师:请大家想一想,这个句子是不是一个比喻呢?(停顿)应该是比喻。这一小节中,前面写栗树新叶初发,已经用过了比喻。这样一种嫩黄色,就像刚出茧蝴蝶的娇弱的翅膀,还把日本樱花比作庄园上空的一片云彩。这两处比喻已经写得很美了,作者为什么还要在下面来这么一个比喻呢?
生5:是为了把花园景色与肖邦的音乐联系起来,表现出两者的般配。
师:说得很好。在这个句子中,比喻的本体是花园景色中“娇嫩的色调”,比喻的喻体是花园主人肖邦的“温柔的曲子”和“轻盈的速奏”,这是选取此地事物作比喻的“喻体”,我们把这种比喻叫作“就地设喻”。在课文中,这个“地”就是肖邦的故园。在这里诞生的肖邦的音乐,“温柔的曲子”也好,“轻盈的速奏”也好,都属于此“地”的东西。
这样的一种比喻,有什么好处呢?刚才一位同学说:体现出两者的般配。是的。这样的比喻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到肖邦故园和肖邦音乐之间的密切联系,更方便地由故园的景色联系到故园主人的音乐,从而进入阅读联想的美妙艺术境界。普通的比喻同学们都会:“这个小朋友,脸红扑扑的,像红苹果。”这比较简单。“就地设喻”这样一种比喻,就多一层考虑,作者要结合文章中的情境来设一个比喻,这是比喻的更高境界。
师:我们来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就地设喻”的例子。比如我们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其中有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学生齐背:“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师:这是一个比喻句,它是“就地设喻”的。为什么说是“就地设喻”的呢?
师:荷塘在哪里?(学生齐答:清华园。)清华园在哪里?(学生齐答:北京。)北京是个大都市,在朱自清所处的那个年代,北京这样一个大都市里,茶楼呀歌馆呀多不多啊?(学生齐答:多。)所以作者就地选择“喻体”,将“缕缕清香”比喻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如果作者是描写江浙农村田野中的油菜花香、青麦苗香,就不宜比作“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师:还有一句,可能更具有“就地设喻”的神韵。“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学生接背:“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一句也是“就地设喻”。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
师:作者踱步荷塘边是什么时候?
生:是在晚上。
师:《荷塘月色》最后写到,当作者回到家门前的时候,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都睡着了。这是晚上,大家都困倦了,所以,说“一两点路灯光”像渴睡人的眼。是不是就地设喻?(学生恍然大悟,纷纷点头。)
师:初中时我们学过鲁迅的《藤野先生》,大家还记得课文开头有一个很形象的句子吗?清国留学生的辫子像什么?(学生齐答:像富士山。)这是一处很精彩的“就地设喻”。请想想为什么?
生6:作者写的清国留学生是在日本,富士山也在日本,这样比喻,讽刺效果很强烈。
师:说得非常好。我们刚学过的课文《品质》里有一处通俗的“就地设喻”。在课本第43页,第5小节。哪一句?(学生翻书,齐读:“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
师:为什么这也是就地设喻?
生7:他是个皮革鞋匠,天天跟皮革打交道,所以作者用皮革来形容他的外貌。
师:说得很好。作者如此设喻,非常形象。比较僵硬呀,比较死板呀,皱皱的,是不是啊?现在,大家能理解“就地设喻”了吧。
师:接下来,我们请大家在课文22.23节中找出几个就地设喻的句子,并把句子划出来。
(学生们看书,划句子。)
师:请划好的同学来说一说。
生8:“睡莲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倒影,宛如歌中的叠句。”
师:嗯,还有吗?
生9:“那银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干,排列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宛如f小调叙事曲开头的几节。
师:还有吗?
生10:“尤其是黄昏时分,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宛如船歌的一串琶音。”还有,“这簌簌声,这芬芳的香味,使我们心荡神驰,犹如是在聚精会神地倾听这独具一格的音乐的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
师:很好。第22节中的句子都找出来了。再请同学们找一下第23节中的句子。
生11:“作为悠悠往事见证者的树叶,就像忧伤的奏鸣曲结尾中令人难忘的三重奏。”
师:找对了。23小节中就这么一句。大家看,仅两段课文中就有5个“就地设喻”句子,如果删去了这5个句子,作者写“花园景色”与肖邦音乐相“般配”的效果就肯定没有现在这样好。现在的写法,让我们观赏肖邦故园美丽景色时能借助艺术联想感受肖邦音乐之美,更有利于营造故园情境,这就是“就地设喻”的特殊效果。
四、布置作业
师:现在布置今天的作业。请同学观察无锡市崇安寺广场上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瞎子阿炳)的塑像,或者是锡惠公园中华彦钧墓地的景色,用“就地设喻”的写法,就上述景点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描绘性的文字,不少于100字。在“就地设喻”的句子下划线。
附:学生作业答卷2份。
其一:
在崇安寺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塑像——阿炳。阿炳一生贫困窘迫,终日以卖艺为生,就如同一首悲伤的曲子,无时不在诉说着苦难。塑像前的游人络绎不绝,来了一批又一批,可它却立在此处一动不动,好像在守护着那份音乐之美。青铜的外表上,生动地雕刻着他的皮肤皱纹,像是五线谱一般。手中那把破旧的二胡也已饱经沧桑,像那《二泉映月》中的音符一般永垂不朽。
其二:
华彦钧的雕塑立在广场中心,他低着带了一顶帽子的头,拉动二胡的弦。那深沉的青铜色,好似他手中流出的一首悲伤的曲子,又如落在弦上的令人伤心的慢奏。
寒风吹过,树影摇曳,风如利刀割面,使我心情沉重。月光投入水中,反射入眼,仿佛阿炳的墨镜反射出的犀利的光。微风过处,簌簌的声响就像是在为这乐声伴奏,又像是对阿炳坎坷一生的感叹,更使人感受到几分凄凉。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江苏省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