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开娟,陈玉忠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理论教研室,上海 200438)
新中国全运会的演进历程与未来走向
徐开娟,陈玉忠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理论教研室,上海 200438)
以文献资料等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新中国全运会的演进历程与阶段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全运会演进历程大致经历了新中国初期的两个发展高峰;文革时期的全面停滞;改革开放初期的改革与发展;深化改革时期的迅速发展;后奥运时期承前启后,探索创新等五个阶段。研究还提出:我国全运会将体现出转变发展理念;创新评价体系;重新定位功能;构建诚信机制,加强道德建设等未来发展走向。
全运会;演进;历程;未来走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简称“全运会”,是我国特有的赛会组织形式。作为我国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全运会为我国的体育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体育自强”到改革开放初的“为国争光,走向世界”,再到新时期“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十一届全运会,全运会的演进昭示着中国体育和社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十一运”正值我国努力实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时期,对全运会的形成和演进历程进行回顾与总结,不仅有利于更加客观的认识我国体育发展经验得失,对于更好的将全运会融于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建设之中,充分的发挥全运会这一我国特色赛事在体育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功能均有着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新中国成立 60余年来全运会共举办了十一届(见表 1)。全运会的形成和发展与我国体育和社会发展历程息息相关。在为不同历史时期的体育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基础上,又受到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因而明显地带上了不同时期的历史烙印,体现了鲜明的阶段特征。
表 1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全运会举办时间和承办省(市)
20世纪 50年代初,新中国各项事业百废待兴,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新中国采取了封锁政策,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环境。体育也被西方世界利用成为打压新中国的手段。如在部分敌视新中国的国际奥委会负责人蓄谋下,企图通过“两个中国”的分裂活动来逼迫新中国屈服,在严正抗议无效的情况下,新中国于1958年愤而退出国际奥委会和诸多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在此背景下,新中国的体育发展需要一个与国际体育竞赛相对应的综合运动会来检验我国的体育发展并展示体育成就。1959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第一届全运会在北京隆重举办,新中国体育出现了第一个发展高峰。1965年以第二届全运会的举办为标志,体育发展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二个体育发展高峰,逐步形成了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较为完备的全运会发展模式。正当我国体育在新的起点继续发展时,“文革”的爆发使我国体育遭受了严重的干扰,全运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直到文革后,经过社会各个领域的拨乱反正,全运会才随着体育建设的正常化而逐步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尤其是中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地位后,全运会从体制、机制到竞赛理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遵循竞技运动的自身规律、服务于经济建设并不断地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成为趋势。进入 20世纪 90年代后,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体育改革随之不断深入。进入 21世纪后,中国体育以举办北京奥运会为契机,以体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要指导思想,为我国体育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更大贡献。
纵观全运会发展历程,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计划经济时期,全运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历史成效,不仅为中国体育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激发人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等方面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全运会改革已成必然。应该继续探求适合后奥运时期的全运会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动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1]。
2.1 两个体育发展高峰的标志:新中国初期的全运会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但 50年代末 60年代初社会主义建设热情逐步演变成以“大跃进”为代表的左倾思想,加之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较大的起伏。1962年后,党中央确立“八字方针”,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调控,逐步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正轨。体育发展也恰与这一时期社会发展进程特征一致,1959年的第一届和 1965年的第二届全运会成为这一时期体育发展两个高峰的标志。
1952年毛泽东同志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号召全国人民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在全社会形成了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潮,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为第一届全运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抗议部分西方国家操控下的国际奥委会“两个中国”分裂政策,我国于 1958年 8月 15日宣布退出国际奥委会和多数国际单项体育组织。此后,我国进入了一个与国际体育竞赛隔绝的时期。为展示新中国体育和社会发展成就, 1959年的第一届全运会在首都北京举办,39人 31次打破 18项世界纪录,新中国体育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峰。20世纪 50年代末,受“大跃进”左倾思想的影响,体育领域也相继制定“十年左右赶上世界水平”等不切实际的浮夸目标,体育的正常发展受到了影响。在党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指导下,体育界发展逐渐步入正轨,以全运会为中心的国内竞赛体制初步形成。1965年的第二届全运会上共有 24人 10次打破9项世界纪录,333人469次打破 103项全国纪录。与第一届全运会相比,除了男子跳远等极少项目外,其余项目成绩均有刷新,运动成绩大幅提高,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第二个高峰的形成。
受这一时期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全运会的形成与发展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项目设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军事色彩浓重,一些军事项目进入全运会,解放军代表团优势明显。通过全运会展示新中国体育发展成就乃至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成为这一时期重要特征之一。在与国际体育组织断绝联系后,全运会的举办显著提高了我国运动技术水平,全运竞技成为了体育发展水平的检验标准。在全运会的引领下,新中国体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全运会成为了体育发展水平的标志,其成功举办更是激发了全国人民参加体育健身的热情,在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新中国的风采和中国人民自立、自信、热爱体育、热爱生活的态度。
总体而言,以全运会为核心的体育竞赛体制、训练体制等基本形成,初步形成了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运作模式,为以后全运会及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尽管这一时期全运会中还存在着地域发展不均衡等不足,北京、上海、广东作为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优势地区,始终处于奖牌榜前三名。但这并不影响第一届和第二届全运会成为这一时期我国体育发展的两个高峰标志。
2.2 全面停滞:文革时期的全运会
1966年,以“五·一六通知”发布为标志,宣告文化大革命的开始,随后全国各行业陷入了动荡之中,社会秩序一片混乱,体育是较早受到严重破坏的领域,文革开始后体育管理系统全面瘫痪。
1968年,“五·一二命令”全盘否定新中国成立后17年以来体育事业取得的成就,使新中国刚刚起步的体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1967—1969年,国内国际重大体育比赛完全取消,各地项目训练和竞赛活动完全中断,极大挫伤了体育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体育事业全面停滞甚至倒退。虽然“文革”后期,体育作为一种政治手段和外交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运动训练体制和体育比赛。如 1971年的“乒乓外交”的开展,打破了中美关系的坚冰,拉开了中国体育重返世界的序幕,但文革体育的混乱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扭转。1975年举行的第三届全运会,运动成绩大幅下滑。以田径为例,在男、女 3 5项目中竞有 2 3项不如上一届全运会成绩,只有 4人 6次打破 3项世界纪录,2人 2次平 2项世界纪录。
在文革时期,体育发展规律被忽视,全运会竞赛秩序被打乱,竞技体育跌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低谷。
2.3 改革与发展:改革开放初期的全运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体育也随之步入改革发展新时期。1979年,中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人此踏上了走向世界体育舞台的新征程。
1979年 2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指出体育工作重心从过去集中精力抓政治运动转移到发展体育业务上来,并提出“本世纪成为世界体育发达国家之一”的奋斗目标,制定了“要在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前提下,侧重抓提高”的方针[2]。随着中国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恢复,中国竞技体育开始走向国际化,并以奥运会为我国竞技体育的最高层次。1979年 9月召开的“四运会”,遵循过去三届全运会的惯例,竞赛程序无显著变化,但体现出我国运动员技术与世界体育强国差距明显。为了备战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 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项目按照奥运会的竞赛项目进行设置,使备战全运与奥运紧密联系,体现了全运会竞赛改革的新成果。1985年,在“体育社会化”思想的指导下,由过去仅靠国家投入转为向社会筹资的方式。1987年的广州“六运会”,坚持面向世界,并嵌入商业意识,会徽、吉祥物、广告牌等首次盈利,开创了依靠社会力量办全运会之先河,全运会潜在的经济价值受到重视。
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在国际赛场崭露头角、实现崛起的新时期,也是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3]。计划经济时期,在国家总体水平尚不发达的情况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展优势竞技体育项目,保证了竞技体育在整个体育事业发展中有一定超前性。但这种“超前性”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单靠国家投入推动竞技体育发展,成本过高且体育发展活力不够。在“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目标引导下,全运会尝试商业化运作,走出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模式,商业价值开始受到关注,全运会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开始呈现。另外,奥运战略的实施也为全运会的深化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依据,全运战略与奥运战略结合是贯穿这一阶段体育发展的主线。[4]
综上所述,这一时期的全运会以发展竞技体育为主要目标,以服务奥运为主要特征,体现了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战略要求。这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经济社会整体不发达这一特定的条件下的一种选择。这一时期全运会所发挥的激发民族凝聚力等社会功能,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4 深化改革:迅速发展时期的全运会
随着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发表和党的“十四大”召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战略目标得以确立,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期,这既是体育发展的背景,同时也对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1993年,国家体委下发《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体育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即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体育机制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育体制转变,逐步建立符合现代体育运动发展规律、国家调控、依托社会、自我发展、充满活力的体育运行机制[5]。在竞赛调整改革方面,改变计分方式(六运会采用奥运项目和非奥运项目不同的计分方式,突出奥运项目)、改变举办时间 (七运会改在奥运后一年举行)、调整项目设置 (七运会军事项目退出;八运会设 28个项目,比七运会的 43项少了 15项)。1993年七运会,突出了竞技体育产业化、市场化的特征,以及“开放的中国盼奥运”的主题;1994年,国内足球职业联赛拉开序幕,推动了体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也为全运会职业化、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奥运争光计划》、《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等文件的相继出台,适应了中国体育协调发展战略的要求。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颁布实施,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提出体育要走产业化道路。1997年的八运会自行筹资 56亿元人民币满足场馆建设需要,表明营运模式突破计划经济的框架,走体育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
2001年 7月 13日北京成功申奥,我国体育的发展如何与国际竞技体育赛事接轨成为趋势和要求,而全运会的运作恰好是这一发展趋势的最好尝试平台。2001年的广州九运会改变过去的集资模式,项目冠名及电视转播权的出售等方面完全采取了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总收入突破 2亿大关。第一次将赛区分成 15个,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财务负担,推动各地市区的场馆建设,极大激发了各地群众的体育热情,提出了“绿色九运、科技九运、人文九运”理念,赋予全运会新的内涵,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积累宝贵的经验。2003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确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体育发展观,为中国体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思想。2005年江苏十运会以“体育的盛世,人民的节日”为办赛理念,体现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思想。市民的参与度大为提高,社会阶层的互动增多,带动了体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采用申办形式确定承办单位,使得体育与市场的进一步结合。十运会促进了体育内部的协调,促进了体育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和谐。
改革开放以后,体育事业能够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得益于社会的改革和体育自身的改革。20世纪 90年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改革决定了全运会体制的又一次嬗变[6]。全运会走了一条利用市场机制筹资的新路,积极探索产业化、市场化道路。进入新世纪后,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以成功申办北京奥运会为契机,积极对接国际发展,学习国外办大型赛事的经验,加速体育人才培养,办赛程序逐步走向规范化。各地能够抓住机遇,注重借举办全运会展示地方形象和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等;全运会的举行也带动了群众体育的发展,促使国家和政府也开始重视体育公共服务。
综上所述,这一时期的全运会能够主动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目标相适应,符合以人为本的体育科学发展观主旋律;能够紧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步伐,围绕“奥运战略”,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呈现出跨越式的发展轨迹。进入新世纪以后,全运会的举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借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之机,进行不断探索和改革,能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较为准确的定位。
2.5 承前启后,探索创新:后奥运时期的全运会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中国取得“无与伦比”的成功后,国家地位和国际形象得到全世界认可,正处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阶段。
全运会作为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风向标,有责任为中国体育的改革发展开启新篇章。十一运会“和谐中国,全民全运”借鉴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发展思路,体现了办赛目标和任务的转移。山东省四年中投入 43亿元实施“一点三线”861项城市全民健身工程和 3.2万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赛会期间还举办了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群众体育先进表彰大会、中国体育 60年辉煌成就展、全运会 50年体育发展论坛,使得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交相辉映,展现了大型体育活动的社会内涵。
十一运会在借鉴北京奥运会成功经验的同时,积极探索全运战略与全民健身机制有效结合的新方式,立足本省,充分发挥大型体育赛事的多元功能和综合社会价值,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引领了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的走向。
在发展理念方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衡量和重新定位全运会的功能。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主线,应用在体育领域便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因此,在全运会的发展上,应最大程度的把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融入全运会的运作理念之中,如在赛会场地设施的建设中把竞赛与赛后的民众健身条件改善结合起来,在功能和布局等多方面考虑百姓的需求特征等。并把赛会的筹办和举办与全民健身知识宣传结合起来,有效促进百姓健身意识提高等。这将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实践和体现,也是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内在要求。这种统一于全民健身和学校体育之中的“以人为本”理念才是全运发展更加宽泛的内涵之所在。
在竞赛体制方面,改革全运会竞赛体制。以建设体育强国为目标,对全运会规模、项目设置、计分方式、运作方式和监督手段等进行适当调节。运用与当代中国体育和社会发展状况更加适应的、竞赛体制不断完善的全运会运作模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评价体系方面,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弘扬公平正义的体育精神,着重突出在体育发展领域体现社会公平;降低全运会成绩在地方体育工作评价机制中所占的比重,从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等方面出发,既要有竞技体育的指标,更要有全民健身、体育文化、体育产业、体育对拉动地方经济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贡献等多方面的综合指标。
在构建诚信机制方面,加强赛会道德建设。随着我国在国际地位中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大,全运会必定会备受世界关注。作为我国特色的综合性体育赛会,不应屡有损害国家体育形象的事件发生。应坚决反对和查处服用兴奋剂等有悖体育基本道德的现象,在全运会的赛场体现“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氛围,这也是在全运会的举办中对“更高、更快、更强”奥林匹克格言的具体体现。
在客观全面地把握全运会历史阶段特征的基础上,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全运会的演进历程进行回顾与总结,这对于更好地发挥全运会在体育和社会中的价值功能,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全运会在实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进程中的作用均有着积极的意义。
[1]特约评论员.拼搏奋斗和谐进取[N].中国体育报,2009-10-29:第一版.
[2][5]伍绍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 (综合卷)[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269,363.
[3]郝勤.论中国特色体育发展道路的历程内涵及基本经验[J].体育科学,2009,29(10):4.
[4]王沂.全运战略与奥运战略的互动机制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4):27.
[6]刘礼国,徐烨.全运会赛制改革思考 [J].体育文化导刊, 2008(4):13.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Future D irection of New China National Games
Xu Kai-juan,Chen Yu-zhong
(Sports Theory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Section,Shanghai SportUniversity,Shanghai 200438)
Literature review is applied in thispaper to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process and phase characterof new China National Games.Research findings indicate:the National Games undergoes such five phases as two development peaks in the early New China,overall stagnation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the refor m and development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deepened refor m period,and the linking past and future,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the post-2008 Olympic period.Such future direction for the National Games is also pointed out as reforming the development concept,innovat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resetting the function, building the credibilitymechanism and strengthening the moral construction.
the National Games,development,process,future direction
G812.20
A
1001—9154(2010)04—0028—05
book=28,ebook=127
G812.20
A
1001—9154(2010)04—0028—05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S30801)
徐开娟(1986-)女,汉族,山东烟台人 ,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200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