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志琴 刘行芳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江苏徐州 221009)
为了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农村教育信息化,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国家大力开展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目前主要是通过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和计算机教室三种建设模式来为地处偏僻、交通不畅、经济欠发达地区输送优质教育资源,以解决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教育教学资源匮乏、优质师资短缺、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差异悬殊,文化传统各异,不可能用一种方式解决所有问题,因此在“农远工程”提供的设备、资源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无法解决的难题,主要是这些由国家统一提供的资源和农民诉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未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不过,最近由农科教联盟推出的“乐农家”数字资源包一经推出,就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在提升农远教育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值得加以关注。
数字资源包的功能作用与“农远工程”中光盘的功能作用有相通之处,但大大超越了光盘的功能作用。本文将探讨数字资源包的这些功能特点,试图将数字资源包引入远程教育领域,以解决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
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实施“农远工程”的第一阶段,即从2003年到2007年的五年间,中央和地方共同安排资金100亿元用于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中西部地区3.75万所农村初中建设计算机教室,为38.4万所农村小学配备卫星教学接收设备,为11万个小学教学点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1]。
2004年12月底,“教育部——李嘉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程在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全面实施,现已建成“模式一”学校716所,“模式二”学校1390所,“模式三”学校72所,全州2178所中小学(包括教学点)以三种模式实现了“校校通”。通过对恩施州所辖部分县(市)的23所乡(镇)初级中学、23所乡(镇)中心小学、31所村级小学和7个教学点的调研发现,90%以上的乡(镇)初级中学、中心小学和部分村级小学均或多或少地添置了计算机、投影仪或电视机等设备,大体满足了教学的需要;80%以上的初级中学除了项目工程配备的网络教室以外,均有10~18台计算机的教师备课室,教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60%以上的乡(镇)中心小学都有2~3间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电视)供教师进行学科教学,部分村级小学也添置了1台计算机供教师查阅资料使用。90%以上的乡(镇) 初级中学和中心小学都以光纤或ADSL的方式接入了互联网,30%左右的初级中学建立了学校网站[2],教学信息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甘肃省榆中县自2004~2007年实施农远项目以来建设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项目学校共计186所,其中“模式一”学校72所,“模式二”学校81所,“模式三”学校33所,覆盖范围极广。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甘肃省网台、互联网等为当地提供了许多丰富的资源[3]。
据统计,近五年来“农远工程”为中西部地区23个省配备了教学光盘播放设备440,142套,免费发放了6,500多万张教学光盘。农村小学和初中每校平均拥有光盘225张[4]。这些措施大大改善了这些省份贫困地区的教学条件,丰富了他们的教学资源,有效地提高了这些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边远农村的孩子们终于能够享受到较高质量的现代文明成果。
虽然随着“农远工程”的广泛开展,国家向农村地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少农村地区现阶段学校软硬件设备配置已经得到大大的改善,但在实际应用中依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国家投入巨资建设了大量的基础设施,部分地区设备配置已经基本齐全,但面临我国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大得多的实际情况,这些看起来数额巨大的资金分散到广大农村的各个地区,特别是几乎采取平均分配办法配置的有关资源到了一些落后地区、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只能是杯水车薪,许多地方设备配置仍然不到位。许多地区依然存在硬件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情况。
已经配齐硬件基础设施的学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光盘容量过小、版本不同无法兼容等;很多相同的光盘资源分刻成DVD和VCD两种版本,而两种版本的图像清晰度区别并不是很大,而且很多DVD版的光盘没有刻满,没有超过DVD光盘容量的50%,有的学校光盘播放设备功能简单、容易出现故障,多媒体资源演示困难[5];有的学校虽然配备了计算机,但由于联网成本、设备维护费用、教师操作技能欠缺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这些学校的设备只能搁置在库房,而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
现今提供给农村的教育教学资源内容主要是以一些优秀教师的讲课案例,这些资源多数是针对城市教师和学生制作的,能够弥补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实际和学生知识背景、实际经验的教育教学资源紧缺。
有人指出,远程教育资源内容存在“四脱节”现象,即与当地使用教材相脱节,与教师教学实际情况相脱节,与农村学生自学相脱节,与课程改革相脱节。调查发现,远程教育资源与教材完全匹配或基本匹配的不多。教师普遍反映能在课堂上直接使用的优秀资源很少,许多资源必须经过较大的修改后才能使用,增加了资源应用的难度,而且教育部配发的各学科教学配套光盘和学科资源库只提供课堂实录,不提供所用课堂素材,与学生自学、课程改革相关内容就更少[6]。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年龄结构普遍偏大,知识更新速度慢,教师所拥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水平较低。除部分年轻教师外,还有相当多的教师不会操作幻灯片软件,不会下载资源,甚至不会计算机操作,时常遇到一点小小的故障就得花很长的时间去解决,而且部分问题还不能得到圆满的解决,以至于只要使用计算机就得求人帮忙,更不用提灵活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这就使一部分农村教师应用远程资源的积极性受挫,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值得庆幸的是,由中国农业大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8所院校组成的高校农业科技与教育网络联盟(简称农科教联盟),通过协作方式建立了以高校为主体的农业教育培训和科技推广综合服务平台,这一成果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中国农业大学作为农科教联盟的牵头单位,组建广泛的专家服务队伍,开发“乐农家”数字资源包(如图1)、“E知通”视讯系统、呼叫中心等信息化产品,搭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门户网站,在北京延庆、河北隆化、曲周等10多个县级示范基地和100多个乡村服务点,开展教育培训、项目推广和文化信息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乐农家”数字资源包就是众多专家深入农村调研后,根据农民需要“量身定做”的。
它是一个外形酷似收音机的硬盘点播器,里面有1000G的空间,存放了3000个农民喜闻乐见的数字视频节目,包括种养殖实用技术、务工技术、科普知识、致富经验、文化娱乐、法律知识、生活百科等许多方面的数字信息资源。从2007年到如今数字资源包也在不断更新换代,第一代资源包约重3公斤,就像一个超级容量的移动硬盘,插在普通的计算机USB端口上就能使用,视频图像还可以连接到投影仪和普通电视上。现今的资源包已经升级换代,体积变小了(不足1公斤),内容增加了,操作更为方便,不需要计算机,直接连接到电视上就能播放,用户使用遥控器就可重复点播自己需要的节目[7]。
图1 “乐农家”数字资源包(图片来源于千龙网)
“乐农家”数字资源包中存储的是传递给农民的农业技术、科普知识、文化娱乐、法律知识等各种资源,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开发“远程教育”数字资源包,将远程教育教学的资源以数字资源包的形式方便快捷地传递给边远地区、贫困山区,数字资源包所具有的优势还可以解决现有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中出现的某些问题。
就像“乐农家”数字资源包,只要有台电视就可以播放节目,插在没联网的计算机上也可以使用,不需要DVD、VCD等播放设备,而且其容量达到1000G,可以存放大量的资源。数字资源包比光盘更加方便实用。随着我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大力开展,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已经完成了“模式一”的建设,因此数字资源包的应用设备应该都具备了。同时数字资源包也可以解决远程教育中“模式二”、“模式三”学校计算机设备不足、互联网普及程度低以及网络带宽等问题。
“乐农家”数字资源包是众多专家深入农村调研后,根据农民需要“量身定做”的,符合农村实际,深受农民喜爱。因此,远程教育资源制作方如相关专业的高校教师、远程教育企业员工等也可以组织队伍深入农村地区中小学进行调研,紧密联系农村教育教学实际,考察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等,并邀请一线教师参与远程教育资源的开发项目,开发出更符合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实际需要的“远程教育”数字资源包。而且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地区、学校之间的差别,高度重视资源开发的有效性和目的性,开发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模式可利用的、有效的优质资源。
数字资源包操作简便,不需要计算机,可以直接连接到电视上就能播放,用户使用遥控器就可重复点播自己需要的节目,因此对教师操作技能的要求相对较低。可以打消一部分教师因为不会操作计算机、多媒体展示台等设备,而不愿意使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所提供的各种教学资源的顾虑,进而促进农远工程顺利开展,促进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既然“乐农家”数字资源包的开发运用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果,那么凭借数字资源包容量大、操作简便、携带方便等特性,一定能够解决农村远程教育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因此,应该开发“远程教育”数字资源包,并将其广泛地应用于农村远程教育中,以进一步促进农村远程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1]教育“十一五”:农村远程教育投入100亿[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06-04.
[2]龚道敏.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07,(2):66~67.
[3]焦道利,张新贤.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调查研究——以甘肃省榆中县乡镇农村小学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9,(1):82~83.
[4]赵彦俊.西部农远工程光盘资源“本土化”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3):65~66.
[5]曾杰.我国中小学光盘教育资源现状和对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4):55~56.
[6]吴丽娟,方正平.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现状分析与建设思考[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导刊),2006,(3),29~31.
[7]http://nv.qianlong.com/33530/2008/12/28/95@48087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