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福丹
脉络宁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占福丹
目的探讨脉络宁注射液联合甲钴胺(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15例入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脉络宁注射液联合甲钴胺肌肉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用甲钴胺肌肉注射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测定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肥肠神经、腓浅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神经功能评分、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脉络宁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优于单独应用甲钴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脉络宁注射液;甲钴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80~90%,位居其他并发症之首,是(DM)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是,代谢障碍及血管损害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产生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单用西药疗效不佳。笔者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应用脉络宁注射液联合弥可保治疗以及单用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6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型DM并发周围神经病变115例,均为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A组为治疗组60例,年龄57±9.72岁,DM病程9.8±5.43年,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病程7.2±3.92年。B组为对照组55例,年龄56±10.30岁,DM病程10.2±5.33年,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病程6.9±3.77年。两组糖尿病神经病变(DPN)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DM诊断标准 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专家咨询报告提出的DM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PG)≥7.0 mmol/L(126 mg/dl);或糖耐量试验(OGTT)中服糖后2 h血糖(2HPG)≥11.1 mmol/L(200 mg/dl);或随机血糖≥11.1 mmol/L(200 mg/dl)。DPN诊断标准:①四肢感觉异常,包括麻木、刺痛、冷感、灼热、蚁行感等;②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③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减弱;④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1.3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在饮食、运动治疗基础上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待血糖稳定2周后(FPG<7.8 mmol/L,HbA1C<8%),开始对比治疗。治疗组用脉络宁注射液(南京金陵药业有限公司)3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8周;同时肌肉注射甲钴胺500 ug 1次/d。每次2支,1次/d,连续治疗4周,再改为片剂口服,3片/d,早中晚各1次,用药4周,共治疗8周。对照组肌肉注射甲钴胺500 ug 1次/d。连续治疗4周,再改为片剂口服,3片/d,早中晚各1次,用药4周,共治疗8周。
1.4 观察指标症状及体征 所有入选患者均有手足麻木、肢体疼痛、局部冷感、烧灼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 FPG、2 h PG,HbA1C、血脂、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采用丹麦产keypoint型肌电图仪测定)
1.5 疗效判定标准[1]显效:肢体麻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痛温觉、腱反射基本恢复正常,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增加5 m/s以上或恢复正常;有效:肢体麻木、疼痛症状减轻,痛温觉、腱反射较前好转,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增加小于5 m/s;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痛温觉及腱反射无变化,神经传导速度无变化。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临床疗效比较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的计量资料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1 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相比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手足麻木、肢体疼痛、局部冷感、烧灼感改善率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s)
组别治疗后空腹mmol/l 餐后2 hmmol/l 空腹mmol/l 餐后n 治疗前2 hmmol/l A组 60 6.98±1.56 10.47±2.09 6.47±1.52 10.79±2.93 B组 55 6.77±1.43 10.52±2.14 6.39±1.48 10.71±2.74
表2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比较(%)
2.3 治疗前后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肥肠神经、腓浅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肥肠神经、腓浅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肥肠神经、腓浅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肥肠神经、腓浅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的基本病因是糖尿病未得到有效控制,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生机制有多种学说,目前很难用单一的机制来解释如此多样的神经病变多元病理机制。目前普遍认为代谢异常、血管损害和血管活性因子合成、释放障碍及敏感性改变在DPN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高血糖引起微血管及血液动力学改变,导致神经组织血液供应减少和神经内膜缺氧,二者是早期神经损害的主要原因。以高血糖为主的物质代谢紊乱和血液动力学改变是糖尿病周围神经损伤的中心环节。中医认为DPN的病机关键在于气、阴虚及血瘀改变。气虚导致血行无力、脉道阻滞,阴虚则血脉枯涩,二者皆可引起瘀血形成,而血瘀状态反过来又可阻滞体内气、阴液等精微物质的输送,这两种病机改变可以说是相互交缠,贯穿于DPN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而这种‘虚’与‘瘀’的中医病机变化与西医微血管病变及微循环障碍、血供减少和神经内膜缺氧病理改变之间惊人的相似给我们提供了治疗DPN的良好切入点[2]。
甲钴铵注射液药物成分为一种内源性辅酶B12,能够促进核酸、蛋白质、脂肪的代谢[3]。同时它又是甲基丙二酰辅酶A转变为琥珀酰辅酶A的必要成分,后者进入三羧酸循环,促进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轴索内轴流和轴索的再生,促进髓鞘形成,使轴突受损区域再生,从而促进神经的修复,在改善DPN引起的肢体麻木、疼痛方面有突出疗效。目前,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的药物只有甲钴胺,虽然甲钴胺被证明可以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但因其对患者症状缓解率及其有效率较低,临床上通常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活血化瘀治疗。
脉络宁主要由牛膝、玄参、石斛、金银花组成。其中,牛膝补肝肾而活血化瘀为君药;玄参滋阴降火能滋肾而降其浮越之亢阳为臣药;石斛养阴而清降,使阴液得充,气火得清为佐药;金银花能清脏腑之热,治络中之风火,通达表里经隧为使药。药理作用研究:脉络宁可以改善微循环:脉络宁能使蟾蜍肠系膜微血管内血流加快,管径扩张;对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的家兔球结膜微循环血流速度减慢、内网交点减少,血流形态的改变等均有明显的改善,并使血管内红细胞聚集现象消失。同时脉络宁抗血栓形成作用:用脉络宁注射液0.48 mg/kg于术前24 h及30分钟2次静脉滴注家兔,然后分别用H2O2造成颈动脉血栓,给药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血栓湿重、血栓重量/长度(mg/cm)指数及血栓重量/重量(mg/kg)指数明显降低,血小板TXB2的释放受到抑制,血小板cAMP 水平显著提高[4]。
本研究显示,脉络宁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DPN能明显减轻肢体麻木、刺痛及感觉过敏等自觉症状,增加神经传导速度,且用药后未发现肝肾功能损害。说明脉络宁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是治疗DPN安全有效的方法。
[1]林甲宜,戴伦,徐结桂.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中国糖尿病杂志,2008,8(5):369-271.
[2]张宏睿,林永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理现代中医药,2007,04.
[3]郭李新,张丽娜,李铭,等.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临床内科杂志,2006,23(8):545-547.
[4]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95.
Objective Mailuoning injection combinead methylcobalamin o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Methods126 cas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herapy,the treatment group to Mailuoning injection combined methylcobalamin treatment,control group injected alone methylcobalamin treatment,a course of 1 month After treatment,To research improvement of symptoms,determination of tibial nerve,common peroneal nerve 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Intestines nerve,superficial peroneal nerve 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ResultsClinical symptoms,neurological score,the improvement in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0.05).Conclusionmailuoning injection combined methylcobalamin o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is safe and effective,than alone Methylcobalami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Mailuoning injection;methylcobalamin
438300 湖北省麻城市人民医院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