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龙在腾飞

2010-08-27 00:18本刊编辑部
中国农村科技 2010年12期
关键词:五年计划国民经济规划

本刊编辑部

“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这24个字,可谓“十一五”规划的精髓所在。作为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的第一个五年发展蓝图,“十一五”规划实际上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一次贯彻、践行和检验。

12月,又到一年年终,日历还剩下了薄薄的几页。2010年的12月一如往年,却有不同深意。因为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回看这刚刚过去的五年,令人难以忘怀。这五年是中国“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联合出现的五年;是在国际金融风暴下逆风飞扬创造发展奇迹的五年;是跨越新中国建立60周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历史性节点的五年;是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行并取得喜人成果的五年;是遭遇历史性自然灾害坚强振奋自救的五年;同时也是人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得实惠的五年……

“十一五”规划为中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谋划蓝图,为中国这艘“巨轮”的航行指明了前行的航线

“十一五”规划的《建议》站在历史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提出了新世纪第二个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指导方针和重大部署,成为关键时期指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团结奋斗的纲领性文件。

让我们将时间重新定格在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经过充分讨论、认真审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一五”规划,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有一个突出变化之处,那就是改变了行之数十年的“计划”,代之以“规划”的新提法,虽是一字之差,却意义深远地表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注重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

在这份《建议》中,科学发展观贯穿始终。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凝聚了几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血,吸取了多年来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这24个字,可谓“十一五”规划的精髓所在。

由于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期,“十一五”规划自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规划的编制阶段,即吸引了公众的热情参与。一部《中国公众对编制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书》,体现了中国公众对“十一五”规划的热烈关注。412万中国公众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一个个真知灼见,相继被吸纳到“十一五”规划的编制之中。

纵览“十一五”规划《建议》,新理念、新概念、新提法触目可及,“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区域协调、‘两型’社会、循环经济、新农村建设、深化改革”等关键词,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热议。

“十一五”规划的《建议》站在历史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提出了新世纪第二个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指导方针和重大部署,成为关键时期指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团结奋斗的纲领性文件。

在《建议》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列出的经济发展主要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同时,更加强调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将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作为重要前提,首次明确提出了单位GDP能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等约束性指标。

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十一五”规划高票通过。

据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后,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人均减负约140元。

除经济指标外,“十一五”主要目标中还有更多涉及人民生活、群众利益、人的全面发展等领域的内容,包括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若干方面。这正体现了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热议还未消退,憧憬正在展开。时间的步伐转眼迈入2006年,中国这艘“巨轮”,就这样在万众瞩目下,沿着“十一五”规划的航线起航了。

这是科学发展的五年。作为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的第一个五年发展蓝图,“十一五”规划实际上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一次贯彻、践行和检验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十一五”初期宏观调控表现的是“有保有控”的特点。中央政府一方面推出包括土地、金融、市场准入等方面政策的组合拳,加快结构调整,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另一方面,通过出台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着力加强农业等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开局头两年,中国经济承袭此前连续3年两位数增长的态势,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06年、2007年增速都超过11%。

然而,情势瞬息万变。正当中国经济开始步入又好又快轨道时,中国遭受了一系列超乎想象的严峻考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

一时间,外贸出口大幅度下滑,部分企业陷入困境,百姓就业压力陡增、部分地区农作物受自然灾害影响减产甚至绝收……中国经济从“过热”到“过冷”似乎没有过渡,发展的势头急转直下。

困难面前,传统发展模式的一系列弊端也被更加突出和尖锐地暴露无疑,矛盾的凸显考验着全党上下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决心。

困难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央政府果断决策、积极部署,一年之内将宏观调控的方向由“双防”(防过热、防通胀)调整为“一保一控”(保增长、控物价),进而又细化调整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分别由“稳健”、“从紧”调整为“积极”、“适度宽松”。按照这样的政策取向,4万亿元投资计划、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诸多具体措施密集推出。GDP从2009年一季度的6.1%,逐季回升到2009年年末的近9%。据联合国发表的2009年世界经济报告指出,如果中国能够在2009年实现8%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惊人的50%。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当之无愧地成为2009年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强引擎。

“十一五”期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在又好又快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从2006~2009年,“十一五”前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平均增速9.8%加快1.6个百分点,比世界同期水平快8.2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又保持了11.1%的增长,并且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排到世界第二位,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第一产业稳定增长,“十一五”前4年平均增长4.6%,比“十五”期间3.9%的增速提高0.7个百分点,粮食在40多年中更首次实现了连续7年增产;第二产业2006~2009年达到年均增速12%,比“十五”的10.8%提高了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前4年平均增速为12.4%,比“十五”的10.5%提高了1.9个百分点。2009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4%,比2005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比“十五”期间提高1.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节能减排也在稳步推进。与2005年相比,2009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9.66%和13.14%,“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十一五”前4年,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年均降幅为4.15%。

中国在这五年中,不但经受住了各方的严峻考验,更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科学发展答卷。

这是深入改革的五年。处于改革开放攻坚阶段的“十一五”时期,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十一五”是中国改革道路上不可磨灭的一段历程,是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这五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突破制约发展的难题,改革不断深化,开辟了改革新局面。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半月谈》撰文表示,“十一五”时期,中国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等方面均取得突破行进展,反金融危机取得明显效果,单项改革有明显突破。特别是农村改革使农民普遍受益,基本公共服务改革有重大突破,民生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

“十一五”开局时,改革开放已经走过20多个年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把中国带进了快速发展的时代。虽然如此,仍然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惟有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除此我们别无选择。

“十一五”期间,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原则、目标和措施进一步明确。中央企业由2006年年初的169家调整重组为目前的123家。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改革继续深化,邮政体制实现政企分开,电信行业和航空工业完成重组,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供水、燃气、环卫等市政公用行业普遍引入竞争机制,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基本形成。

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这五年也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继2005年新中国首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中央政府文件“非公经济36条”的发布,有关部门在市场准入、财税金融、政府监管和服务、营造舆论环境等方面出台了近40个配套文件。

2009~2010年,国务院又先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拓宽了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有力改善了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转变政府职能仍然是深化改革的重点和关键。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确立了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明显增强。2008年的“大部制改革”将国务院组成部门从28个调整为27个,虽然数量变化不大,但意义深远,“大部制改革”被誉为政府改革的新起点、新突破口。

这五年的农村改革做得有声有色。2006年,农业税全面取消,终结了中国2600多年农民种地交“皇粮国税”的历史。除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等涉农税费的取消外,还推进了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

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这是统筹发展的五年。以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为目标,统筹区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最耀眼的亮点,展现了百花齐放的春光

科学发展就要统筹协调。在中国这样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无疑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回看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东部地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率先垂范,无疑成为改革中的佼佼者。但是,只有东部的发展还不够。为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中央政府将目光聚焦在了中国美丽而广阔的西部。“十一五”期间,在“十五”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五年中,近70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开工,投资额1万余亿,项目覆盖交通、能源、农业、工业、教育、卫生等各个领域。如今,历经“十五”、“十一五”十年的发展,一个崭新的西部已然崛起。

然而,中央统筹发展的动作并未限于西部而结束。2007年,国务院批复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及确立了“四基地一区”的目标定位。2009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出台,明确提出,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实现新的跨越,加快形成具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新的增长极,为全国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东北一次又一次,刷新自己振兴的高度和起点。中部也没有落后。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2009年,国家又出台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0年,国家发改委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明确了中部崛起的工作目标和进度。

这五年,各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举措异彩纷呈。中国区域经济版图上,由南向北、从东到西,闪耀出了一颗又一颗耀眼的明珠。“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已成中国经济三大引擎。除此之外,更形成了西部有成渝、关中天水、北部湾三大重点经济区,中部有武汉、长株潭城市群,东北有长吉图、沈阳经济区的新格局。一时间东西呼应,南北互动,区域经济网络越编越密,协作形式越来越多。

“十一五”期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正朝着合理化格局迈进。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加快,与全国经济增长的差距正一步步在缩小。2009年,中西部和东北的增速一举超过了东部。中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为27.3%,比2005年提高5.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占22.1%,比2005年提高2.2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然走在东部的前面。

这是自主创新的五年。五年中,不断加强原始创新、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自主创新的步履铿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日益制约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到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科技创新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十一五”期间,加强自主创新更是被摆在了关键而重要的位置。初步统计,“十一五”末期,科技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40%。

这五年,中国人研制的大飞机基本完成国内外供应商选择,总体技术方案已经确定。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深海载人潜水器、歼十战斗机……科技工作者不断加强原始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科技成果。

这五年,中国自主标准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推广应用,年产值已超过1000亿元。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重大新药创制……为了抢占未来国际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中国实施了16个重大科技专项,目前已启动实施2500多个课题,投入资金400多亿元,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这五年,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惠及12个粮食主产区,增产粮食超过4000万吨。超级杂交稻、杂交玉米、转基因抗虫棉等一批重大农业技术成果的突破,为农业增产增收和粮食安全奠定了基础。

这五年,一系列加速经济发展、贴近民生的创新成果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食品安全到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生态治理、城镇建设、防灾减灾等,不断加大科研投入,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五年,全国吹响了加快科技发展、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集结号”。随着自主创新的环境不断优化,全社会科技投入大幅度提高,全社会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热情不断高涨。从中央到地方,从企业到科研院所,人们纷纷投身到科技创新发展大潮之中。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总量不断增加,素质不断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正在脱颖而出。中国的科技事业发展进入了重要跃升期。

这是惠民富民的五年。“十一五”期间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改善民生”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成为了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回望“十一五”这五年,深处在社会发展洪流中的普通百姓最深刻的体会便是,中央在不断推进的各项经济、社会与政治改革等方面,无不闪耀着“民生”二字,被誉为“民生五年”。

我们且看这样一组数据:2006年,中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广大农民从此走上减负增收的致富之路;同年,中央财政拿出1859亿元投向困难群体。此后,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逐年递增。社会保障的支出从2006年的2010.02亿元提高到2010年预算安排3185.08亿元,连年递增;医疗卫生支出从2006年的138亿元增加到2010年预算安排1389.18亿元,高达10倍;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和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已超过1.6万亿元。2006~2009年,城镇新增就业年均增长1100万人以上,2010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638万人,我国已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5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的目标。

与此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08年起覆盖到了全国全部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此外,“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新医改方案惠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全国92%以上的人口。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已成为“十一五”期间中央各级政府的共识。

让我们再看另一组数据:2006~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760元增长到17175元,年均实际增长10.2%,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0.6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587元增长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8.3%,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3个百分点。

如今,在各大中城市以及部分农村,汽车已经快步走进家庭,电脑、手机的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娱乐的需求日益增长。数据表明,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从2006年的2333万辆,增加到2009年的4575万辆;移动电话用户从2006年年末的4.6106亿户增加到2009年年末的7.4721亿户,今年上半年更突破了8亿户。与此同时,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36.7%下降到2009年的36.5%,农村居民家庭由2005年的45.5%下降到41.0%。

数字背后无不透露着政府惠民、利民政策力度的加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眼下,“十一五”正渐行渐远,“十二五”正迈步走来。五年的积累为“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绘制了新的五年发展路线图,我们期盼着一个蕴藏更多生机与活力的五年。同时,我们也相信,中国这条巨龙正欲一飞冲天。

“十一五”是惠民的五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36.7%下降到2009年的36.5%,农村居民家庭由2005年的45.5%下降到41.0%。

延伸阅读:

历次五年计划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中国除了1949~1952年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一个“五年计划”,目前已经完成了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它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础。

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正式通过由周恩来主持编制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

《建议》明确规定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和扩大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在发展基本建设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相应发展运输业和商业;努力培养建设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在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国防力量,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建议》从1958~1962年五年内的主要指标是:工业产值增长一倍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35%,钢产量1962年达到1060万~1200万吨,基本建设投资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由“一五”时期的35%增长到40%左右,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比“一五”时期增长一倍左右,职工和农民的平均收入增长25%~30%。

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

1966~1970年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三五”计划是从1964年年初开始研究和编制的。其中内容比较详尽的计划方案有两个:一个是国家计委会提出的经1964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的《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的初步设想》(汇报提纲),另一个是1965年9月国家计委拟定的并经中央讨论基本同意的《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

《初步设想》确定的“三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农轻重的顺序进行安排的:大力发展农业,按不同的标准基本上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适当加强国防建设努力突破简短技术;与支援农业和加强国防相适应,加强基础工业,继续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增加产量,使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进一步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教育、科学研究事业,使国民经济有重点、按比例地发展。

依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1965年9月初国家计委重新草拟了《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明确提出:“三五”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

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1975年)

“四五”计划于1970年开始进行编制。2月15日~3月2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工作会议,制定1970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会上研究、讨论、制定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同年9月,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上曾作为参考文件印发。1971年3月,中共中央在批转1971年计划时,《“四五”计划纲要(草案)》的部分指标也作为附件下发。

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的主要经济指标:《纲要(草案)》规定,工农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2.5%,五年合计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1300亿元,1975年粮食产量达到6000亿~6500亿斤,棉花6500万~7000万担,钢3500万~4000万吨,原煤4亿~4.3亿吨,发电量2000亿~2200亿度,铁路货运量9亿~10亿吨。

1973年7月国家计委拟订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修正草案)》。《修正草案》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调整,不少指标有所压缩,钢产量下调到3200万~3500万吨,后又调到3000万吨。1972年和1973年两年国民经济形势有所好转,1973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完成和突破了计划,并且是“一五”计划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

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1985年)

1975年中共中央制定了《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安排了“五五”计划。

“五五”计划提出后三年(1978~1980),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78年3月,又修订了十年发展纲要,要求到1985年钢产量达到6000万吨,石油达到2.5亿吨,国家计划新建和续建120个大型项目,其中10个大型钢铁基地,9个有色金属基地,8个煤炭基地,10个大油气田等等。从1978~1985年,基本建设投资相当于过去28年的总和,每年要投资700亿元,超出了实际可能,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

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会议强调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初步提出了调整、改革的任务和措施,预示着国民经济发展即将摆脱困境,进入新的不断探索发展道路的时期。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正式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新八字方针),并从这一年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第六个五年计划(1980~1985年)

“六五”计划的编制时间较长,最初是作为《l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的一部分,根据197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提议着手编制的。1980年2月,国务院决定重新制定中长期计划,并召开长期计划座谈会,再次酝酿编制“六五”计划。之后,国家计委和有关部门就“六五”计划的编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测算工作,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科学论证。1982年全国计划会议着重讨论了“六五”计划草案,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六五”计划,同时作出了动员全国人民为实现这个计划面奋斗的专门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1980~1985年)是按照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到本世纪未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制定的,是继“一五”计划后的一个比较完备的五年计划,是在调整中使国民经济走上稳步发展的健康轨道的五年计划。

“六五”计划的具体要求是: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取得财政经济根本好转的决定性胜利,并且为“七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创造更好的条件。

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

1983年,国务院着手组织“七五”计划的起草工作,l985年上半年拟订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这个《建议》经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原则通过后,提交1985年9月的党代会审议通过。国务院根据《建议》,对计划安排又反复研究、平衡、测算,1986年3月审定完毕,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提交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在一个新的五年计划刚刚起步的时候,国家就制订出了完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这在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史上是第一次。

“七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保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改革更加顺利地开展,力争在五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奠定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前提下,大力加强重点建设、技术改造和智力开发,在物质技术和人才方面为90年代经济和社会的继续发展准备必要的后续能力;在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继续改善人民生活。

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1995年)

1991~1995年是中国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1990年l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提出了今后十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和方针政策。1991年3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八五”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八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最大成就是提前五年完成了到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1995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7600亿元,扣除物价因素,是1980年的4.3倍,提前完成了“翻两番”的任务。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可称得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在整个“八五”计划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11%左右,比“七五”时期的年均增长高出近4个百分点,经济波动不到5个百分点。统计资料显示,在中国执行的8个五年计划中,“八五”计划是中国历次五年计划中增长最快、波动最小的一个五年计划。

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2000年)

1995年9月28日,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是一个跨世纪的发展规划。

1996~2000年是我国执行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期。“九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确定为: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在中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鹏总理代表国务院在会上作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了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

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

“十五”期间宏观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分别是: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各达到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竞争力增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

科技、教育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1.5%以上,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技术进步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巩固,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力争达到60%左右和15%左右。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2005年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3亿人以内。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5%。城乡环境质量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0年减少10%。资源节约和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居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比较完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增加到22平方米,全国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40%。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农村医疗服务设施继续改善,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文化、体育设施增加,覆盖面扩大,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好转。

猜你喜欢
五年计划国民经济规划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我国产业技术政策综述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制订未来“五年计划” 万达打造全球传媒娱乐巨头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