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艳
浙江省绍兴市中医院(绍兴 312000)
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张 艳
目的观察藿朴夏苓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口服或静脉补液及培菲康散口服,治疗组另予藿朴夏苓汤加减,对照组另予蒙托石散;两组疗程均为3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藿朴夏苓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满意。
小儿秋季腹泻 藿朴夏苓汤
浙江省绍兴市中医院(绍兴 312000)
腹泻为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在我国,每年秋冬季均会出现婴幼儿腹泻的发病高峰,称为秋季腹泻,病原学证实秋季腹泻主要由轮状病毒引起。其发病急,常伴有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危害小儿身体健康。笔者采用藿朴夏苓汤化裁治疗本病,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5年8月~2008年12月儿科门诊秋季腹泻患儿120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2.5岁,<1岁36例,1~2岁74例,>2岁10例;伴发热37例,呕吐72例,伴不同程度脱水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按文献[1]标准执行: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于秋冬季节发病,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每日数次至10余次,常伴有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有轻度或中度脱水;大便细菌培养为阴性,大便常规可见脂肪球,也可见少量白细胞,大便轮状病毒抗体为阳性;除水、电解质失衡外,不合并其他严重疾患。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根据脱水程度均予口服或静脉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并予培菲康散调节肠道微生态等治疗。治疗组另予藿朴夏苓汤加减:藿香8g,厚朴3g,法半夏6g,白蔻仁6g,薏苡仁15g,茯苓6g,泽泻 6g,黄芩 8g,炒黄连 3g,石榴皮 6g,诃子 3g。纳差、大便夹不消化物加焦神曲15g;腹胀加煨木香6g。每日1剂,水煎取汁100mL,分3次服用。对照组予蒙脱石散 (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岁每次1/3包;≥1岁每次1/2包,均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3d。
1.4 疗效标准 参照文献[2]拟定。显效:治疗72h,大便次数每日≤3次或恢复正常,性状基本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h,大便每日≤5次但>3次,大便性状好转,水分明显减少,体温恢复正常,其它全身症状好转。无效:治疗72h,大便次数每日 >5次,大便性状基本未改善,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χ2检验和 t检验。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平均止泻时间比较 见表2。结果示治疗组平均止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平均止泻时间比较(h,±s)
表2 两组平均止泻时间比较(h,±s)
n组别治疗组对照组60 60止泻时间47.96±5.01△60.23±7.83
秋季腹泻因高发于秋季而得名,以2岁以下的小儿为多,主要致病因素为轮状病毒侵袭小肠黏膜绒毛已分化的上皮细胞,引起渗透性腹泻。目前多采用补液、调节肠道微生态、黏膜保护剂疗法等对症治疗,但其缩短病程及止泻效果不理想。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入秋气候由热转凉,气温偏差大,加之小儿稚阴稚阳、脾常不足的体质特点,故易感受外邪,脾失健运内伤湿滞,使水谷不化则为泄泻。《景岳全书·泄泻》载“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舒化,乃至合污下降而泻利作已”。可见泄泻的原因虽多种多样,但主要病位主要在脾胃,其病机主要为湿与滞。轮状病毒所致肠炎以湿重于热者为多,治疗时当清热利湿,分清利湿,涩肠止泻。本方中藿香芳香化湿,理气和中兼解表;白蔻仁芳香化湿,利气宽胸,畅中焦之脾气以助祛湿;厚朴去湿消滞;制半夏理气和胃止吐;茯苓、生薏苡仁健脾运湿以止泻;泽泻淡渗利湿以实大便;黄芩、黄连清热燥湿,用炒黄连以避此药太过苦寒而伐胃;石榴皮、诃子味酸涩以涩肠止泻。秋季腹泻的特点是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每日可达10余次甚至更多,可致阴液耗损,故而多有脱水征,需口服或静脉补液,并在清热利湿的基础上酌加石榴皮、诃子涩肠止泻,以防大量水液外泄伤阴耗阳。本观察表明,在补液及微生态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藿朴夏苓汤化裁可缩短止泻时间及病程,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1]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47.
[2]方鹤松,魏承毓,段恕诚,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2(6):381.
R725.7
B
1004-745X(2010)01-0033-02
2009-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