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靖平,纪红霞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浙江金华321017)
论学校体育场地资源社会共享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
胡靖平,纪红霞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浙江金华321017)
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对近10年来的学校体育场地资源社会共享研究总体情况进行了研究,肯定了研究中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今后学校体育场地资源社会共享研究的发展趋势。
学校;体育场地;社会共享;研究现状;未来发展
体育场地资源是指用于体育训练、比赛、教学和体育锻炼的特定场所的总称。所谓学校体育场地资源社会共享是指社会机构和个人以学习和锻炼为目的,对学校的体育场所、合理利用。也就是说学校拥有的特定的各类体育场地社会开放,主要是为社会公众从事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服务,以提高社会体育的成效。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个人业余空闲时间越来越多,休闲、娱乐和健身正在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追求的一大内容;而同时,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促使人们逐渐意识到身心健康和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随着国家全民健康运动的推进,全民健身体育资源与体育运动需求不对称的问题也进一步突显,这给全民健康运动的深度推进设置了发展的障碍。
但与此同时,学校的体育运动场馆资源进入公众视野,学校拥有较为集中也较为丰富的运动场馆资源,目前我国各类学校的场地设施占我国体育场地的67.17%。传统的学校体育场地资源的使用与管理是封闭式的,与需要长期、持续的全民健康需求的关联甚少。这就使学校运动场馆的社会共享问题,即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资源,为广大群众参加体育活动创造更好的健身条件,盘活、整合现有学校体育场馆资源,提高学校现有体育场馆的使用率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命题。
从法例管理的角度来看,行政部门所做的努力包括了1999年,教育部《关于假期、公休日学校体育场地向学生开放的通知》与2003年6月国务院公布《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前者要求学校的体育健身场地应当在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向学生开放;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还应当向市民开放。后者在第六条中明确指出“国家鼓励机关、学校等单位内部的文化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在第十七条中确定了开放时间的,在第二十条中表明“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提供服务可以适当收取费用,收费项目和标准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
这些政策的颁布使得学校体育场地资源的社会共享研究与实施获得了法律依据,也就是说,为开展研究与践行研究成果提供了法律依据与政策保障。但是现实的政策实施与运作与期望状态之间尚有较大的差距,这个差距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尝试进行弥补。
1.1 文献资料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电脑检索了《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查阅了1999年以来发表在各类期刊中相关研究的文章,查阅了国家教育部有关学校体育场地社会共享的文件;阅读了关于经营管理等理论专著。在此基础上对其中109余篇文章和部分专著进行详细阅读与研究,为本课题研究、分析提供了理论论据。
研究中从期刊网上搜索到相关研究论文109篇,时间跨度为1999至2008十年间,经数量与年份的关系、刊登杂志、具体选题等维度进行筛选与归类统计,所示数据呈现以下特点:
从表1可以看出来,近十年每年均有相关课题研究论文发表,但1999年-2003年五年间数量很少,均在个位数,2004年出现第一次数量的增加,增加到二位数,这与国务院在于2003年发布《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存在着一定的关系。2005年出现略低的情况,于2008年达到37篇,是十年前的12倍之多。
这表明政策确实对研究起了一定的推手,但是现实需求还是推动了此方面的研究,体现了对现实需要的回应。
表1 109篇中国学术期刊网论文在1999年~2008年各年份学校体育场地社会共享研究论文数量
从表2可以看出,发表在体育类期刊上的有关学校体育场地资源的论文59篇,占总数109篇的53.2%,非体育类期刊论文有51篇,占了总数的一半不到。就学校体育场地资源有关的论文质量而言,可以说发表在非体育类期刊中的论文质量不高。另一方面,我们从109篇体育类期刊中分析体育类核心期刊的论文数量,仅占15篇,占体育类期刊中的25.9%,占总数的13.8%,由此可见关于学校体育场地资源的论文发表的层次与档次皆有待提高。
表2 109篇中国学术期刊网论文在1999~2008年关于学校体育场地资源研究论文刊登期刊情况
从表3可见,较多的研究集中于“学校体育场地资源社会共享基本问题研究”与“学校体育场地资源共享问题”,前者所占比例为26.6%,是关于学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共享基本问题,是关于此命题的基本概念、基本关系以及方法论的导引研究,其次是对学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共享的具体问题的研究,随着城市生活的城市化进程以及乡镇的社区生活格局的成熟,社区成为民众生活的一个基本地理单元,因此,学校体育场地资源的社区共享研究也成为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的一个先驱区域,同时也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
除此两命题外,其他相对集中的是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现状的研究、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经营与管理研究、影响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因素研究,另有从法律角度来探讨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国外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的研究,相关内容在其他的论文中可能有所提及,但此类专题研究较少。
表3 109篇中国学术期刊网论文在1999年-2008年间各年份学校体育场地社会共享研究论文选题情况
以上各维度的归纳对此课题研究的整体状况进行了总廓,各相关研究的具体内容反映了研究的具体指向与相应成果。以下分析与表3的归类一致。
此类研究涉及的有“学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共享”、“社会资本”、“有效机制”,“行政管理”“市场化”等基本概念,基本关系有我国学校原本的公共性特点与实质专属性的关系、学校体育场地资源的社会资本属性与社会效益的转化、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体育资源的共享、补偿与替代等问题、市场化与公益性的平衡、学校与城市体育主管部门、社区的协作等。
学校体育场地资源社会共享问题大多数学者是从学校与社会关系的角度进行探讨,论述两者关系的基本问题。如骆映(2007年)认为应重新审视学校场地的专属性与公共性的关系,学校体育场地虽属学校设立者所有,但同时也属于社会所有,表现为现实的学校体育场地使用行为的社会化。改变学校体育场地的专属性和封闭性应是体育改革的必然选择。赵栩博、张洪倾(2006年)则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分析学校体育场地社会共享的问题,他们认为学校是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不重视社会资本的积累。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实际上是将学校自身潜在的社会资本转化为实际的社会效益。李东方(2006年)认为寻求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间体育资源的共享、补偿与替代,可最终实现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间的有效契合,可实现多主体间资源的有效配置,是解决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发展中资源稀缺问题的有效机制,为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互动发展提供可能,曹可强(2004)认为学校的体育场地有其特殊的社会角色与社会责任,决定其不可能像其他公共体育场馆或营利性体育场馆那样完全市场化。高校体育场地应以低廉收费为基本原则,既遵循市场经济的利益补偿机制,又体现服务社会的公益性特征。
涉及到的研究方法的导引内容,有学者运用社会学的用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资本视角,较多研究涉及运用经济学的视角,较为普遍是在行文中运用社会体育学的视角。
随着生活的城市化进程以及乡镇的社区生活格局的成熟,社区成为民众生活的一个基本地理单元,对学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共享的具体问题的研究,它实质上是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化一个主要典型方面。
陆丽娟、吴菊华(2005)首先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进行了界定,指出“社区体育的地域主要以街道、居委会、管辖范围,并以就地就近开展区域性的群众体育活动为特点,是区域内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通力合作的体育,辖区内的社区体育有其共性和个性,它以自然环境和公共体育设施为物质条件、以全体社区成员为参加群体,其行为以自觉、自愿为基础,不受任何强制性的制约”。并同时指出了社区体育具有内容的广泛性、方法的多样性、主体的选择性、团体的异质性,强调了社区体育的开放型特色。这种开放性特色是其能与学校体育合作的体制基础。
而基于社区体育发展的场地窘况,以及由此引发而出现的健身场地的需求,学校对此的回应表现是辐射与服务功能的被关注,两者之间基于利益互补的互动成为可能。陆丽娟(2005年)认为学校体育向社区体育渗透与辐射,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与良性循环,是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莫小农、林敬松(2001年)认为社区体育是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基本途径。陈锡林、周亚琴(2002年)认为学校体育是社区体育的基石。主要探讨集中于合作的具体形式,包括时间与合作体制的研究,如赵培军、郭春燕(2004)认为可以用“组织运动竞赛和培训班、成立社区体育俱乐部、建立社区青少年业余体校”等形式开展,莫小农、林敬松(2001年)也表达类似的观点,他们还认为可以通过建立“社区体育辅导站”等合作体制。
陆丽娟、吴菊华(2005)同时也关注到了由于基础条件的差异,往往是学校体育向社区体育的单向渗透,他们认为“这种状况在社区体育的起步阶段是无法避免的。学校体育向社区体育介入还缺少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支持,也缺少必要的利益驱动,造成了学校与社区体育互动不足,难以持久。因此,探索学校体育资源向社区介入路径和介入内容,是目前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并是需要立法考虑的问题。”
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现状的研究方面,研究的样本,包括了北京、天津、上海、济南、宁波、福建、乌鲁木齐等多个城市。
研究多强调了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占总量的情况,指出了学校体育场地的低开放的情况,如张玉超(2006年)指出“教育系统体育场地占我国总量的65.6%,但对外开放的仅为29.2%,开放的体育场地利用率也不高。陈浩(2007)指出”浙江省中小学体育场地不开放所占的比例大;部分开放的和全天开放的场地所占比例小。冯炎红在2007年对珠江三角学校体育设施开放情况的调查中发现“70%的学校基本不对社会开放体育场馆,30%的学校只开放较高收费的场馆。”
同时研究者也关注了开放政策对开放扩大并没有直接起到影响,在开放政策完善的地区依然维持低开放量,像宁波,“只有1所学校向社会开放它的全部体育场地设施,而这所学校是省体育局联办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它有义务向社会开放全部的体育场地设施。除此之外,只有少数学校的部分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虽然教育局、体育局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制定了相应的政策,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仍不见效。这给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促进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发展以及提高学校体育资源的使用率都带来一定的困难。”庄永达,陆亨伯(2003)。
另据调查,在向社会部分对外开放的对象中,直接面向社区民众的较少,往往是一些单位组织的比赛比较多,而这种单位的比赛活动的数量是有限的,与基于全民健身的社区体育,社会体育是两个概念。
对影响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因素研究方面,辛双双、陈林会(2007年)认为安全问题、经费问题、组织问题、容量问题是影响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四大因素。王霞(2008年)指出学校的职能观念和服务意识相对薄弱;国家政策法规的具体规定对学校缺乏强制性;学校安全和稳定问题;发生伤害事故的责任问题;开放过程中的费用支出问题是影响学校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因素。于卓(2007)认为经费问题、安全问题、管理问题是影响学校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主要因素。石勇(2008)研究发现学校负责人认知程度;管理层面交错复杂;责任不明确,安全无保障;开放性经费短缺;开放性时间冲突;学校体育场地资源不合理是影响学校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几个方面。
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经营与管理研究方面,有卫军(2007年)认为应以“学校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运营管理体系,推行合同管理,即制定运营规范和标准,逐步引入市场竞争主体管理,学校只扮演监管角色,从而使高校体育场馆规范有序地运行,更好地服务学生、教职工和周围社区。张永保,席玉宝(2006年)认为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可采用物业公司管理和学校—社区体育俱乐部等管理模式。而周晓芳(2008年)认为学校体育场馆具有社会公益性质,这决定了高校体育场地不可能转变为完全意义上的“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体育经营实体。李恩华(2006年)认为学校体育场馆管理应采用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即采用由社会、学校、部门、个人等多元化的管理主体,以最大价值化为目标,运用经济手段对学校体育设施进行管理,使之产生价值并进行多元化的分配和导向的管理活动。
现有的研究从数量来看并不少,并且近年来有形成一定热点的倾向,但大多研究关注到的只是就场地开放率低等一些比较表面的问题,对于现状描述的论文较多,并且同时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相似研究较多,发出的声音也比较类同。对于现象下成因以及解决方式的挖掘的深度讨论较少。
对于相关政策的内容以及可行性的研究、对配套的政策法规方面的研究、执行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的具体成因的分析研究较少。这使得许多研究只是在表面游转,对于实质性症结的挖掘不够,影响了论文整体的价值。
对于问题的探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是不可缺乏的三个环节,而要使这三个环节能开展,开展得有质量,那还需要一定的基础研究引导,基础研究进行基本概念的界定、基本关系的呈现与拆析、方法论的多视角提供,指引各类应用性研究的方向,帮助研究有清晰的脉络与实际的价值,也有助于后来者估量尚可持续与开展的研究区域。
目前的研究中,基础研究较少,有些论文冠之以基础研究的命题,讨论的却不是基础的问题,有些讨论基本概念与基本关系,却缺乏应有的深度,可供借鉴的较少。
这导致了整个研究体系的不合理,看似热闹的讨论,发出的声音却比较无力、单一。
此研究命题来源于现实的问题,有很强烈的现实需要,但实践研究较少,几乎没有,这就使得这个命题的现实性被迫悬置。这与学校体育场地资源开放涉及到的部门较多,层次繁帙有关,是一遗憾。
鉴于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提高基础研究的质量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借助于三条途径,第一是从事基础研究的学者,特别是从事社会体育研究的学者关注国家社体发展中的这一现实问题,贡献自己的智慧,第二,有关部门尽可能地推介引进国外一些可借鉴、较成熟的社体发展理论。第三,在工作中面对此问题的体育工作者,包括学校体育工作者与社体工作者,能潜下心来,寻求问题背后的原因。
这些努力可有助于廓清整个研究的体系,可以使整体研究呈现出较为清晰的走势,形成研究的真正热点,形成真正有价值的,具有政策制定参考性的成果。
可以从多学科研究此命题,此命题虽然纠结于场地等物质资源的共享,但其中管理的因素,有人的因素,因此,可以从管理学、市场经济学、学校体育学、管理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公共政策制定与管理学、行政学等多学科角度进行研究,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科之眼,不同学科的方法可以引发有价值的转借与组合研究,有助于发现传统研究的盲点。
对于有现实需求的命题,进行尝试性实践研究还是有其特有的价值的,因此,需要部分研究者,团聚可以运用的资源,尽量进行复合实践研究,在研究中关注各层面的问题并对信息尽可能地保留与记录,以供其他研究者共享。
[1]倪铭.南京市社区居民体育现状衣发展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8,30(1):17~18.
[2]欧阳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制约因素与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6):61~63.
[3]王凯珍.对北京市城市社区体体育育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4,14(5):5-11.
[4]饶传坤.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以杭州市城西居住区为例闭[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1):16~20.
[5]廖军.湖南省城市社区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7,3:20~22.
[6]杨建设.我国西部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5(1):16~18.
[7]陈胜,昝新林,李爱军等.湖北省城市社区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2):50~52.
[8]张玉超.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3):16.
[9]陈浩,吴晓蕾.我国中小体育场地设施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浙东北、浙西南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1114~115.
[10]冯炎红.珠江三角学校体育设施开放情况的调查报告[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25(3):401~403.
[11]国际大众体育信息数据库.国外大众体育场地设施[EB/OL].http://www.sportinfo.net,cn,2005.11-27.
[12]刁春林.影响西部地区社区全民健身发展因素的研究[J].内江科技,2008,2:55.
[13]那海波,李莺歌.高校体育场馆对外有偿服务若干因素探析[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8,9(1):6663.
[14]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第5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及指标解释和填表说明[Z].
[15]曲正伟.学校开放后,谁来承担安全责任[J].人民教育,2007,20:15~16.
[16]张永保,席玉宝.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和经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4):79-83.
[17]须晓东.对学校体育场馆社会化的理性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7,29(1):6-7.
[18]张荣昌,陈志昂.合作共赢:非体育系统体育场地社会化管理研究——以宁波市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5):18-22.
[19]杨新生,李明学.发挥学区体育优势,促进全民健身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3,12:33-34.
[20]周之华,纪仲秋.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状况的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3,22(4):104~107.
[21]张丽丽,吴翔.认高校体育场馆对群众体育发展的影响[J].体育世界,2007,2:20-21.
[22]张永保,席玉宝.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与经营管理方式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6,2:158~161.
[23]王凯珍,任海,王渡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1997,17(5):6~10.
[24]李立研.解读体育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8-10.
[25]周林,朱永康.浙江省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现状和对策[J].嘉兴学院学报,2007,19(6):107~110.
book=71,eboo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