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晓锋 陈月琴 毛月琴 唐晓勤 张秀峰 倪 明
消毒供应中心(室)是医院消毒灭菌物品集中的场所,是无菌物品周转的物流中心。其设备的配置是保证灭菌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而清洗灭菌效果的监测是评价其清洗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灭菌是否达标的重要手段[1]。为加强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工作的管理,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医源性传播,保障医疗安全,2009年4月1日卫生部发布的三项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人员、建筑、设备设施、耗材、清洗消毒灭菌技术以及效果监测等做出了明确规定,2009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了解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实际运行情况,推进各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卫生部相关管理规范,2009年10至11月,由靖江市卫生局牵头,组织相关专家对靖江市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设备配置及灭菌效果监测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靖江市23家医院,其中二级医院3家,一级医院20家。
1.2.1 问卷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填表前说明填写方法,要求如实填写内容。本次共发放问卷23 份,收回 23份,回收率100%,有效率为100%。
1.2.2 实地调查
组织经过培训的二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人员,实地调查各级医院供应室相关情况。
1.3.1 调查表内容
1.3.1.1 所在医院等级、灭菌器类型、清洗烘干设备、包装材料、防护用具、耗材使用、净化设施、计算机管理设备、快速生物监测培养器等情况。
1.3.1.2 灭菌效果监测方法,包括物理监测、化学指示胶带、包内化学指示卡、BD试验、批量监测使用情况;生物监测频率等。
1.3.2 实地调查内容
1.3.2.1 供应室位置,自身环境及所处周围环境;供应室使用面积。
1.3.2.2 供应室人员配备及结构,消毒员是否持双证上岗,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
表1 靖江市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设备配置现状
表2 靖江地区医院消毒供应室灭菌效果监测现状
1.3.2.3 灭菌器年检情况,使用前或检修后是否采用生物学检测,每周是否进行生物学监测。
1.3.2.4 外包装使用情况,可重复使用的包布材料是否一用一洗,使用频次如何。
1.3.2.5 清洗人员的防护设备有哪些,使用是否规范;器械洗涤后采用何种润滑剂保养。
1.3.2.6 问卷调查部分内容作进一步实地调查。
采用构成比进行数据统计。
2.1 问卷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靖江市23所医院,其中二级医院3所,占13 %;一级医院20 所占87 %。靖江市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设备配置情况调查结果见表1;靖江市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灭菌效果监测情况调查结果见表2。
2.2 实地调查结果
2.2.1 消毒供应中心(室)基本情况
23所消毒供应中心(室),流程布局基本合理,但一级医院供应室普遍条件简陋,房屋破旧,通风不良,自身环境不洁净,温湿度达不到要求。10家供应室周围有垃圾、食堂等污染源,22家医院供应室使用面积达不到要求。
2.2.2 消毒供应中心(室)人员配备及结构
23所消毒供应中心(室),7家一级医院供应室无护理人员,仅1~2名消毒员。有6家医院供应室人员编制不足。除5家医院消毒员持双证上岗外,8家缺压力容器培训上岗证书,7家缺专科知识培训证书,3家缺双证。7家供应室工作人员未按要求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2.2.3 灭菌设备年检及使用情况
被调查的23 所医院中对压力蒸汽灭菌设备实行年检制度的有10所,占43.5 %。
2.2.4 物理监测:所调查的医院中只有6所进行工艺监测,占26 %。
2.2.5 包外化学指示胶带使用
被调查医院使用包外化学指示胶带达100%。但多数医院胶带长度不够,不足5cm。
2.2.6 包内化学指示卡使用
调查发现17家医院为节约成本,将化学指示卡剪成好几截,以致放在包内的指示卡部分无对比色,影响使用者对结果的判别。
2.2.7 BD试验情况
使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2所医院消毒供应室,每天第一锅能进行BD试验者,仅一家二级医院。实地调查中还发现,有的医院对BD测试的内涵不理解,更有甚者将十几张BD测试纸放在一个包内进行消毒。
2.2.8 生物监测
23所医院中,仅一家二级医院,每周进行生物监测,占4.35%。
2.2.9 包装材料
大部分医院都使用棉布,但无包布使用记录。包布采用一用一洗的也只有一家二级医院。
2.2.10 防护用品
有的医院用的手套为手术室用剩下来的,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器械保养方面,22家医院仍采用非水溶性润滑剂。
很多医院的管理者对消毒供应工作不重视,主观认为该项工作只有投入,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投入少,以致于基础设施落后,房屋简陋,灭菌设备配备不足,检测也不到位,不能达到规范要求。很多一级医院,供应室只是单纯地完成高压灭菌功能。
从表1调查结果显示,靖江市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设备配置差异较大,设备配置齐全的主要集中在一家二级医院,而其他二级医院及一级医院设备普遍不到位。本次调查的23所医院中,也只有一家二级医院具有低温灭菌设备,而其他医院对不能耐高温高压的医疗用品基本上采用化学消毒液浸泡的方法进行灭菌;23家医院中,22家没有干热灭菌器,对于油剂、粉剂的消毒普遍不合规范,有的不消毒,有的放在高压灭菌器内消毒,其温度达不到灭菌要求,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少数医院刀片、剪刀、缝针仍采用化学消毒液浸泡。
医院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在灭菌前应将物品彻底清洗干净[2],清洗质量直接影响灭菌质量。因此,消毒供应室仅仅用手工处理无法达到彻底清洗干净的目的[3]。对于各种管腔类、结构复杂、污染程度严重的器械,要使用高压水枪、超声清洗等基本设施才能达到清洗的预期质量要求。23所医院的消毒供应室中,具有超声洗涤机和高压水枪基本设备的,只有一家二级医院。各级医院存在的显著差异也反映了消毒供应室建设发展的不平衡。我们在对其中23所医院现场观察中发现,许多医院的手术器械和吸嘴存在污垢、干涸的血渍等现象,各种管道没有用高压水枪及时冲洗,或使用超声清洗,导致器械清洗质量没有条件达到安全的清洗水平,反映出消毒供应室清洗质量基础薄弱,严重地影响器械清洗的质量。23所医院中,22所医院没有使用酶洗涤剂及软化水清洗器械,清洗质量令人担忧。实地调查显示,部分医院包装材料发黑,未采用一用一洗,器械保养仍采用石蜡油,严重影响蒸汽的穿透,不能保证灭菌的质量。
23家医院中,圆帽、口罩、手套配备齐全,防水围裙、防护面罩、护目镜有2家,占2/23,而缺少洗眼装置的有2家。这些医院管理者对职业防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人员自身也缺乏自我防护意识,以致医院对防护用品的投入不足。
实地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医院化学指示胶带、化学指示卡使用不规范,植入物、干热灭菌器均无生物监测。说明灭菌效果监测工作存在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少做或未做监测的现象在一级医院及部分二级医院普遍存在,说明医院的管理者对医院感染和医疗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组织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淡薄。
很多消毒供应中心(室)人员自身素质不高,部分医院仅配置1~2名消毒员担任消毒供应中心(室)所有工作,文化水平不高,对消毒供应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对规范的了解和理解不到位,没有充分理解灭菌效果监测的真正内涵,认为新的灭菌监测手段会增加不必要的开支。因此,新的管理理念亟待加强,新技术新知识新规范的普及需要广泛开展培训,以提高对灭菌监测重要性的认识。
从23所医院调查的资料分析发现,供应室清洗消毒的质量管理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
医院各级领导应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卫生部颁布的3项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是加强和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依据。上级主管部门要组织好培训和技术指导等工作,提高各级医院领导和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业务素质,充分认识严格执行标准是我们的义务和职责,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推动3项标准的贯彻落实。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全院临床科室无菌物品的供应保障任务,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以及医务人员的健康。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建设,对于有效减少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医院领导尤其是第一把手,要将消毒供应中心(室)的建设纳入医院总体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增配人力,狠抓责任落实。人员配置要与医院规模、业务量和床位数相适应。同时要及时修订岗位职责、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的质量管理、人员培训、考核评估和督导检查。积极推进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考核评估验收工作,促进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进程。对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工作加强考核,考核不合格者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有严重医疗安全隐患的消毒供应中心(室),应勒令停止该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为避免盲目建设,各医疗机构在消毒供应中心(室)新建或改建前,应依据消毒供应中心(室)建设和管理的要求和验收标准,组织专家对新建或改建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后方能组织实施。
政府部门应建立相对集中的管理体制,在消毒供应中心(室)管理体制上探索创新。对于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物品的清洗、消毒,政府部门应建立相对集中的行政隶属机构,并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对于不具备消毒能力的小型医院,不允许自行消毒、灭菌,而应就近选择具有认证资格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物品的消毒、灭菌工作。此外,可建立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统一管理,提高设备运行效能,节省投资,资源共享。
[1]罗媛.手术室器械敷料与中心供应室一体化运作的意义[J].当代护士杂志,2007(2):6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消毒技术规范[S].2002:154.
[3]葛朝珍,倪晓平,蒋辉权等.杭州市医院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监测分析[J].中华院内感染杂志,2003,13(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