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偏瘫的早期康复护理探讨

2010-08-21 05:54陈智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7期
关键词:患侧脑血管病肌力

陈智英 刘 晓

我国是脑血管病发病非常高的国家之一。据流行病学调查,国外脑血管病呈现下降趋势,而我国由于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患者越来越多,因此脑血管病在我国却呈上升趋势。每年至少有200万新的脑血管病病例。而脑梗死在脑血管病中居首位,大部分患者伴有偏瘫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为了尽早恢复患者的肢体瘫痪状态,雅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对50例脑梗死伴偏瘫患者在入院使用药物治疗同时尽早进行康复指导及仪器辅助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表1 两组治疗后肌力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7月,首次发病在7d内的脑梗死患者50例。上述病例均经CT或MRI确诊。两组病例均有偏瘫,并且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均无明显差异。康复组25例,年龄57~72岁,平均(60.5±6.3)岁,上肢肌力≤Ⅱ级20例,≥Ⅲ级5例;下肢肌力≤Ⅱ级21例,≥Ⅲ级4例;对照组25例,年龄49~71岁,平均(61.2±6.9)岁,上肢肌力≤Ⅱ级21例,≥Ⅲ级4例;下肢肌力≤Ⅱ级19例,≥Ⅲ级6例。

1.2 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护理及随意锻炼;康复组除按常规治疗护理,同时进行早期康复指导,加用超声治疗,仪器为SUT-100(增强型)超声扫描脑血管治疗仪。

1.2.1 偏瘫早期康复护理方法

根据国内外资料证实,早期康复在促进患肢运动功能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及恢复期再进行康复治疗。过去总是强调急性期抢救治疗而忽略早期康复,现代康复学认为早期成功的康复护理,可大大减少肌肉萎缩,肩关节半脱位,关节挛缩畸形,足下垂或内翻,肩手综合征等并发症。这一点是没有任何药物可以代替的。

1.2.1.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在偏瘫早期康复护理中占着重要的地位,这一点常被护理人员所忽略。由于长期卧床及肢体活动受限,患者常常认为自己是别人的负担,对疾病恢复丧失信心,情绪容易激动。护理人员此时对待患者更应该耐心、细心,首先让患者树立信心,以愉快心情接受康复治疗。而且要让患者改变观念,不能总是依赖护理人员及家属。就像奥伦自护理论中提到的随着病程的康复,患者自护能力的恢复与提高,护理系统则逐渐由部分代偿护理变为教育—支持系统[1]。尽可能让患者发挥功能,以心理康复促进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1.2.1.2 体位的摆放

正确的体位摆放能避免患者出现异常痉挛,所以患肢体位摆放和定时交换体位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位[2],如平卧时肩关节曲45°,外展60°,肘关节伸展位,腕关节背伸位,手心向上,髋关节伸直,膝关节曲20°~30°,患侧下肢的外下方垫一软枕,足处于中间自然位,在足底放置保持踝关节背屈,外翻的足托板。健侧卧位时,患侧肩胛上垫一软枕,患肢外旋置于软枕上,手腕伸直,手掌向下,患腿在上,自然弯曲垫软枕;患侧卧位时,背部垫软枕,肘腕伸直,掌心向上,下肢略弯曲向前。为避免肩关节半脱位,应常向患侧翻身并上抬上肢。

1.2.1.3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为避免长期卧床并发褥疮、坠积性肺炎及尿路感染,同时为加强病员的肢体功能恢复,故在卧床时应勤翻身,床单保持平整、清洁、干燥,勤剪指甲,避免抓伤皮肤,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发生。勤拍背,鼓励患者作深呼吸,有效咳嗽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泌尿系统护理,注意多饮水,特别是留置尿管患者每日行留置尿管护理并定时更换尿管。

1.2.1.4 床上肢体活动

为避免长期不运动所关节活动下降,应尽早对缺乏运动的肢体进行按摩和被动运动。运动顺序由大关节到小关节,运动幅度由小到大,2次/d、30min/次,运动时注意不能拉伤患肢肌肉,教会患者用健手帮助患手锻炼。可做掌对掌、十指交叉握手,上举上肢运动,同时学会利用床栏进行翻身、坐起等锻炼[3]。多做患侧肩的外展、外旋、前臂旋后,腕背伸及指关节的伸展等。

1.2.1.5 起床训练

帮助患者做好起床及患侧平衡的训练,包括起床时从平卧到床边坐起,穿衣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站立训练到初步行走训练。总之,运动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训练次数与时间视患者全身状况而定。康复训练应持之以恒,神经系统功能恢复1年内最快,因此应坚持锻炼。

1.2.1.6 辅助仪器的使用

应用SUT-100(增强型)超声扫描脑血管治疗仪,疗效显著。操作方法为:在患侧肢体肌腱部位放置电极片;在颅内病变相应头皮部位放置一超声探头;在患侧劲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区各放置一超声探头;2次/d,每次20min,10d为一疗程。根据病情选择声电处方,电刺激强度以患者舒适为宜。

2 结 果

表1为治疗2个月后,康复组和对照组肌力比较结果。

3 讨 论

脑梗死发生后,造成脑局部急性血流中断,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脑细胞储存氧能量的能力降低[4]。长期缺血缺氧使脑细胞功能衰竭,故局部血流量的及时恢复很重要。而超声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脑细胞功能,改善局部脑内血流供应,减轻脑水肿,促进脑部血凝块吸收。同时能加强脑组织缺血区供氧。SUT-100(增强型)超声扫描脑血管治疗仪同时能利用电刺激防止肢体肌肉萎缩,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促进瘫痪肢体恢复。同时,康复训练可促进相关神经细胞突发芽形成新的突触,通过反复训练,使这些突触形成突触链,实现中枢神经位功能重新组合。抑制异常的低位中枢控制的运动,从而改善患侧的功能。从收容患者的情况看,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率高,致残率也高,所以康复护理尤为显得重要与迫切。

[1]成翼娟.整体护理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1.

[2]蒋冬梅.病人健康教育指导[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00.

[3]王全珍,徐晓璐.现代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216.

[4]李飞,陈雷.高压氧治疗对脑梗塞患者脑血流量脑电图的影响[J].中华理疗杂志,1998,21(2):72.

猜你喜欢
患侧脑血管病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更 正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