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80例效果分析

2010-08-21 05:54陈玉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7期
关键词:潜血凝血酶人民卫生出版社

陈玉英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医学上上消化道出血的概念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胰胆管的出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再加上人类自身生活饮食习惯等各方面因素,上消化道出血已经成为临床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病患者病死率极高,通常引起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消化性溃疡、出血糜烂性胃炎、胃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而出血量>800mL时,患者就会出现休克体征[1]。目前临床医学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多采用奥美拉唑等常规治疗方法,本论文主要通过观察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的效果,比较其疗效与常规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至2009年12月因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组40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为20~70岁;其中胃溃疡患者29例,应激性溃疡患者1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0例,出血性胃炎患者7例;临床症状:单纯黑便31例,伴呕血23例。奥美拉唑常规治疗组40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为19~70岁;其中胃溃疡患者21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0例,出血性胃炎患者9例。以上80例病例均于止血后进行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

1.2 治疗方法

80例病例均给予扩容及调整水电解质紊乱,静脉滴注奥美拉唑40mg,2次/d,静脉滴注止血芳酸0.5g,1次/d,重度贫血患者给予输血。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再应用凝血酶2000单位加生理盐水15mL口服,2次/d,奥美拉唑常规治疗组用去甲肾上腺素8mg加生理盐水100mL,3次/d口服。观察疗效:及时观察血常规化验结果及大便潜血化验结果。两组均治疗1个月,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规律进食,戒烟酒、浓茶、咖啡及刺激性食物。

1.3 观察指标

患者的一般情况、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出血的主要症状、消化道溃疡部位、溃疡面大小及外观情况[2]。治疗后每日观察患者是否呕血、是否有黑便等症状变化,观察患者脉搏、血压、肠鸣音的改变;每日观察询问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的情况。

1.4 疗效规定标准

显效:治疗3d止血,无呕血、黑便,大便潜血试验(-);有效:治疗5d止血,无呕血、黑便,大便潜血试验(-);无效:治疗5d以上大便潜血试验未转阴或仍有黑便或呕血[3]。判断止血标准:符合下列4条标准中的两条:①呕血、黑便停止或粪色转黄;②生命体征稳定;③如做胃镜检查未见活动性出血;④如插入胃管则胃液中未见血液[1]。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进行检测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疗效判断用χ2检验,治疗前后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表1 两组治疗组疗效比较(n=80)

2.1 两组效果比较

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4%;奥美拉唑常规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8.1%。经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1显示,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奥美拉唑常规治疗组。

2.2 不良反应

联合组除2例有轻微的胃肠道反应 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治疗期间查血、 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

3 讨 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出血的发生率比胃溃疡高,尤其是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溃疡和球后溃疡更易发生出血[2-5]。针对以上症状,应当采取的措施是快速有效地止血。凝血酶是一种外用的止血药物,它是由猪血中提取出的凝血原,经激活而得到的一种凝血酶的无菌动干品。凝血酶能促进人体的纤维蛋白原转化成为纤维蛋白,使病灶表面的血液快递形成血凝块,有效地阻止了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局部渗血。从治疗组的疗效比较看,使用凝血酶灌胃,能达到较好的临床内止血效果,再加上奥美拉唑治的合理运用,则疗效更好。凝血酶粉直接作用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使其转化为纤维蛋白,加速局部血液凝固[6,7],有效地使患者上消化道止血。凝血酶应当在使用时临时配制,不宜放置时间过长,凝血酶在服用时,应当使用温水溶解,不宜温度过高,防止凝血酶在溶解状态下失活。鉴于胃液可以将其溶解,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奥美拉唑,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降低壁细胞中H+- K+-ATP酶的活性,从而有效预防因胃酸分泌导致的凝血酶粉溶解脱落避免上消化道再次出血。

本论文结果表明,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显著的疗效,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奥美拉唑治疗并可以大大降低停药后的出血率、缩短出血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时间,并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低,无不良反应导致其他并发症风险,无使用患者年龄限制,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1]魏盟,朱励.内科急诊[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25-230.

[2]陆再英,钟南山,胡品津.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83-488.

[3]戴德银.常见病诊断与用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459-461.

[4]刘乃丰,王美美,邱海波.急诊科医师手册[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32-234.

[5]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426.

[6]才文彦,朱学骏.现代临床实用药物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488.

[7]杨世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84.

猜你喜欢
潜血凝血酶人民卫生出版社
金属离子/环糊精包合物在潜血指纹显现中的应用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磁珠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其在槐米中活性化合物筛选中的应用
尿潜血“+”是肾炎吗
尿潜血如何诊断治疗
不同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比较
多肽自组装膜用于凝血酶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