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福宝 索国胜
(甘肃省肃南县人民医院门诊部 甘肃肃南 734400)
研究对象为2008年6~10月肃南县在职与离退休职工为调查对象,随机抽查4080人。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男3012人,女1068人,在职职工3702人,离退休职工378人,既往有胆石症患者62例,病程超过2年的35例,病程在5年以上的28例,经中药排石无效7例。
对所有研究对象行空腹腹部B超检查,均符合胆石症诊断标准[1]。将调查结果与全国胆石症的结果相比较。
4080人共检查出胆石症患者591例,占总数14.5%,单发结石356例,多发结石135例。临床出现症状493例,隐匿性结石94例。其中男性311例,占男性10.3%,20~40岁66例,占同组10.1%,40~60岁229例,占同组16.2%,60~80岁152例,占同组10.5%;女性280例,占女性26.2%,20~40岁74例,占同组11.4%,40~60岁180例,占同组18.3%,60~80岁26例,占同组11.4%。胆石症的患病率均明显超过全国或本地区既往调查的结果,见表1。
胆石症的发生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多基因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近年来胆石症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每10年增加约2倍[2]。1989年我国的调查资料显示,胆石症总检出率为6.6%,不同地区的检出率在3.0%~11.0%之间,l994年第2次全国临床胆石症调查资料显示,胆结石仍是我国普外科中最常见的多发病[3]。其收治率约相当于普外住院病人的11.5%。现在认为有以下三方面因素的作用:(1)胆固醇溶解体系的热动力学平衡紊乱;(2)胆道运动动力学异常;(3)胆汁中促、抑核因子失衡。
油腻饮食、荤食习惯、偏食动物油、偏食动物内脏和不吃早餐均为胆石症危险因素,对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聚居区居民胆石症患者进行调查发现[4]。胆石症发病主要与饮食习惯和食物结构有关,发现早餐和晚餐的间隔时间是胆囊结石更主要的危险因素,间隔时间越长胆囊结石患病率越高。研究发现,高原缺氧的情况下藏族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易并发胆石症。女性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少数民族胆石症发病总体上也呈现这种特点[5]。有些少数民族地区女性的临床发病率甚至较之全国平均水平更高。国内大多数的研究报道,胆石症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增高,少数民族胆石症发病状况却有不同的表现[6]。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分为东、西部裕固族。居住着裕固、藏、汉、回、蒙古等8种民族,裕固族占全县人口的绝大多数,境内大部分地区属湿润山地草原气候,海拔2500~4500m之间,年平均气湿1~2℃之间,饮食结构不合理,蔬菜、水果摄入量少,牧民喜食肥牛、羊肉、酥油茶等,普遍为高脂饮食,动物脂肪摄入量多,喜饮烈性酒。杨晓等对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人民医院1994年2月至1998年8月l15例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7]。发现胆石症患者人数之比为汉:裕固:藏族为2.01:4:1.而当地3个民族结构比为1.84:1.61:1。裕固族发病率高于其他民族,存在着民族发病特性。
综上所述:中国肃南县牧区因高原缺氧、高脂饮食、长期大量吸烟、中度以上饮酒是胆石症患病率明显增高的主要原因。改变生活习惯,多吃蔬菜,低脂饮食,少食动物内脏,勤吃早餐,少饮酒,合理运动,控制体重对减少胆石症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表1 肃南地区胆石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例(%)]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67~570.
[2]敏云馨,于国伟.我国少数民族胆石症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5):80~81.
[3]庄勋,李立明.胆石症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9,20:l81~183.
[4]庄建华.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居民胆石症872例临床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6,18(1):47~48.
[5]马淑煊,肖青林,王虎.青海藏族人群肝包虫病与胆石症发病情况及相关性探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3):l83~l84.
[6]曹建华,吴可夫,吴自强,等.宁夏地区472例胆石症胆石红外光谱法定性实验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6,8(8):l1l1~1l13.
[7]杨晓,钟晓霞,贾子荣.裕固族地区胆囊结石I15例术后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1999,7(3):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