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纂之教,仰之弥高

2010-08-17 09:00张宝贵
天津教育 2010年2期
关键词:天津杂志文章

■张宝贵

张宝贵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喜闻《天津教育》杂志创刊60周年,作为一名近二十年的忠实作者和读者,我感到特别骄傲和自豪,为《天津教育》杂志在传播先进的教育学术思想和理论观点、促进天津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所做出的巨大成就而欢欣鼓舞,也对《天津教育》对我的帮助、培养和教育由衷感谢。《天津教育》杂志作为地方性的教育理论普及刊物,在重视传播先进教育科学理论的同时,关注教育科研队伍建设,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科研素养的提高。

撰写此文之时,我正负责组织“天津市教育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综合组)起草工作,与我院和其他单位的教师一起,研究、撰写“天津市教育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很忙也很累。但想起在教育科研探索的道路中,《天津教育》杂志对自己成长的重要影响,我有一种特别的冲动,特别想从我自己的经历中谈一谈《天津教育》在推动全市教育科研普及和提高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方面的工作。

一、甘为人梯

20世纪8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成为一名数学教师。后来,我到东丽区教科室从事基层教育科研工作。为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化课题研究,我总到阅览室看资料。所有杂志里,我最喜欢并经常看的当然还是《天津教育》。因为在《天津教育》发表文章的人多数都是在天津很受瞩目的教师,有些人我还认识,我非常羡慕,也非常想在《天津教育》上发表文章,阐述自己的教育思想与观点。但看到发表文章的专家和教师都年长自己很多,无论在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论修养方面,自己都比不上,只有认定自己科研成果不成熟、不完善的份儿了。

真是有缘。一次,我将我区召开职业教育研讨会的信息寄给《天津教育》杂志。让我没想到的是,《天津教育》的编辑给我打来电话,询问了一些情况,决定在1993年第3期将该信息发表,我高兴极了。当看到放在正文位置发表的信息,我发现,原先只有1000字左右的文章被删改了许多。当时,我很感动,编辑老师给我机会,把我手写的文字变成了铅印文字。此篇文章让我有了更高的想法,我想写一篇像样的研究论文。结合全区教育实践,就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研究后,我将写好的文章寄给《天津教育》编辑部,结果又接到编辑老师的电话,让我去《天津教育》编辑部商量稿件修改事宜。经过两次修改,《面向21世纪,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文章于《天津教育》1995年第10期发表。该文发表后,好多读者认识了我,当时,天津市教委职教处的领导就打电话到我区教育局询问我的情况,并让我区教育局领导派我参加天津市有关课题的研究工作。

后来,我在学习素质教育有关理论中,与同事共同撰写了《完善素质教育内容的思考》一文,发表在《天津教育》1997年第4期上。同样,发表后我看到,我的文章被删改得十分精细。我到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工作后,见到并真正认识了《天津教育》杂志的几位编辑老师。在课题研究工作中,几位编辑老师从编辑角度给我出主意、想办法,并将文章逐字逐句修改。看过编辑老师给我改过的文章,同事们都说:改得真干净。在与各位编辑老师的交往中,我不仅学会了辩证地思考和全面地看问题,同时还学到了一些写作知识。现在,把文章修改干净,已经成为我写文章的标准。

每当回忆这段经历,我就会想:从《天津教育》的忠实读者到作者,在通往教育智慧的途中,我是幸运的。我从一个连普通信息都写不好的学生成为一名有一定科研成绩的专业研究人员,我是站在许多编辑老师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有他们甘做人梯,我不仅得到智慧,还得到深深的友谊。因此,我对《天津教育》总是心存感激之情。

二、恪尽职守

除了编辑老师们对我的帮助和指导令我感动和感激之外,编辑老师们的工作态度也同样感染和教育着我。

从2001年起,我开始对天津市重大教育发展战略问题进行研究,形成了我市加快教育发展尤其是加快基础教育现代化建设方面重大战略举措的理论创新观点。在天津教育杂志社领导们的支持下,在各位编辑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我接连在《天津教育》2001年第12期上发表《卓识的决策,创新的壮举》、2002年第4期上发表《勇于机制创新,加快教育发展》、2002年第9期上发表《实现高水平的教育均衡发展》等系列文章,这些文章对宣传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起到很好作用,《人民教育》等国家级刊物曾大段引用这些文章中的素材。我想说明的是,我根本不会想到,出自我这样一个年轻人的文章作为当期杂志的首篇发表。我感到这是对我科研工作的充分肯定,是对我认真进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最高奖赏,这“意外”的收获时刻激励着我倍加珍惜本职工作,多为教育决策提供科研精品,为我市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05年,受编辑老师之邀,我与张武升院长合作,在《天津教育》上发表教育科研方法的系列研究文章。由于我们单位工作非常繁忙,每月一篇文章的要求给我们很大的压力,中间有几次我们都想放弃。但每次想到编辑老师们的敬业精神,我们都会充满力量,为推动全市教育科研的普及坚持写下去。由于科学性和普及性的结合,文章刊出后,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有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选为论点摘登。

还有一件事令我记忆犹新,那是为我在2005年第10期发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的文章配照片的事。记得那天下午,由于路远,我来到天津教育杂志社时已经到下班时间了。怕耽误美编老师的时间,当照完一次后,我就对美编老师说:“有嘛算嘛吧!”美编老师看完后觉得不满意,坚持重拍,而且拍完后在电脑上反复进行调整,直到把照片调整到满意为止,最后把调整后的数码文件复制到我的闪存上,当时已经很晚了。直到现在,这张照片依然是我最满意的一张照片。不仅是由于美编老师高超的摄影技术,更是由于他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

三、敬业进取

《天津教育》杂志编辑老师们敬业进取的办刊精神也令我感佩。

2003年,我就开始关注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偶然的一次机会,我与一位编辑老师交流,说到学校文化建设研究计划,编辑老师立刻让我尽快将已有的想法整理出来,写成系列文章。说实话,当时全国进行学校文化研究的人还很少。在编辑老师的帮助下,我用3个月的时间完成首篇论文《从教育本体的角度审视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发表在《天津教育》2006年第1期上,页码是41页到43页,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天津教育》对发表这样的文章还是非常谨慎的。这篇论文发表后,引起的反响很强烈,尽管发表在杂志靠后的位置,但此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管理》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并作为首篇。后来在我组织的系列文章的写作中,每一篇文章,编辑老师都提出建议,告诉我们从哪个角度说明哪些问题是目前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需要的。此后在《天津教育》和其他刊物发表的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管理》全文转载和引用,这让我和我的同事们成为较早从事学校文化研究并发表相关较高水平研究成果的研究人员。其中,提出的一些创新观点与以后大家公认的研究理论具有一致性,能够在几年前发表我们的理论观点,不仅显示了《天津教育》理论眼光的前瞻性,也显示了《天津教育》对教育发展的洞察力。

2007年,编辑老师与我协商,结合天津市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写专题文章。当我把这一消息告诉我的同事们后,大家热情高涨,认真进行选题论证和观点研讨。这些文章于2007年第3期发表。其中,我的文章《教育公平: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唯一标准》还被中国教育经济信息网于2007年7月23日全文转载并支付稿费。相信,这些经过学术研究的论文会为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扫清理论认识方面的障碍。由此可以看出,《天津教育》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为青年学者创设了展示其创新学术成果的平台。此后,2008年第9期,我和几位青年教师在“三人行”栏目进行“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所具有重要意义”的研讨;2009年第2期进行“学校文化素养在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成效方面的重要作用”的研讨。这让我院青年教师受益匪浅。

十几年来,我先后在《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复旦教育论坛》等刊物发表过96篇学术论文。其中,有18篇论文在《天津教育》发表,所占比重不足20%。但在《天津教育》发表文章的引用率是最高的。在2009年全年被引用的18篇次中,在《天津教育》发表的文章被引用10篇次,所占比重超过60%。写到这里我就想:受地域文化、人口和教育规模以及作者教育科研整体水平等方面的条件限制,《天津教育》也许还称不上国内顶级教育理论刊物,但《天津教育》的编辑老师们敬业进取的办刊精神以及由此形成的刊风和编辑作风,在我心目中可以和国内任何一家顶级教育刊物相媲美。

在这十几年的岁月中,《天津教育》杂志的各位良师益友,在编辑工作中所展现出来的甘为人梯、恪尽职守、敬业进取的品质和精神,时时刻刻都在教育着我、鼓舞着我,他们给我自信、教我自省、催我自新。《天津教育》的编辑老师们在编纂工作中对我的启发和教育,让我仰之弥高。

在喜庆《天津教育》60华诞的时候,我衷心祝福《天津教育》永远年轻,永远朝气蓬勃!★

猜你喜欢
天津杂志文章
如果天津有“画”说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杂志介绍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天津卷
《天津之眼》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天津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