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与护理

2010-08-17 08:56刘爱君胡雪
中外医疗 2010年34期
关键词:肌力康复训练肢体

刘爱君 胡雪

(山东省淄博市第三人民医院 山东淄博 255000)

脑卒中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使脑卒中患者尽早、尽好的恢复语言、肢体等功能,我科通过对8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肢体训练、语言训练、心理指导等康复护理,对其取得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5年至2009年,首次发病,1周内入院,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84例脑卒中患者,男47例,女37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3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8例;年龄45~78岁。平均(58.5±8.6)岁。

1.2 分组方法

入院后康复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均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控制颅内压、防止再出血和预防并发症等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溶栓、抗凝、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康复组增设肢体训练、语言训练、心理指导等康复护理。其中康复组为46例,对照组为38例)。

2 康复护理与训练方法

2.1 肢体康复训练

(1)被动功能锻炼:在急性期,需保持患者瘫痪肢体处于正确、适合的体位。常见的姿势有患侧卧位、仰卧位、半卧位等。进入稳定期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情况良好,在基本护理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可行适量的康复训练。此阶段主要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2)主动功能锻炼:当被动功能训练达到一定熟练程度,患者上下肢肌力有所改善后,可在物理治疗师和护士的指导下行循序渐进的主动功能训练。包括翻身训练、坐起训练、站位步行训练及上肢举起训练[1]。

表1 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

表2 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疗效的比较

2.2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指导患者行四肢精细协调及手的技巧性训练。如洗漱、穿衣、吃饭、握笔、如厕等。

2.3 语言功能的康复

(1)矫正患者发音口形,给患者示范,并指导患者对镜练习,用视觉矫正发音器官的错误;(2)刺激患者唇、舌、软腭、喉部及其他肌肉协调运动,小毛刷刷面部,促进肌肉收缩;(3)加强读写训练。

2.4 心理护理

护士要正确、及时地进行引导、安慰、鼓励,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多与患者进行交流,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必要的康复知识、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使其对疾病有正确、理性的认识。鼓励患者面对现实,消除不良心理因素,配合治疗。在关注患者的同时,要加强对家属的心理疏导,解除家属的消极情绪,协助医护人员配合患者治疗。

2.5 出院指导

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时间的治疗过程。患者出院后要坚持训练,医生护士协作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确定复查时间。嘱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2.6 疗效评定

入院24h内及出院前24h对患者肌力情况进行评定。肢体肌力评分按6级分级法[2]。

2.7 统计学方法

采用秩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入院时康复组与对照组肢体肌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时2组患者肌力均有所提高(P<0.01),治疗后康复组与对照组的肌力比较,有差异(P<0.01),且康复组肌力恢复较好(平均秩次:康复组50.67,对照组32.61),见表1、2。

4 讨论

中枢神经系统在损伤后具有在结构上或功能上重新组织的能力。及早进行康复训练,可预防患者出现废用和误用综合征,使患者的生理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提高生存质量。早期给予正确体位摆放,可有效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避免血栓形成。患者通过早期、长期、反复进行的康复训练,可促进血液循环、刺激神经营养功能,促进肢体运动功能、语言功能的恢复,减少伤残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鼓励,树立战胜疾病勇气和信心[2],可使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在此过程中,护士扮演的角色是护理者、咨询者、指导者、健康讯息传递者,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钟红梅,张莲娣.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及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20):2537.

[2]陈文彬.诊断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3.

猜你喜欢
肌力康复训练肢体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肢体写作漫谈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