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的冻融破坏及抗冻措施

2010-08-15 00:51叶义群
山西建筑 2010年19期
关键词:毛细孔抗冻冰冻

叶义群

随着混凝土建筑物的增多,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要求也日益提高,尤其在北方冬季较长,温度较低的状况下,建筑物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要求非常高。对于一些重要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混凝土的防冻以及冬季施工的要求也尤为重要。

混凝土受冻害损伤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1)剥落脱皮是由于冻融引起的混凝土表面材料的损伤;2)内部损伤是表面没有可见效应而在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损害,它导致混凝土性质改变(如动弹性模量降低)。至于新拌混凝土受冻害损伤后则会导致混凝土冻胀破坏。混凝土的冻害会对建筑物造成巨大的危害,所以防治混凝土受冻害损伤在冬季施工中具有重大意义[1,2]。

1 混凝土受冻害损伤有关原因[3]

1.1 新拌水泥混凝土受冻害损伤的原因

新拌混凝土的强度低、空隙率高、含水多,极易发生冻胀破坏。冻胀破坏的外观特征是材料体内出现若干的冰夹层,彼此平行而垂直于热流方向。其过程为:结构物表面降温冷却时,冷流向材料体内延伸,在深处某水平位置开始冻结,一般从较粗大孔穴中水分开始,冰晶形成后从间隙吸水,发育增长,且是不可逆转的过程,水分从材料未冻水或从外部水源补给,并进行宏观规模的移动。第一层孔穴中冰冻后,在冰晶生长的过程中,材料质体受到拉应力σt,如果超过抗拉强度即破坏。

1.2 成熟混凝土受冻害损伤有关原因

混凝土构件中的孔径分为3个范畴,即凝胶孔、毛细孔及气泡,在某一固定负温下混凝土构件中水分只有一部分是可冻水,可冻水产生多余体积直接衡量冰冻破坏威力。

可冻水(即冰)主要集中在水泥石及骨料颗粒的毛细孔中,凝胶水由于表面的强大作用不大可能就地冻结,气泡水易冻结。混凝土构件中各种孔径的空隙可认为连续分布,分布在这些空隙中的水在降温过程中将按顺序逐步冻结,不可能同时冻结。冻水一般是温度的逆函数,温度愈低,可冻水愈多。

连续的毛细管沟网络体系破坏过程:随着水化进展凝胶体生成,网络的联系被破坏,分成个别孤立的毛细孔(水在其中冻结的容器),而凝胶连同其特征性凝胶孔和少数细小毛孔就构成透水器壁。随着水化深入,材料质地致密及温度的下降,将有更多细小空间的水参与冰冻,作为器壁的凝胶的渗水性也不断减小。

当冰冻多余水受水压力推动向附近气泡(逃逸边界)排除时,材料本身将受到推移水分前进的反作用力导致受拉破坏。材料组织愈致密水流宣泄不及时,疏导不畅引起的动水压力增大。

水泥浆中包含的一般是盐类稀溶液,一旦冰冻后变为纯冰和浓度更高的溶液;随着温度下降,浓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邻近凝胶中水分始终保持不冻,其溶液浓度保持原有的水平,于是在毛细孔溶液和凝胶水之间出现浓度差。其结果毛细孔中水分增加,和冰接触的溶液稀释,冰晶逐渐生长、长大。当毛细孔穴充满冰和溶液时,冰晶进一步生长必将产生膨胀压力,导致破坏。

另一方面在水压的情况下,水分冻结膨胀,多余水在压力推动下外流,流向可能消纳水分的未冻地点;作为水流的结果压力消失,析冰情况正好相反。未冻地点的水移动一定距离后,最后以冰冻结束,作为水流运动的结果产生压力。

以上两点可以综合为:第一阶段毛细孔中始发的冰冻,向所有方向产生的水压力,引起内应力;第二阶段较大毛细孔中水分首先生成冰晶,可从小孔中吸引未冻结水使自身增长,产生静应力。

骨料作为一个组分,如果冰冻膨胀同样会成为导致混凝土破裂的应力来源;为了保证混凝土完好,必须要求骨料和水泥净浆两者都不破坏。由于引气混凝土的广泛使用,水泥净浆的抗冻性较易保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骨料抗冻性更具有突出意义。在特殊情况岩石吸水率极低(如重量吸水在0.5%以下的石英岩),可冻水极少,冰水无渗应力出现;根据施工经验应避免使用高度吸水骨料,小颗粒石粒可以得到较大抗冻保证[4]。

综上所述,混凝土材料的抗冻性是以下三方面的变函数,即:

1)材料的性质:强度、变形、空隙情况;2)气候条件:冻融循环次数、最低温度、降温速度、降水量、空气相对湿度等;3)材料使用方式:降水量、自由水及跨越材料的蒸汽压梯度与温度梯度。

区分这三方面变函数将构成研究这一问题的一个根本方式的转变,这样就有可能正确预言材料在指定环境中的抗冻能力。

2 抗冻理论在工程上的应用

1)采取掺用防冻剂以降低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内部水溶液冰点以及干扰冰晶生长,有效保护未成熟混凝土不受冻胀破坏,在负温条件下能够继续水化。2)采取掺用引气剂,引气不仅在表面无冰时减轻大体积冰诱导冰冻的出现,并且在过程中也减轻了冰挤出的损害,消纳更多的毛细孔中冰冻所产生的多余体积,有助于保护成熟混凝土免于伤害。3)配合比设计采取高效减水剂尽量降低水灰比并经过充分水化,就有可能做出实际上不包含可冻水的饱和混凝土构件。不包含毛细水(或数量很少)的混凝土构件,由于凝胶中空间极微细,结晶的始发十分困难,并不发生冻结,故施工中尽量不使用粉煤灰作为外掺料加入混凝土。4)选用岩石吸水率较低(如重量吸水在0.5%以下的岩石),可冻水极少,骨料表现安全,不受冰冻伤害,同时使用小颗粒石粒可以得到较大抗冻性保证。5)改善混凝土的气候条件以及使用方式,在地面以上的混凝土结构的冬季施工中,采取棉毡包裹等有效的蓄热保温措施,以此延长混凝土养护周期,保证成熟混凝土充分水化,尽量降低构件毛细水含量,防止成熟混凝土受冻。

3 冻融破坏的修补措施

混凝土的冻融剥蚀进程一般比较缓慢,初期阶段易被忽视,直到显露出明显特征才被发现。冻融剥蚀破坏发生后,首先要明确在特定工程条件下引发和控制冻融剥蚀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清其中的可消除因素,根据工程维护管理资料确定或估计冻蚀的发展速度(年剥蚀深度),分析冻蚀现状(深度和范围)以及今后可能的发展或诱发其他病害对建筑物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和美观的影响及危害严重程度,最后判断修补处理的必要性及轻重缓急或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8,9]。对遭受冻融破坏的混凝土结构,目前均按照“凿旧补新”原则进行修补,亦即将已遭受冻融破坏的混凝土全部凿除,回填具有高抗冻性能的优质修补材料,在某些情况下还可采取防水,止住渗漏和排水等补救处理措施。

4 冻融破坏的修补材料

1)高抗冻性混凝土。2)聚合物水泥砂浆。3)预缩水泥砂浆。此外,冻融破坏的修补工艺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良好的处理方法能够大大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满足较高的抗冻性要求。

5 结语

混凝土在长期的冻融下,非常容易遭到破坏,致使构件表面产生剥落,从而大大影响了混凝土结构正常的使用功能。本文从混凝土的相变化以及冻融破坏产生的原因出发,分析了影响混凝土抗冻性能的种种因素,以及改善混凝土抗冻性的措施。

[1] 乔英杰,李家和,宋伟国.特种水泥与新型混凝土[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7.

[2] 覃维祖.混凝土性能对结构耐久性与安全性的影响[J].混凝土,2002,19(6):3-5.

[3] 李德全,李锦光.混凝土冻融破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水利天地,2004(4):39.

[4] 徐 峰,王 琳,储 健.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原理与实践[J].混凝土,2001(9):21-24.

[5] 吴伟东.对混凝土耐久性的思考[J].混凝土,2004(3):21-24.

[6] 卢祖文.积极推进耐久性设计 确保混凝土结构百年大计[J].中国铁路,2005(2):11-13.

[7] 陈建奎.混凝土外加剂的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

[8] 张承志,王爱勤.建筑混凝土[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9] 张文渊,张长清.浅谈混凝土的冻融破坏及其修补[J].海岸工程,1998,17(4):47-51.

[10] 冯乃谦,刑 锋.高性能混凝土技术[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毛细孔抗冻冰冻
果上丰:神奇的抗冻卫士
不同水灰比和养护龄期下高炉矿渣掺量对混凝土毛细孔结构的影响
畜禽防寒抗冻及冻后应急管理
人体六部位最不抗冻
冰冻的情感
冰冻兽
浅谈沿淮水利工程混凝土抗冻等级设定与性能改善
冰冻的梦
冰冻的梦
浅淡引气剂在抗冻混凝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