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万军 (江苏省邳州市畜牧兽医站 221300)
汤向军 (江苏省邳州市四户镇农技中心)
鸡慢性呼吸道是由禽败血霉形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常常蔓延至气囊、气管、支气管等部位。临床表现为咳喇、流鼻液,气喘及呼吸杂音等。
霉形体通过直接接触或经卵垂直传播,其他原发病、免疫因素、环境因素、营养因素等均为本病的诱发因素。霉形体侵入机体以后首先吸附于呼吸道黏膜的上皮细胞上并逐渐侵入固有层,产生的神经氨酸酶、氢氧化钠、溶血素、溶菌酶、外毒素等有害物质使上皮细胞纤毛停止活动并脱落,上皮细胞逐渐退化、死亡脱落,组织出现炎症反应。
2.1 鼻腔、眶下窦 黏膜发生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腔内有许多黏液或干酪样渗出物,眼肿,黏膜充血、出血、水肿。
2.2 气管、支气管 早期表现浆液性、纤维素性炎症、气囊 浑浊、水肿,有黄白色渗出物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后期纤素增生性炎症,气囊壁显著增厚,表面有小结节,腔内有干酪样或炒鸡蛋黄样渗出物,黏液增多,黏膜增厚、潮红。
2.4 肺 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变化,呈暗红色实变。该病与大肠杆菌混合时常伴有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造成并发病。
3.1 气候因素 冬季气温偏高,雨雪较少,雾天较多。缺少了自然因素对病毒的消灭作用,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随大雾到处飘荡,增加了肉鸡的感染机会。
3.2 环境因素 冬季气温较低,一般鸡舍存在通见不良,同时由于粪便清理不及时,舍内氨气、硫化物、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含量超标,极大的损伤了呼吸系统,给其他病原状的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
3.3 疾病因素 非典型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温和型流感、多种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存在都不同程度的加重了肉鸡慢性慢呼吸道疾病。
3.4 药物因素 种鸡场为了保证种鸡的成活率,几乎用遍了所有的药物,从而导致商品肉鸡无药可用;另一方面种鸡对败血霉形体防疫不到位,大量存在的带菌鸡将其垂直传播给商品鸡。
(1)饲料中按3‰~4‰拌入强力霉素,连用5d;第8天28/86疫苗2倍量饮水,同时注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流感三联油苗;第1次防疫后用氟苯尼考或新强霉素饮水,早期控制。
(2)加强通风换气,尤其要注意横向通风,但注意不要让风直吹鸡体;及时清理粪便,以有效减少粪便发酵产生有害气体;加强消毒,最少要做到每2周带鸡消毒1次。
(3)慢性呼吸道病一般常与其他疾病伴发,如有新城疫应尽早应用新城疫疫苗;如有传染性支气管炎应尽早用干扰素和清瘟败毒散;如有大肠杆菌应根据药敏结果尽早用药。
(4)本病应及早预防,发病及时冶疗,以防混合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