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文婷
(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山西大同037009)
毽球运动是在踢毽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中国民族体育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其数量和形式丰富多彩.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现已发展成为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和热爱的体育项目.毽球运动的普及,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接轨,更有助于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品质,增强学生体质,并为终身体育奠定思想意识.国家《全民健身纲要》的颁布,使毽球运动作为全民健身中的一项好的运动形式得到更好地推广,它具有独特的魅力,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毽球的加入,拓展了课程的内容,激活了教学机制,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踢毽子是我国民间特有的一项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体育运动.这种特有的民族传统项目起源于汉代,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1984年3月3日国家体委发出《关于把毽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决定》.从此毽球登上了竞技舞台.随后在1987年9月中国毽球协会在北京成立,建立了中国毽球的领导机构,成为我国毽球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我国目前举办有一年一度的全国锦标赛,全国职工联赛,全国中学生毽球锦标赛,国际邀请赛等.
毽球之所以能够受到人们的喜爱,使人的身心得到愉快健康的发展,是因为毽球运动具有健身性、灵活性、普及性、观赏性、对抗性的特点,便于人们在各种场合、人群中开展.
毽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其最基本的价值莫过于健身价值,体育运动以身体活动的方式进行.毽球主要是以腿带动全身肌肉参与的一种典型的有氧运动.它的优点是消耗体力较少,能活动筋骨,让身体动员起来,从而训练人们的灵活性、反应能力、对提高人体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均有很大的益处.该运动强调形神兼顾,精气神相结合的锻炼特点,它是一种主动性的自我调整过程,因此具有特殊的健身功能.
毽球运动娱乐性强、趣味性高、简单易学、老少皆宜.大学生可以在高强度学习之后对毽球产生很高的兴趣,可以通过毽球比赛展现智慧和技巧,与同伴的合作中,能战胜自我美妙的心理满足和快感,毽球以各种不同形式的运动,使人们享受不同体验,心理身体机能得到充分的调节,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毽球是一项大众健身价值较高的运动项目,功利性极其淡薄,因为动作丰富多彩,练习形式多种多样,运动量可以控制,并对场地,器材要求也不高,适合各种人群参加,没有性别年龄的限制,这样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等级地位、职业性格和世俗偏见等鸿沟.因此,成为普通大众乐于接受的健身项目,从而有效的推进了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毽球是一项艺术性、娱乐性很强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具有丰富的美学特征,包含技术美、战术美、以及风格美.
毽球的风格使毽球运动向艺术化,综合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为了推动毽球运动的全民健身化,充分体现了体育审美价值的功能.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我国在1995年颁布的大众体育纲要,这是由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跨世纪系统工程,是群众体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它对我国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有积极推动的作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象是全国人民,覆盖不同的职业、年龄、性别、体质的群体.全民健身计划的核心工作在于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全民健身计划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突出人的培养工作,使人享有体育的权利.全民健身计划的根本任务是使人们的身体更加健康,精神世界更加充实以及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随着大众体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体育运动形式呈多样化的趋势,运动项目也越来越多.全民健身运动在我国的开展实施,有很多项目,诸如东方、西方、现代、传统等,毽球以其独特的项目优势以及对我国国情的良好适应性,将会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并且发挥重要作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技能和习惯.”高等院校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已成为体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毽球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虽然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但是毽球简单易学,灵活,让人们学习之中充满乐趣.毽球是源于大众的运动,有较深厚的群众基础,但在高校普及和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需解决的问题.
4.1.1 对毽球运动项目的认知偏低
毽球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网毽,即两队隔网比赛,有多人、单人赛形式,一般情况下为3人一组.它不同于踢毽子和花毽,目前在学校开展多为踢毽子游戏.踢毽子是毽球的一种辅助练习.毽球作为踢毽子的提高.毽球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已经成为国家正式的比赛项目,有完善的规则,裁判法和训练方法,适宜在高校大力普及网毽,开展这项运动.
4.1.2 媒体对毽球的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很难在电视机报纸网络上获取关于毽球运动的知识,从而导致大学生,乃至社会对毽球这项具有大众性的健身运动了解不够深入.这对毽球在学校的普及与提高极为不利.毽球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要加大对毽球运动的宣传,并举办高水平的毽球赛事和层次多样的毽球比赛,让更多学生了解它,认识它,从而喜欢上它.
4.1.3 专业的教练员,辅导员人数少,师资队伍缺乏
目前,师资和科研队伍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学校毽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有许多体育老师还不了解毽球运动,科研能力还很低,导致了专业的教练员,辅导员人数少.虽然现有不同形式和层次的毽球教练培训班,但是许多的辅导员都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因此,需要加大师资科研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对毽球运动的认识,为毽球运动在高校推广提供师资保证.加强专业的教练员,辅导员的培养和培训工作.使全民健身活动办的更有特色,传播给社会健康信号.
4.1.4 大学生毽球运动技战术水平低
目前的学校毽球比赛还局限于往返传接球和对方失误得分,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战术和利用高超的技术得分,缺乏欣赏性,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只有提高毽球运动技战术水平,提高技术稳定性,才能有较强的生命力,愿这个具有新兴的浓郁传统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在校园飘香.
毽球运动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一颗闪亮的新现的明珠,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特点,深受大学生及人民群众的喜爱.如今,将它发扬光大.为全民健身服务,为社会服务是今后的发展目标.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对毽球运动进一步推广具有指导性意义.
4.2.1 加强学校对毽球运动的普及
毽球运动在我国的开展历史悠久,作为毽子的延伸在全国各地展开的程度不同,大多数学校没有引进这个项目,个别地方学校开展的比较好.鉴于现状,各地应在学习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教学交流,把新教材内容搬进课堂,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逐步提高,全面普及.
4.2.2 培养师资,加强交流
要重视师资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技术和理论水平,体育教师带动学校毽球运动发展是关键,有关部门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组织力量,进行师资培训.随着毽球在高校的普及开展,竞技制度的形成与成熟,在课余训练方面加大对这方面的辅导.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尽可能的为体育老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互相观摩,研讨和帮助,能更好地了解教学研究的动态,使学校毽球运动迅速发展起来.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平台.
4.2.3 利用媒体,加大宣传
现代社会传媒的作用十分巨大,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广告等都是相当有影响的宣传工具.通过各大媒介的大力宣传,使大众了解毽球运动的锻炼、健身、娱乐的价值,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促进,鼓励与支持多种渠道开展毽球运动,促进学校引进毽球运动与社区运动接轨.让健康,快乐陪伴着每个人.
在高校开展毽球运动,开设毽球课程,不仅可以丰富传统模式下体育教学内容,而且有效地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这样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了学校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充分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毽球运动的自身运动形式、内容和特点,决定了在运动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所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和高尚道德情操.开设毽球课程,使其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校园文化和建设和谐校园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1]卢兵.中华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文化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8):337-346.
[2]姜文凯.体质与健身[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8:58.
[3]王秀明.怎样踢毽球[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毽球竞赛规则裁判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5]戴友胜,刘靖南.高校毽球教学与训练探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6(1):59-61,144.
[6]姚柱,洪卫星,张兆才.学校发展毽球运动探析[J].菏泽学院学报,2009,31(5):131-134.
[7]孙弘.毽球运动与学校体育教育[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12):324-325.
[8]王力军.对普通高校开设毽球课的可行性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4,26(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