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柳祥 楼 刚 毛金华
(浙江省云和县农业生态能源办公室,云和 323600)
沼渣沼液栽培双孢蘑菇技术
叶柳祥 楼 刚 毛金华
(浙江省云和县农业生态能源办公室,云和 323600)
沼渣;沼液;栽培技术;双孢蘑菇
近5年来,在中央资金的支持下,浙江省农村推广应用沼气、沼渣、沼液在丽水、衢州等地发展较快,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我们根据省市要求对 “三沼”的综合利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通过试验、示范,发现沼渣、沼液不但是农业无公害生产的上等有机肥,而且其成分与食用菌培养料养分相近,杂菌又少,适合食用菌生长,是生产食用菌的好原料。现将沼渣、沼液栽培双孢蘑菇技术介绍如下。
1.1 沼渣的选择 一般沼渣都能栽培蘑菇,但优质沼渣更能促进蘑菇增产。所谓的优质沼渣,是指在正常产气的沼气池中发酵3个月以上,出池后无粪臭味的沼渣。
1.2 培养料的配方 双孢蘑菇培养料的碳氮比要求30∶1左右,每100立方米培养料需要干沼渣5 000千克、麦秆或稻草1 500千克、棉籽壳 (饼)15千克、碳酸氢铵25千克、钙镁磷肥20千克、石膏60千克、石灰25千克。
1.3 培养料的堆制
(1)堆料。为便于翻堆,培养料一般按长8米、宽2.3米、高1.5米堆制,顶部呈龟背形。堆料时,先将麦秆或稻草铡成30厘米长,并用水预湿后铺在地上,厚16厘米;然后将晒干、捣碎、过筛后的沼渣及碳酸氢铵、棉籽壳 (饼)等均匀铺撒在基料上,厚约3厘米。照此方法,在第1层料堆上再铺第2层、第3层。铺毕第3层,向料堆均匀泼洒pH 6.5~7.5的沼液。第4~7层则根据草料湿度泼洒沼液,使料堆充分吸湿浸透,至完成建堆时,料堆四周有少量水流出为度。
(2)温度控制。堆料后5~7天,用细竹竿从料堆顶部朝下插一孔,把温度计置于孔中测量料堆内部温度。温度达到70℃时,进行第1次翻堆。如果温度达不到70℃,应分析是否存在含水量不适、含氮量不足等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3)翻堆。第1次翻堆时,加入钙镁磷肥、石膏粉各20千克。加入钙镁磷肥可补充养分和改变培养料的理化性状;石膏可改变培养料的黏性而使松散,并增加硫、钙矿质元素。翻拌均匀后堆制发酵5~6天,测得料堆温度达70℃时,进行第2次翻堆,并加入石膏粉20千克;如料堆偏干,应适当泼洒沼液,以手捏滴水为度;如料堆偏酸,可适当加入石灰,以料堆的pH 7~7.5为适。然后继续堆料3~4天,至温度达到70℃时,进行第3次翻堆。翻堆时加入石膏粉20千克,调节料堆湿度和酸碱度。此后再堆2~3天便可移入菌床使用。
培养料堆料过程中共进行3次翻堆,堆制时间约18天。为进一步杀灭虫卵、病菌等,减少培养料的污染;也为进一步促使培养料养分转化,利于提高蘑菇的产量和品质,还需进行培养料的二次发酵。
(4)培养料的二次发酵。一次发酵结束后,将培养料趁热迅速搬进经清洁消毒的菇房内的床架上,底下1~2层温度低难以达到后发酵温度要求,不铺放培养料;进料结束后封闭门窗,让菇房内的培养料自身发热升温,约5~6小时后,当料温不再升高时开始加温,使料温和气温都达到 60~62℃,维持8~10小时,然后,通过适当的减火、通风等措施,使温度慢慢下降,当料温降至55~48℃时控温发酵4~5天。在控温发酵期间,一般每隔3~4小时斜对角开一扇上窗和一扇地窗通气,以补充菇房内新鲜空气,促进高温微生物的活动。控温发酵阶段结束后,停止加温,慢慢降低料内温度,待降至45℃时,开门窗通风降温,进行翻格播种。
二次发酵结束后及时进行翻格、匀料和播种。翻格时应彻底翻动整个料层,抖松料块,使料堆、料块中的有害气体散发出去,同时将各菇床的料层厚度整理均匀。当料温降至28℃左右时进行播种。播种量为750毫升麦粒菌种每平方米1.5瓶。采用混播加面播方法,即将总播种量的2/3菌种均匀地撒在料面,用手把菌种耙入1/3料层深,再把余下的1/3菌种播撒在料面,然后压紧拍平培养料。
3.1 发菌管理 播种后,菇房通风要由小到大,逐渐增加。接种后3天左右以保湿为主,初次通风一般只开个别的下窗。7天以后,逐步加大通风量,促进菌丝向料层生长。
3.2 适时覆土 覆土材料为砻糠细土,取表层15厘米以下的田土,打碎成直径为0.2~1厘米的细小土粒,干燥新鲜的砻糠在与细土混合前一天用5%的石灰水浸泡预湿,然后与细泥混合均匀,用石灰水调节pH值至7.2~7.5。在覆土前5天每110平方米栽培面积的覆土用3~5千克甲醛,稀释50倍左右,均匀喷洒到覆土中,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消毒72小时以上。覆土前揭开薄膜让甲醛彻底挥发后使用。首次覆土厚度2~2.5厘米,覆土后采用轻调慢打的调水方法,2天内将覆土层充分调湿。调水后继续开门窗通风至土表水渍干后,逐步关紧门窗,菌丝爬土期间以关紧门窗为主,促进菌丝爬土,但如室内温度超过25℃则应采取通风降温等措施,待菌丝普遍长到土层的2/3时,及时补覆一层0.5厘米左右厚的细土,根据覆土的干湿度,以细喷调水法,充分调湿覆土层,每平方米的调水量为1.5千克左右,调水后及时通风,促进子实体形成。
3.3 出菇管理 蘑菇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是16~18℃。调节温度的方法是:气温高时,日间开顶(天)窗排热气,夜间打开门窗通风降温;气温低时中午开门窗通风换气,夜间关闭门窗保温。培养料的湿度为60%~65%,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当原基生长膨大至黄豆大小时,喷出菇水,充分调湿覆土层,及时满足迅速生长中的蘑菇子实体对水分的需要,但应注意避免水分流入料内。
3.4 采收及采后管理 及时采收,采收过迟不仅菇体过大,薄皮开伞菇增多、质量下降,同时消耗养分,影响下潮菇生长,影响产量。每采完一次菇,要把菇窝处的泥土填平,以保证下一批菇的生长环境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