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蚕茧收烘工作研讨会在海南省三亚召开。会议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分析茧丝绸行业面临的复杂形势,研究茧丝绸行业工作思路。
2009年中国蚕桑生产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地区出现了砍桑弃养、量减价增的现象。据统计,除广西、湖北,四川变化较小外,其他主要产区蚕茧产量均下降 20%以上;全国桑园面积 1197.38万亩,同比下降了 8.52%;全年蚕茧发种量1457.15万张,同比下降19.10%;蚕茧产量57.41万吨,同比下降 17.76%;蚕茧收购量 49.33万吨,同比下降 13.60%。与产量下降对应的是,从春茧到夏、秋茧,蚕茧收购价格不断回升。2009年蚕茧收购均价为 21.64元/kg,同比增长30.15%。价格回升带动蚕农收入增长 11.22%,增至 124.21亿元。
2009年工业生产情况,受出口下降和生产成本猛涨原因影响,丝绸工业生产出现了一定困难,但在扩大消费以及国家厂丝收储等政策的刺激下,工业生产基本保持了平稳运行态势。2009年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金额 28.86亿美元,同比下降17.49%。主要出口产品丝类、服装、领带等均出现 10%以上的降幅,真丝绸段出口虽数量有所增长但价格出现大幅下滑。结构上,传统的主销市场如美国、意大利、日本、香港均出现 20%以上的降幅,而新兴市场如印度、巴基斯坦逆势大幅增长,增幅分别为 10.45%、52.48%,有力维持了我国坯绸和印染绸出口的稳定。总体来看,2009年丝绸行业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出口急剧下降,但在国家扩大消费以及鼓励厂丝收购等政策的支持下,有效促进了蚕农增收、企业增效,保证了蚕桑基地、工业基础的基本稳固,使全行业基本实现了平稳运行的局面。会议分析了 2010年茧丝绸行业形势,一致认为:
一是蚕茧供应预计由紧趋缓。经过 2006~2009连续三年的减产,茧丝原料供大于求的矛盾基本得到缓解,企业库存逐渐消化,茧丝价格持续回升,桑蚕茧生产效益有大幅回暖。在蚕茧价格回升的刺激下,一些主产区纷纷改造桑园、增加发种量,预计全年,全国桑园面积和蚕茧发种量将会有所增加,从而驱动蚕茧产量的增长 (2010年蚕桑生产指导性计划数较 2009年实际数增长 5.7%)。但是从 2009年 10月份以来,我国西南五省区(市)广西、四川、云南、重庆、贵州均遭遇了特大干旱,对这些地区的蚕茧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从统计情况看,云南、贵州旱灾程度较为严重,预计春茧比 2009年同期减产 20%左右;四川、重庆受灾程度稍轻,预计春茧同比会有所减产;广西区虽然受旱桑园面积的比例达 40%,但总体受灾程度较轻。考虑化肥、人工等生产成本持续上涨的综合影响,蚕茧原料将出现供应偏紧局面。若西南地区降雨量恢复正常、主产区适当增加发种,则秋茧上市后供应偏紧的形势会得到有效缓解。
二是茧丝绸出口复苏乏力。2009年 10~12月份,真丝绸商品出口曾保持了连续三个月的回升,给行业对丝绸出口复苏前景带来很大信心。但是进入 2010年,复苏形势又出现一定反复。1月份当月,真丝绸商品出口金额 2.62亿美元,与 2009年12月环比下降 9.03%,与 2009年同期相比下降19.1%,不仅结束了连续 3个月的上升势头,而且差于同期纺织品服装 2.2%的增长;2月份当月,真丝绸商品出口金额 2.28亿美元,与 1月份环比下降 13.4%,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 70%,不过这个涨幅是主要由去年 2月份出口非正常下跌 45%、基数较低所致。综合 1~2月份,真丝绸商品出口金额同比增长 6.92%,低于同期纺织品服装总体29%的增幅,说明出口有所回暖。预计 2010年,我国丝绸行业出口将呈现缓慢复苏态势,复苏的基础还很不稳固,下行的风险依然存在。
三是茧丝价格可能出现小幅波动。最近一段时间,市场上的干茧和生丝价格一直分别在 8~9万和 24~26万之间徘徊,凸显了目前茧丝供应偏紧的状况。应当看到,茧丝价格分别由 2009年最低的 4.3万元 /吨和 16万元 /吨涨到目前的水平,主要是由于上游蚕茧原料供应偏紧,中游缫丝加工能力较大,而不是由于国际丝绸市场的大幅回暖所致。2010年,茧丝绸行业面临着干旱等气候灾害频发等对蚕茧生产的不确定影响,出口复苏存在可能反复等不确定性和人民币升值等外部压力,缫丝加工能力又处于居高不下的水平,出现上下波动。
会议对2010年蚕茧生产与收购管理工作的要求。一是合理安排蚕茧生产,维护行业健康平稳发展。鉴于2009年蚕茧产量下降幅度较大,2010年初西南五省 (市)又受到干旱影响,各地茧丝绸主管部门应结合 2010年蚕桑生产指导性计划,合理制定、适度增加春季蚕茧发种量,指导蚕农加强桑园肥培管理,在适当增加蚕茧生产的同时,还要注意避免低水平盲目发展。西南各蚕茧产区茧丝绸主管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变化,一方面要在加强组织协调、做好引水抗旱工作的同时,做好生产安排,尽力保证蚕茧产量;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技术辅导,防止发生干旱引发的大面积桑蚕病虫害,防止蚕茧质量的大幅下降,确保春茧安全、高质量生产。另外,在极端异常天气频发的大背景下,其他各省也要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准备应对预案,防范异常天气对蚕桑生产的不利影响。二是加强地区间沟通衔接,合理制定春茧收购价格政策。各地应结合今年茧丝产销形势及本地区实际情况,加强毗邻省际、市县之间在开秤时间和开秤价格上的衔接,按照有利于保护蚕农利益和巩固蚕桑业发展的原则,合理确定本地区春茧收购价格。要认真做好蚕茧价格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制止盲目抬级抬价、压级压价行为,规范市场和价格秩序。各级茧丝绸主管部门要及时了解掌握蚕茧生产、收购和价格动态情况,做好市场监测和信息发布沟通。三是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强化蚕茧收购市场监管力度。加强对蚕茧收购秩序和质量进行监督,确保收购秩序稳定。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各地务必要针对春茧上市前后可能出现的茧价过高情形,加大检查力度,加强组织应对,严防“蚕茧大战”。各鲜茧收购经营者要提前筹措收购资金,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做到优质优价,防止出现 “打白条”等现象。各级茧丝绸主管部门要和工商部门保持顺畅的信息沟通,对蚕茧收购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依法处理,以规范蚕茧经营行为,打击违法违规交易,保护经营者合法利益,维护蚕茧流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