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县蚕茧质量下降的原因与对策

2010-08-15 00:43:18白云先
四川蚕业 2010年2期
关键词:会理县会理小蚕

白云先

(会理县蚕业开发公司,四川 会理 615100)

会理县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最南端,是凉山州重要的蚕茧产区,该县的云甸乡是凉山州蚕种场重要的原蚕基地。到 2008年全县有 35个乡镇131个村栽桑养蚕,全年养蚕 17900盒,产茧618t,蚕农收入达 1385万元,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项目。自 2002年以来,会理县蚕茧质量呈下降趋势,特别是上车率,解舒率大幅下降,内染茧增多,干正茧销售价格每公斤比宁南县、会东县蚕茧低 10元左右,导致蚕茧企业受损,严重影响到我县蚕桑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只有提高蚕茧质量,才能赢得市场,赢得客户,赢得发展的空间。为重振会理县蚕业发展的雄风,必须找出会理县蚕茧质量下降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技术对策,贯彻相应的技术措施。

1 会理县蚕茧质量下降的原因

1.1 养蚕分散,未能发挥规模效益

会理县现有 35个乡镇栽桑养蚕,131个村发展蚕桑生产,目前云甸乡、仓田乡、彰冠乡、果元乡、新安乡、绿水乡等六个少数乡镇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其它乡镇是零星分散,未形成一个较大产业,导致蚕茧经营企业的技术指导成本,蚕茧收购成本增加,而回报十分有限。

1.2 烟桑矛盾突出,比较效益较差

全县49个乡镇,全都种植有烤烟,有蚕桑生产的乡镇也都是重要的烤烟基地,到 2008年全县烤烟产量达3.5万吨,产值4.2亿元,财政税收6000多万元,2009年达 4万吨,近年来会理县烤烟生产量每年以 0.5万吨的速度增加,单价每年以2~3元/kg递增,到 2008年止每亩烟产值全县平均达 2500~3000元,然而近三年蚕茧价格徘徊在16~18元/kg,每亩桑产值维持在 1000~1500元之间,烟桑矛盾进一步加剧,烤烟、蚕桑的比较效益进一步拉大。

1.3 重栽桑轻管理,重产茧轻质量

为了完成县委、政府下达的考核任务,部分乡镇只注重蚕茧的数量,不注重蚕茧质量,只要最后产茧结果,不要养蚕的过程。最近三年我县蚕种不断增发,春蚕过头,夏蚕猛上 (春夏两季与烤烟不争劳动力),秋蚕养蚕锐减 (秋季烤烟大烤采季节),蚕茧质量得不到保证。由于桑树栽植过程中,只重数量,桑园管理粗放,肥培差,良桑程度低,病虫为害大、产叶量逐年减少。

1.4 蚕桑生产技术指导与技术培训存在不足,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缓慢

会理县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全县有 16个工业园区,各个工业园区少则 7~8个企业,多则 20~30个企业,前几年经培训成为栽桑养蚕能手的中青年骨干都到企业打工上班。目前在家栽桑养蚕的农户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给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难度加大,进展缓慢,养蚕单产、产值上不去,严重影响了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

2 提高会理蚕茧质量的有利条件

2.1 有凉山州蚕种场的技术依托

凉山州蚕种场是四川省蚕种生产能力较大的蚕种场,年生产母种 3000蛾,原原种 10000蛾,原种 10000张,普种 480000张,全场现有高级农艺师 2名,中级农艺师 12名,技术员 64名,干部技术队伍较强。我县云甸乡年产茧 200多吨,是会理县最大蚕茧基地乡,占全县产茧量的 35%,是凉山州蚕种场的原蚕基地。凉山州蚕种场在建设云甸乡原蚕基地过程中推广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对周边的仓田乡、下村乡蚕桑生产发展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

2.2 有退耕还林政策的支持

我县现有桑树主要是 2001年、2002年、2003年,三年栽植的退耕还林桑树,共计 10800亩,享受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的扶持,解除了蚕农发展蚕桑生产的后顾之忧。利用这一政策扶持机遇,尽快落实科学管桑,加强肥培管理,抓紧良桑嫁接,及时防止病虫害,积极补栽缺株,提高桑树产叶量,增加亩桑产值。

2.3 有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

全县发展蚕桑的五个区都设立了区蚕桑技术服务站,22个重点基地乡都设有乡蚕桑技术员,重点村还有村级蚕辅员,全县从事蚕桑生产技术服务人员达 40余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蚕业技术推广体系。

2.4 震后纳入重建规则

会理县 “8.30”地震后,蚕桑产业已被国家、省、州列入地震灾后农业农村生产设施 (种植业)重建规划,并进入实施阶段,我们将充分利用灾后重建机遇加快会理蚕桑产业的发展。

3 提高会理蚕茧质量的对策措施

3.1 调整生产布局,向最佳适宜区集中,实现规模经营

将我县目前的 22个蚕桑乡镇调整为 6个基地乡:云甸乡、仓田乡、果元乡、绿水乡、彰冠乡、新安乡,重点发展蚕桑产业。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的栽桑形式:密植小桑园;6×2×1.5宽窄行栽植实行粮桑,经桑套作;利用房前屋后,路边地埂栽植 “四边桑”。做到栽管并重,以管为主,充分提高桑树产出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做大做强最佳适宜区蚕桑产业,实现规模经营,巩固蚕桑产业在会理的支柱地位。

3.2 改善养蚕条件,强化小蚕共育,提高蚕儿抗病力

我县现有小蚕共育户 256户,大蚕农户 4700多户,要求严格执行小蚕共育户 “四专一远”制度 (即:专用小蚕桑园、专用小蚕房、专用小蚕具、专人饲养、远离大蚕房),严格执行小蚕共育操作规程,使小蚕饲养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由于会理夏季容易遇到高温多湿天气,秋季养蚕容易遇到低温多湿天气,需进一步加强大蚕房的升温设备改造和蚕房换气扇的安装建设,使蚕儿在良好的环境和良桑饱食条件下健康生长,增强蚕儿抗病力,提高蚕茧质量。

3.3 推广优良品种,加强消毒防病,提高蚕茧质量

我县从 80年代推广 “7”字号,已经饲养了二十多年,“7”字号品种有些退化,会理县应大力推广菁松 ×皓月、871×872等优良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做好品种的选择,确定最好的出库时间。推行组织专业队伍,做好统防统消,切实搞好蚕前、蚕中、蚕后消毒防病工作,减轻蚕病的发生为害,提高蚕茧质量。

3.4 推广优良蔟具,改善上蔟条件,提高蚕茧内在质量

我县上蔟条件差,蔟具陈旧,目前使用的主要是竹笼蔟、塑料折蔟,纸板方格蔟使用的比例较小。应加大纸板方格蔟的推广力度,改进上蔟方法,加强换气扇的安装,改善上蔟环境,提高蚕茧解舒率等内在质量。

3.5 改进收购方式,改善收烘条件,提高上车率

我县养蚕分散,产茧零星,部分乡镇每季产茧仅有几百公斤,目前,还采取 “眼看手摸口喊价”的方式收购蚕茧,未做到按质论价,不利于蚕农增强提高蚕茧质量的意识。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蚕茧收购网点,适当补贴蚕农售茧运费,做到就近售茧。逐步推行鲜壳量计价收购办法,实行分级售茧,努力改善蚕茧收烘条件,更新烘炕设备,保全茧质。

猜你喜欢
会理县会理小蚕
窥视
会理县茨坪宝鼎组花岗岩砾石和花岗岩体的岩石学特征对比研究
写真地理(2020年25期)2020-09-27 23:05:33
半自动小蚕饲育机的升级改造
四川蚕业(2020年3期)2020-07-16 08:09:44
华山松造林技术及抚育管理初探
可爱的小蚕
可爱的小蚕
去会理过年
四川文学(2017年1期)2017-03-01 16:52:38
古树
散文诗(2016年12期)2016-11-26 14:30:58
浅谈会理县直干桉播种育苗技术
绿色科技(2014年3期)2014-07-11 19:22:25
会理烟区植烟土壤主要理化性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