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 母世杰
2010年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9年全省农机化工作;交流经验;客观分析当前农机化发展形势;安排部署2010年农机化工作。
2009年,全省各级农机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农机化发展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的战略目标,以加强自身建设为基础、以推进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强化党的建设为保障,全省农机化在机遇与挑战中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完成投资37.49亿元,其中:主要粮食生产机械化14.1亿元,乡村机耕道建设18.76亿元,农村机电提灌站建设4.63亿元。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是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全省农机总动力达2 947.7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68%;大马力、高性能作业机械有所增加。全面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中央安排四川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亿元,在21个市州的175个县实施,补贴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农业机械18.78万台,受益户达17.79万户,全省农机购置资金总投入达14.1亿元。
二是农机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28.46%,比2008年提高2.8个百分点。全面开展农机化生产作业,全省投入联合收割机3万多台次,650多个跨区机收服务队开展机械化收获作业服务。全年完成机收面积75万公顷,比2008年增加5.7%,其中机收小麦21.6万公顷,机收水稻53.8万公顷;机耕作业173.5万公顷。全年为农民人均增收20余元。
三是农机灾后恢复重建进展顺利。积极争取落实农机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强化了技术指导。全省修复、重建机电提灌站1 947处,修建机耕道路2 929.62公里,修建农机库房7 120平方米、服务体系业务用房11 250平方米,购买仪器设备118台(套)。
四是农机化新技术新机械示范推广力度加大。开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培训2.6万人次,推广插秧机922台。全省插秧机总量已突破2 000台,机插秧面积达2.1万公顷。围绕秸秆禁烧,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完成小麦、油菜等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直接和间接还田14万公顷;推进“南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前期试验示范”、开展草业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太阳能开发利用相关技术前期示范;结合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完成各类农机化技术培训5万余人次。
五是农村机电提灌和乡村机耕道路建设加快。全年修复提灌机械8.6万台次/95.9万千瓦,新建及改造农村机电提灌站2 952座/113.8万千瓦,提水35.5亿立方米,新增提水控灌面积0.76万公顷。积极推进乡村机耕道路建设,全省新建乡村机耕道路5 369公里,硬化乡村机耕道路3 386公里。
六是农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程度提高。全省拥有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协会、农机服务队等农机服务组织1 635个,农机大户6 120个,全年农机化服务经营收入达186亿元。
七是农机市场监督和安全生产成效明显。加强农业机械生产、流通、维修行业质量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保障督导和跟踪调查,开展春秋两季专项整治活动,依法查处农机市场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促进了全省农机工业和农机流通业健康发展。全年全省列入支持推广目录的农机产品生产企业工业总产值达40.84亿元,增速达31.89%,比全国农机工业增长速度高出9个百分点。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全省发生农机事故4起、重伤1人、死亡3人、直接经济损失9.2万元,四项指标均在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之内。
八是农机系统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2009年,四川农机化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这既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体现,也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合力推进的结果,更是全省农机系统广大职工奋力拼搏、广大农机手辛勤耕耘的结晶。在认真总结2009年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改革开放30年来四川农机化发展历程,可得出以下经验和体会:一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二是要坚持市场引导,政府扶持;三是要坚持鼓励创新,完善机制。
一是政府机构改革,为农机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到这次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上来,把行动统一到省上的安排部署上来。机构改革后,原四川省农机局职责划入省农业厅,农业厅挂农业机械管理局牌子,不再保留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农业机械事业局。这实质上是把农机化事业纳入政府序列部门管理,提升了发展平台,将更加有利于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新的农业厅组建后,进一步整合了农业和农机部门的资源,减少了在职能上的一些交叉,农机职能集中性的特点更突出;通过对农业和农机部门职能的整合,能更好地理顺职责关系,协调职能机构统一和专业分工的关系,有利于协调部门关系;通过优化部门内设机构设置,将进一步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通过这次机构改革,将进一步促进农机与农艺的紧密结合。农机和农艺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彼此离不开的关系。机构改革后,农机和农艺将相互融合,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从而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有利于四川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是各级领导的重视关心,为做好农机化工作增强了信心。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继续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适当增加补贴资金规模;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回良玉副总理强调,要抓好农业机械装备建设。中央领导对农机化工作的关怀,使我们倍受鼓舞。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韩长赋部长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主攻方向,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能力建设。在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上,张桃林副部长强调要深入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在工作中正确处理好“农机装备数量增长与装备结构优化”等六个方面的关系。韩长赋部长和张桃林副部长的讲话,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
三是各项政策措施的完善,为农机化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要求和措施,各级政府积极创新农机化扶持政策,农机化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完善。最近,温家宝总理和李克强、张德江、回良玉副总理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执行情况予以充分肯定,并要求宣传报道。这些年国家实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不断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扩大补贴机具种类,完善操作办法,必将进一步促进农机化发展。
四是市场内在需求的加大,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前,农机化在夯实农业农村基础中的物质支撑作用更加突出。生产环节机械化程度日益成为影响农民种植意愿进而影响到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因素;农机专业户和服务组织日益成为粮食生产的主力军;先进适用农机装备日益成为吸引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农业和开展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纽带;农机服务日益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中最活跃力量并有力推动着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农业机械日益成为引领农艺制度深刻变革、促进农业科技集成应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载体;农机手日益成为新型农民的中坚力量。
五是各项物质基础的夯实,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四川省农机化经过几十年发展,形成了包括科研、教育培训、生产、销售、维修、安全监督和使用管理的完整体系。农机产品质量加快提高,粮食作物各主要环节机械化装备基本成熟,各类农机装备和技术创新日趋活跃,推进农机化的装备及技术基础进一步夯实。同时,农机社会化服务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农机合作社等新型服务组织不断涌现,农机利用率和经营效益不断提高,为立足家庭承包经营加快推进农机化创造了条件,必将推动四川农机化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发展。
在正确看待农机化发展有利形势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看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体现在:农机化水平依然较低。全国农机总动力已达8.75亿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48.8%。横向比较,四川农机化水平明显滞后,农机操作人员技能水平较低,农机产业集中度和产品质量还需提高,农机科研、开发和创新能力不强,农机制造业、流通业发展滞后。这些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探索,并逐步加以解决。
2010年农机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年力争完成农机总投资31亿元;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 110万千瓦,比2009年增长6%;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1.2%,比2009年提高2.8个百分点;全年为农民人均增收节支25元。
1)加快推进农机灾后重建步伐,确保灾后重建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一是加快推进农机项目实施,确保在2010年9月底前完成灾后重建85%的目标任务;二是严格按“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责任追究制”组织实施农机项目,确保工程经得起历史和群众的检验;三是加强对灾后重建项目的督促检查,加强信息反馈,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认真组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为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提供动力支持。全省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力争完成投资14亿元,通过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实施,充分调动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购买使用农机的积极性,实现农机拥有量不断增加,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提供动力支持。一是积极谋划。做好适合各地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农机推广调研和市场需求分析,在调整结构、加强薄弱环节等方面下工夫,促进全省农机拥有量不断增长。二是规范程序。认真贯彻《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规范程序,阳光操作,严格管理。三是加强监管。严格执行国务院“三个禁止”要求,坚持“五项制度”,做到“八个不得”,发现违规违纪问题,将严肃查处。
3)全面提升农机化综合水平,充分发挥农机在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积极作用。全年主要完成机耕180万公顷,机收90万公顷,机电提水35亿立方米,农机运输量90万吨公里。一是加大农机化新技术新机械推广力度。以机械化播种(栽、插)薄弱环节为突破口,狠抓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和小麦、油菜播种机械化技术,推动全省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二是开展农业生产耕播收等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引导平原地区发展大中型耕作机械,在丘陵和盆周山区推广使用小型、微型耕整机,扩大机耕作业面积;大力推广小麦机械化播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有新的突破;开展小麦、水稻机收作业,组织省内外联合收割机跨区收割,确保小麦机收水平稳中有升、水稻机收水平明显提高、玉米和油菜机械化作业有新的发展。三是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农机推广机构、队伍、运行机制和条件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鼓励和扶持农机合作组织、农机专业户的发展,加大农机化主体培育和扶持力度;创新服务模式,以跨区作业等服务形式为主线,延伸扩展农机服务领域。
4)加强农村机电提灌站和乡村机耕道路建设,充分发挥农机的积极作用。一是加快推进农村机电提灌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积极探索融合全省重大规划和项目的切入点与结合点,推动农村机电提灌建设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全年修复改造提灌机械6.6万台次/65万千瓦,新建提灌站500处。二是加强乡村机耕道路建设。按照《四川省乡村机耕道路通用技术条件》要求,规范设计和建设,抓好技术人员培训,强化队伍建设,增强技术保障能力,积极探索乡村机耕道路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全年新建乡村机耕道路2 000公里,硬化2 000公里。
5)围绕保证粮食安全、加快实现“大农业、大农机”格局,强化农机科技教育对农机化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着力构建新型农机化科技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农机化发展方式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创新驱动型转变;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并举,提高队伍能力素质,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有效供给;积极支持创新开发水稻栽插、玉米收获、小麦和油菜播种等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推进节约水、肥、地、种、药、油技术和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的研究、引进、试验示范。以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为重点,促进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的推广应用。继续深入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建设管理、技术、作业服务三支保障有力的农机化人才队伍;加快构建以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推有机结合的新型农机化科技体系,深入推进农机化省际和国际交流与合作。
6)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农机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加强监督体系建设,为规范农机市场提供有力保障。二是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农机化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三是积极争取各级投入,为农机化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四是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为顺利推进农机化事业提供有力保障。
7)抓紧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积极谋划好2010年工作。一是贯彻落实好“三会”精神。二是抓好今冬明春的农机化生产,要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三是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