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素芬 何剑平 张 玲 周守叙 陈志敏
近年来,随着马铃薯加工企业和休闲食品的不断增加,带动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种薯繁育供应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前题和基础。马铃薯生产一般利用薯块进行繁殖,作为下一代“种子”的薯块,一方面是病毒的不断侵染和积累,另一方面又不能自身清除体内的病毒,从而导致植株病毒病逐年加重,使植株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品种特性,造成严重减产。实践证明,采用脱毒马铃薯做种薯可增产30%~50%以上。而网室生产脱毒原原种是种薯繁育的关键环节,它不仅能使无菌条件的组培苗转向自然环境中生长,结出小薯,而且还可通过剪尖扦插,提高繁殖系数,加快繁种进程,降低生产成本。脱毒种薯的生产过程大体分为:试管苗繁殖阶段;温室扦插剪切繁殖假植苗阶段;生产微型薯或移栽假植苗生产原原种阶段。
1.脱毒与试管苗繁殖 马铃薯脱毒一般采用茎尖培养脱毒效果比较好,为了减少污染,将马铃薯置于室内装有消毒营养土的花盆中发芽。当芽长出约1~2cm时,取顶芽和腋芽进行消毒,在超净工作台内,把芽置于解剖镜下,剥掉叶片的叶原基后,将半圆球的顶瑞分生组织切下接种到MS+6BA+0.5mg/L+NAA0.1mg/L上,置温度25±2℃,光照16小时/天培养,当试管苗高5~7cm时,每20~25天继代转接1次(MS培养基),试管苗达到足够数量后转入生根培养基MS+NAA0.5mg/L上培养。
2.病毒检测 马铃薯病毒鉴定多采用操作方便的指示植物法,剪取被测马铃薯叶片,加适量0.1mol/L磷酸钠缓冲液研成匀浆,在指示植物(千日红)叶片上撒上少许600目金刚砂,将被马铃薯叶汁液涂抹在上,5分钟后用水轻轻洗掉残余汁液,一周后检查有无病毒病症状表现。
1.温室扦插剪切繁殖苗
(1)苗床建立 为了保证试管苗从培养基移植到苗床后缓苗快、生长迅速,采用疏松透气、保水性能好、富含有机质的森林土与珍珠岩(1∶1)混合,是假植苗扦插的最好基质,有利于试管苗根系延伸和匍匐茎形成分枝。将已过筛消毒的森林土与珍珠岩(新的珍珠岩不必消毒)混合基质铺10~15cm厚,整平,浇透水,然后封闭温室提温备用。
(2)炼苗与扦插 原原种生产一般是以脱毒试管苗为扦插基础苗,由于刚出瓶的试管苗比较弱小,抵抗能力差,必须先将自然光照下培养20天以上的试管苗揭膜炼苗3~5天后,方能假植,取苗前在试管瓶内加入少量水,轻轻晃动,取出苗,洗去培养基,按要求扦插。基础苗一般栽植密度为600株/1m2,深度为1.5~2.0cm。扦插结束后,浇上已在温室内放置1天以上的水,将苗畦浇透,然后喷洒青霉素溶液(80万单位/瓶对水2.5kg)防止细菌性病害,同时抑制森林土发酵引起土温升高烧苗。最后封闭温室,加盖遮阳网,保温保湿7~10天。
(3)基础苗剪切与管理 试管苗扦插10天后幼苗长出新根,应逐渐开窗和去掉遮阳网,保持湿度,并施0.1%~0.3%的营养液。20天后基础苗长出5~8叶时进行第一次剪切,剪切前须对剪刀、器皿、手等消毒。剪下茎段放入生根剂中浸泡5~10分钟。每隔15~20天可剪切1次,剪切后对基础苗加强肥、水管理。
2.微型薯的收获 基础苗茎尖空心不宜再剪茎尖,应及时将小薯摘出后栽入网室或让其在苗床上生长,待种苗变黄,微型薯大约长至2~5g时及时收获。种薯置于盘子里晾干后装入布袋、尼龙袋或其它透气的容器中。
3.剪切苗的移植 移栽基质用珍珠岩与森林土1:1的混合基质,移植前先对网室基质消毒、除草、去杂、整平。采用双垄栽培,大行40cm,小行20cm。开沟施肥,1m2施20~30g三元复合肥,拌匀,按株距9cm,即每亩 25 000苗定植,浇足定根水,加盖遮阳网并保持一定湿度。7天后查苗补苗,确保全苗。
4.病虫害的防治与管理 苗成活后及时中耕除草并结合进行第一次培土,幼苗期不干不浇水,以利苗壮;苗长至20cm时视苗情追肥,进行第二次除草培土;植株封垄前进行第三次培土。网室内马铃薯的病害主要是晚疫病,雨季湿度大,应在叶片无水珠时及时喷药。防晚疫病可用雷多米尔500倍液喷雾,7~10天喷1次,一般喷2~3次。虫害主要是蚜虫、潜叶蝇等。由于蚜虫可传播病毒,因此要严格防止蚜虫的发生。潜叶蝇可用20%的斑潜净微乳剂3 000倍液喷雾或黄牌诱杀。
5.收获 一般移植60~70天后,下部叶片枯黄时便可收获。收获前1周割秧,以利于种薯老化,避免病害侵入薯块。收获时尽量不要弄破种皮和薯块。种薯浅层堆放5~10天后分级考种,装入网袋置于通风透气、有散射光的室内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