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政
玉米是我县第二大农作物,种植遍及全县49个乡镇,近几年其种植面积达35万亩以上。玉米生产已成为我县发展旱作农业,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并为我县发展优质畜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了条件。
从2000年起,我县农业生产大规模耕制改革,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再一次掀起了玉米生产高潮,玉米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从2000年的24.4万亩增加到2006年的31.5万亩,总产最高增至12.7万t,并从单一的种植模式发展到地膜玉米、田坎(地边)玉米、旱地(露地)玉米等多种模式。总体呈现“两增一减”的趋势:随着农业生产投入的不断加大,地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逐渐成为我县玉米种植的主要模式;由于田坎玉米边际效应显著,生产潜力大,产量高,近年来也得到长足发展;而旱地(露地)玉米由于种植相对粗放、增产潜力不大、产量低,种植面积逐年递减。到2009年,我县玉米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其中地膜玉米种植面积30万亩,田坎(地边)玉米2万亩(15亩田折合1亩田坎,旱地亦同),旱地(露地)玉米8万亩。地膜种植成为我县大力发展玉米生产、提高玉米生产抗灾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我县做大做强玉米产业的技术保障。
1.地膜玉米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县大力推广“三田”改旱和旱地改制技术,实行“双二五”分带轮作,推行麦-玉-苕、麦-玉-豆(蔬菜等)、芋-玉-苕等耕作模式,为我县大面积推广地膜玉米提供了可能。地膜玉米生产也从小面积的示范片点向交通主干线延伸,从干环线向纵深面延伸,从南部主产区向北部中高山区延伸,成为我县玉米生产的重要“支撑”。我县主要采取的种植方法是:将地块按1.5~2m开厢,厢内按0.85∶0.85(即2.5尺∶2.5尺)横向分行,或在小麦或洋芋的预留行(按2.5尺∶2.5尺规格留行)内,中间开挖0.3m左右的浅沟,将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按比例施入,回填起垄成“瓦背”形,再盖上微膜,实行40cm×20cm的规格错窝单株栽植,每亩可栽植玉米约4 500株。
2.田坎(地边)玉米 田坎上种植玉米具有通透性强,光照条件好,不与其它作物争水争肥等优点,能充分利用边际效应,提高玉米产量。从2008年起,我县充分挖掘田坎资源,大力推广“田坎”玉米,为我县玉米生产再上台阶开辟了新的“途径”。目前全县共开发田坎玉米近2万亩(折合面积),总产量可达1.5万t。我县土地资源较丰富,耕地总面积73万亩,其中田45万亩(高塝望天田26.5万亩),旱地28万亩,仅田坎面积就可达3万亩(折合面积),还可以在旱地的地边起垄作埂,也可当作“田坎”利用,由此可开发旱地“田坎”1.87万亩(折合面积),全县“田坎”的总面积可达4.87万亩,除去不能开发利用的“田坎”外,我县可开发利用的“田坎”面积可以达4万亩左右。我县的具体做法是:选田壁结实牢固、土质较好、地势向阳、便于管理的田坎;对矮、细、窄的田坎,要适当加高、加宽,使其栽植玉米时不致于垮塌。在旱地边缘沿边起垄,作成高0.3~0.5m、宽约0.5~0.6m的埂,压实压平。移栽前,先在“田坎”上打窝,按0.3m×0.2m的规格,窝深0.2m,窝内施足底肥,然后覆盖泥土,实行单株双行错窝带土移栽,对较窄的田坎亦可单行栽植。
3.旱地(露地)玉米 随着地膜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露地玉米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目前全县露地玉米约有8万亩,约占玉米种植面积的20%。露地玉米主要集中在我县北部高山区,也是受山高坡陡路远的自然条件所限制,我们要加大地膜玉米、田埂玉米向北部高山区的推广力度,力争在1~2年内将露地玉米的种植面积大幅度缩减,并稳定保持在1万亩以内,占玉米种植面积的2.5%左右。
2009年,市县农业部门组织专门人员对民胜镇、新场乡、九层乡等具有区域特点代表性的乡镇进行了玉米田间测产。在九层乡对田埂玉米进行了随机抽样测产,3个点抽样测产分别为733.88kg、778.96kg、806.4kg,平均亩产为773.08kg。在民胜镇和新场乡对地膜玉米进行随机抽样测产,民胜镇3个点抽 样 测 产 分 别 为 799.4kg、838.6kg、724.36kg,平均亩产为 787.45kg;新场乡3个点抽样测产分别为717.7kg、864.9kg、770.2kg,平均亩产为 784.27kg,最终测得地膜玉米的平均亩产为785.86kg。而露地玉米的产量常年在300~400kg,且玉米品质也较低。经过对比,田埂玉米和地膜玉米的产量基本相当,是我县玉米生产实现高产稳产的必然选择。采取玉米良种、肥团育苗、配方施肥、病虫防治等综合高产技术配套,充分挖掘我县耕地、光热等潜力,大力推广秋玉米生产,适当发展优质甜玉米、高油玉米、糯玉米等特色专用玉米。做到扩大面积上规模、特色品种抢市场,使我县玉米产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通联:四川省通江县农业局63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