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农电视节目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2010-08-15 00:55:42祝传鹏
时代农机 2010年11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受众农民

祝传鹏

(陕西理工学院 教育科学系,陕西 汉中 723001)

1 我国对农电视节目的现状

1.1 对农电视节目资源比例失调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80%以上,然而大众传媒领域,他们却是沉默的大多数,大众传媒对农传播少之又少。正如学者张同道所言:“理论上中国拥有10亿人的电视收视市场,可细细道来,却不过3亿人左右——从电视商品价值计算,农村人口被排除在收视率之外,所有收视调查几乎都不涉及农民。”2006年1月18日的《经济日报》推出了《农业电视节目现状扫描》系列报道。报道称,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国电视人口覆盖率高达94.61%,未被覆盖的地区大部分处于边远的农村。而在全国电视节目年播出总量的1004万小时中,农业电视节目不超过1%,这种资源配置与我国国情“严重错位”、“极不相称”。

1.2 对农电视节目的品质低

(1)节目存在“四少”现状。一是反映农村实际生活、反映农民这些普通劳动者形象的节目少;二是专门面向农村的专业频道少;三是专门面对“三农”的节目少;四是在对农节目中,农业科技节目少,且播出时间短。目前开办专业对农频道的电视台只有吉林、山东两家,广播也只有陕西、山东两家。

(2)节目内容与需求失调。一方面是电视节目的“城市化”特色突出,反映城市生活节目越来越多,为“三农”量身定做的节目数量少、质量差。另一方面是广大农村受众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与“三农”息息相关的政策信息,对农民增收、致富有帮助的市场和科技信息等内容在电视节目中的比例太小,无法满足农村受众的需求。

1.3 节目形式与农民接受能力失调

一方面,农村受众文化水平总体偏低,影响了农村电视节目功能的正常发挥。另一方面,对农电视节目特别是农技信息类节目专业化色彩过于浓厚,农民对节目中的内容一知半解,就会失去收视兴趣,降低节目的传播效果。

1.4 传播效果与传播功能失调

影响对农电视节目传播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既有传者的疏忽,也有观众接受能力的限制。有关资料显示:农村观众的文化程度在初中或初中以下的,占88.1%,绝大多数农民只有中小学文化水平。对农电视节目对这种状况估计不足,特别是一些农业科技类节目专业化过强,农民对节目内容往往一知半解,降低了节目的传播效果。

2 对农电视节目的创作和运营方式有待突破

众所周知,对农节目制作成本高,农村受众消费能力低,目前农村的收视群在收视率中被忽略不计,影响了对农节目的广告创收,农村广告成行不成市,这些因素制约了对农节目的改进和发展,对农节目面临着资金匮乏、运营困难与质量低的多重困难。由于对农节目的经济效益低,农业节目的设置和播出时段正在萎缩,陷入边缘化的困境。一些对农节目已经从黄金时段撤出,甚至停播,如江苏电视台的《乡村彩虹》等节目停办,山西卫视的《黄土地》减少了播出次数。

就节目的广告投放来看,目前的收视率调查重城市轻农村,甚至一些大的收视率调查公司,其收视率统计抽样也未在农村设点,农村的广大收视群在收视率中被忽略不计,导致农业电视节目即使受农民欢迎,其收视率也不高,加上农村收视群消费能力低,农产品广告的地域性非常强,因此对农节目更得不到广告商青睐。广告收益少,“投入产出率低”,这在全国电视对农节目中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因此,即使是一些省台,电视对农节目也开始靠边站,被挤出黄金时间,甚至停办。县级电视台,如果得不到主管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独自开办电视对农节目,更存在经费上的困难。广告的低效益直接影响了农业电视节目的生存和发展。

农村土地广阔,地形地貌复杂,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的难度很大,更多地是采用无线发射、多路微波等方式覆盖,节目套数很少,信号质量不好,许多地方无法全天候接收到节目信号,即使是“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也仍然有相当部分的农民处于无电视可看的境地。

3 我国对农电视节目的发展策略

3.1 政府应加大对农节目的政策和财政支持

政府应转变观念,把对农电视节目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作为政府,不可仅仅看到经济利益。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和资金上的支持是对农节目发展的物质保证。在进入节目的品牌化运营的正轨后,再通过收视获取广告回报,减轻政府负担。由于其受众基数大,只要节目做的好,走“品牌化”之路,打造精品的对农电视节目,通过提高收视率获得广告收入维持节目发展并不是非常的困难。

3.2 节目内容要以“三农”为主

了解受众需求,满足受众需要对农电视节目的服务对象分布广泛,他们的地理分布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文化背景也不相同。这些因素就决定了各省(市)级电视台要抓住本土的东西,满足受众的需求,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

对农电视节目的内容有新闻类、社教类、咨询服务类、也有文艺类等等,从内容选取上来说,好的选题就是与农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与农事密切相关。好的内容要接近事实本身,突出表现为具有服务性、实用性和娱乐性。

3.3 节目形式要喜闻乐见,力求新颖

制作精品的对农电视节目,形式上就要改变以往的呆板,而是要采用更加新颖的表达方式。调查发现,农民喜的节目形式是:有朴实的形式、农民熟悉的通俗语言,给人以亲切感;有强烈的现场感,有科技人员、致富带头人的现身说法、现场讲解示范;寓教于乐,既能增长知识,又能调节生活。因此主持人更要注重自己的亲和力和口语化,多走出演播室,亲临现场感受乡村的变化,与农民朋友直接对话,让他们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既反映了农民的呼声,又拉近了电视与农民朋友的距离。

3.4 节目选材要贴近生活,注重细节

由于农民这一受众群体有他自身的特殊性,一方面文化教育水平偏低,另一方面生活习惯与都市人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对农报道节目在讲述新闻时,要尽量故事化、生活化,把生动、平实的信息,传达给受众。

4 结语

对农电视节目宣传是本世纪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具有艰巨性、长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宣传好“三农”,服务好“三农”,不仅是对中央精神的落实,更是农业电视节目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1]刘振丽,关艳霞.做好对农电视节目服务新农村建设[J].当代电视,2008,(6).

[2]于书生.办好对农电视节目的几点思考[J].新闻战线,2007,(6).

[3]贺福中,田文利.农业电视节目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9).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受众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46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13期)2016-07-19 10:12:05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
新闻传播(2015年22期)2015-07-18 11: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