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佩,杨佃华,张晓晶
(徐州空军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媒体资源管理MAM(Media Assets Management)就是对各种类型的视频资料、音频资料、文字、图片等媒体资料的数字化存储,编目管理,检索查询,非编素材转码,信息发布,以及设备和固定资产等进行全面管理的系统。建立MAM的目的就是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系统,保存和管理好这些宝贵的资料,并使之得到最大利用,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面以九合成媒体资源管理系统为例,简单介绍其实现功能。
这个系统是按“最大规模化设计,最小规模实施”的设计理念,采用灵活的用户可自定义分支节点的扩展架构体系建设的兼容所有主流的存储体,支持在线、近线、离线三级存储管理体制,系统扩展性强,支持无限规模化扩展。包括视频采集、上载工作站、编目工作站、下载工作站、检索工作站、媒资WEB工作站等几大部分,实现视频、图片、声音等的数字化采集,通过独有的对视频内容变化的分析算法,实现对镜头的头尾帧和镜头间的代表帧的自动获取,进而高效地实现对媒体资源的编目与定义。通过上下载工作站实现资源的上传与下载,可以无限制地扩充存储空间。本系统采用先进的数据检索引擎技术架构设计,能在百万、千万级的大型数据库中进行高效数据模糊检索,瞬间响应。同时,它不仅支持工作站下载,还支持基于web的网络形式的资源下载。工作空间不仅仅局限于编辑工作室,任何连接校园网络的终端,根据用户权限都可以登陆系统查找资源,还支持本地下载与分段下载,提高了工作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的媒体表现形式,由原先单一的文字,扩充到了图形、图像、视频、声音以及多媒体演示等各种形式。在当代信息化社会的环境下,这些媒体资源呈爆炸式的方式递增,随之就产生了海量的数字各式的媒体资源信息。这些媒体资源都是相当宝贵的,它们的完好保存、全面管理和充分利用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基于Internet的网络环境下,海量的媒体资源无序的散落在家庭、企业、单位和学校的各个角落,缺乏统一的管理手段,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利用率十分低。而在高校里这种矛盾又显得更为突出。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高校的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等方面的原因,高校中各种媒体资源虽然不断增加却还是无法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而且很多资源相对分散,不易搜集和使用。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时,大量时间都耗费在从学校或是互联网上收集和整理媒体资源,这样就造成花在教学设计的时间非常有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实现,降低了教学效率。
同时,在高校的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珍贵的教学或非教学类的历史资料,像有着百年或是几百年历史的老校,有着许多建校时的文字资料,或是图片、影像等资料,它们见证着一个学校的历史发展、辉煌成就,对一个学校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如果一旦丢失,那就是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些资料都是纸质或是其他材质的保存方式,保存时间是有限的,有的还是极易损毁与丢失的。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保存保留这部分对学校有着重要意义的资料,那就是把这些资料进行数字化,就需要一个有效的系统、方式与管理措施对这些资料进行数字化的保存、管理与使用。
目前,高校的教育技术中心或成为电教中心,都存有大量具有珍贵价值的声、像、文本等资料,但仍然沿用传统存贮介质(录像带、磁带、图片、图书等)保存,虽然建立了计算机检索系统,但对多媒体内容的查找,还是采用人工方式对传统介质进行查找。对于非文本类媒体(如图像、视频等)多是基于文本进行索引和检索,无法真正反映媒体本身的内容信息线索。大量的工作在于人工输入,导致自动化程度低,信息更新缓慢,在越来越要求高效率和快速反应的今天,传统方式已经明显不再适合现代使用。
而媒体资源管理的系统的功能与建设,就很好地解决了工作效率问题,实现了以上的目的。它很好地解决了高校各部门大量宝贵的媒体资源——文本、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等资源的互通共享问题,并充分利用与发挥强大的校园网优势,实现对所有资源的统一组织与管理,大大减轻了教师搜集和整理教学资源的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去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由于引入了计算机智能化管理,不仅可以自动分析提取多媒体素材的场景、片段、关键帧,同时可以方便地进行网络化存储与共享,并协同工作。因此引入计算机媒体资源管理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也能为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作出贡献。
我校也建立了相应的媒体资源管理系统,对于军队院校来说,它的建设意义有:很好地解决好军队院校教育技术中心(电教工作站)、录像室、音像资料馆、政治部电视中心等机构多年来积累下来的录像带、录音带存储、管理、加工和再利用等问题,使全军教育技术各单位保持在院校部队信息化建设的中心地位,更好地发挥信息资源服务提供者的作用。
建设媒体资源管理系统很好地实现了视频资源存储保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军教育技术中心(当时叫电教中心)制作了大量的电视片。这些电视片的制作凝聚了几代教育技术人的心血,大部分至今还具有教学价值和资料保存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录像带磁粉脱落,不能使用;再加之录像设备不断更新,能够播放原有录像带的机器难以找到,使一部分录像带变成死资源。通过数字化的方法抢救这些宝贵的资源是资源管理中最紧迫的需要。在我院建设媒体资源管理系统就很好地实现了资料的保存与管理。
建设媒体资源管理系统之后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视频的在线编辑。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工作和生活节奏正在变快。传统的录像资源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育技术中心的需求。传统的资源搜集,是逐盘逐带地去搜索其中的内容。常见的情况是录像带中有所需的内容却搜索不到。有的只能重新拍摄,费时费力。即便搜索到所需内容,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或受非线编空间的制约,在非线编系统中不能长久保存,下次使用还要重复搜索、采集,造成人力资源和设备时间的浪费。而这一系统的应用,一次采集可以终身使用,节省劳动力与时间。
建设军事训练媒体资源管理系统是资源共享的需要。资源共享分三个层面,一是院校内部资源的共享。良好的媒资管理系统可以把节目详细内容以便捷高效的方式提供给使用者。这不但有利于制作人员使用,还可以提供给“网络教学应用系统”,实现院校范围内的资源共享。二是院校教育技术中心间的资源共享。院校教育技术中心间交换资源是老传统,有了媒资系统,检索、下载、片段截取、转码都十分方便,拓宽了资源交流的途径。三是总部集中存储,实现全军节目共享。媒体系统中的详细编目工作量大。如果每个院校每年对一小部分节目进行详细编目,经过几年建设,汇集起来全军的媒资系统将是一个规模巨大的系统,全军各单位可以充分共享系统中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