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倩,王 谦,张 磊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人的价值追求作为一种为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的理想追求,是主体本质力量的重要表现,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对自身价值理想的实现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终极目标和渐进性过程的统一。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人对人的依赖关系阶段,是人类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人的本质活动能力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人与自然的直接统一。一方面,人与自然而言,其间的关系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分化。另一方面,人还没有能力割断与血缘共同体联系的脐带,因而必须依赖天然的血缘共同体,这种依赖“正像单个蜜蜂离不开蜂房一样,以个人尚未脱离氏族或公社的脐带这一事实为基础的。”这种本质力量的实现过程,就是两种自然力量的直接同一。在这一阶段人们所追寻的理想就是摆脱劳动的自然和自身的自然,以提升生命的意义。
人对物的依赖关系阶段,是第二个发展阶段,即资本主义社会,“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出现了人的相对独立性。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和发展。这种巨大发展的动力因素,一方面来自技术的物质基础——生产工具的高度发达和走向独立;另一方面来自技术的理论基础——科学的发展。这是“生产过程从简单的劳动过程向科学过程的转化,也就是向驱使自然力为自己服务并使它为人类的需要服务的过程的转化”。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力也成为商品,人身依附关系被解除,人拥有了独立性,这是人类向独立自主和全面发展迈出的一大步。但是这种独立性是相对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活动和产品的普遍交换已成为每一单个人的生存条件,这种普遍交换,他们的互相联系,表现为对他们本身来说是异己的、无关的东西,表现为一种物。在交换价值上,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人的能力转化为物的能力。”人们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商品金钱之上,甚至“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有了钱就有了一切。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金钱的追求使生产力高度发展,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客观上也推动了人的发展。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阶段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该阶段人发展的集中体现。只有到了共产主义,“人终于成为自己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在人与自然方面,共产主义发达的生产力,已不是资本的增殖动力所推动的人对自然贪婪的掠夺,而是人与自然在本质上的和谐统一和互相确证。马克思说:“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才在一定意义上最终摆脱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只有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有从这时起,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在主要的方面和日益增长的程度上达到他们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社会既消除了物的役使,也消除了人的役使,人与社会得以和谐统一。因此,人的劳动也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完全自由的劳动,成为人生活的第一需要。“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
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过程就是追求真、善、美的有机统一的过程。但是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真、善、美的理解和规定是不同的,每个时代都会赋予它们新的内涵。因此,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也不意味着追求的完结,而是意味着更高追求目标的开始、一个新的理想的开端。
[1][3][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