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娟
(山东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济南 250014)
建构学报编辑美学的思考
杜 娟
(山东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济南 250014)
学报是高校科研和教学成果荟萃的理论园地,更是高校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学报编辑美学是研究学报编辑工作中的审美关系及审美活动规律的交叉性学科。探讨建构学报编辑美学的必要性、其研究对象及体系结构,以期促进学报编辑艺术的发展,深化编辑美学的研究空间,拓展审美文化的内涵。
学报;编辑美学;审美
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对各门艺术理论的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而编辑艺术作为人类审美创造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此基础上,一门边缘性学科编辑美学应运而生。经过 20多年的发展,编辑美学的研究不断细化、衍化。其中学报作为编辑美学分支中较为特殊的研究对象已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因此,对学报编辑美学的建构进行探索与思考是对编辑美学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学报是以反映高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有人形象地将其比喻为“高等教育大厦顶端闪光的宝珠”,足以看出学报在高校学术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其编辑工作,作为人类的一种意识行为,正如马克思所说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一种创造性劳动。学报编辑无论自觉不自觉,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要按照一定的审美趋向策划、编排刊物。
首先,学报编辑美学是学报自身发展的需要。自 1906年由苏州东吴大学创办的《学桴》(《东吴月报》)算起,迄今中国高校学报已经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学报发展初期,不少封面是用黄版纸、蓝版纸或白色胶版纸,由于生产方式和社会观念的局限,只是把编辑美作为一种附属物。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印刷技术、电脑设计的运用给学报带来全新的变化,同时读者的艺术修养、社会价值观、审美情趣、审美需求也日益提升。这就要求作为视觉艺术的学报在策划、审稿、编排及装祯美化等方面都要呈现不同的审美风格,紧跟时代的审美变化,注入时尚审美元素,改变以前单调、乏味的面貌,以达到在瞬间抓住读者并留下深刻印象的效果。可以说,以往仅偏重于技术性操作的学报已与时代发展相脱离。因此,探究学报编辑过程中的审美原则、审美追求,并在一定的审美观指导下推动学报的发展是必要的。
其次,学报编辑美学是适应编辑工作发展的产物。自从编辑工作开始,就有编辑美的意识。当然,最初人们并没有学报编辑美学的概念,只是在编辑过程中,按照自己认为美的方式从事美的创造。随着编辑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编辑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编辑工作的性质,是对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财富进行种种发现、筛选、组合和创造,本质上是一种发现美、创造美的活动,为一种审美、塑造美的实践”[1]。从某种程度上说,学报的编辑工作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反映在编辑的各个要素之中,渗透在编辑过程的每个环节之内。每一篇文章,每一幅插图,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的编排都需要编辑劳神推敲、精雕细刻,最后以微妙的要素形成的视觉节奏拨动读者的心弦,使复杂的学术内容,经过编辑的加工处理形象地在读者头脑中形成视学表象。可见,学报编辑工作自始至终就是一种审美、创美的艺术。
再次,学报编辑美学是数字化时代发展的需要。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审美意识规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数字化时代给编辑领域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学报编辑正告别纸与笔的时代,编辑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数字化思维方式中工作,无论是学报封面的装饰美、版式设计的规范美、编辑流程还是文献交流的互动美等,处处体现着数字化时代带来的美妙。数字化技术的介入,使高校学报编辑工作实现了计算机的录入排版,并和网络相连。因而,处于学术传播阵地的学报,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更应注重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科学地审视科研发展动态,遵循编辑的审美创造规律,站在时代审美的高度,积极地参与审美文化的构建,从而在数字化时代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美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相互作用所生成的一种特殊价值。它是一个合规律的存在,又是人能动创造的结果。编辑工作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审美创造活动,其最终的成果是编辑产品。编辑产品本身就蕴涵着一定的审美价值,人们通过美的创造和美的鉴赏,从而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学报编辑美学作为一门边缘性、综合性的新兴学科,是经编辑工作的实践充分检验而得以确认和形成的,并从学报编辑工作实践出发,对编辑工作进行审美反映,思考编辑工作中的美学现象或审美规律。学报编辑美学的边缘性,是指它兼具学报编辑学与美学的双重性,从编辑学与美学角度研究学报的编辑活动;其综合性,是指它的研究需综合运用美学、编辑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学报编辑美学既是理论性学科,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研究学报编辑美学,可以掌握学报编辑活动中的美学规律,为编辑出版美的学报服务。
既然学报编辑美学与美学和编辑学密切相关,其研究对象也应具有这两个学科的性质。就审美活动来说,学报编辑主体、编辑客体及编辑活动都应该纳入学报编辑美学的研究对象之内。概括地说,笔者认为,学报编辑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报编辑实践中所产生的审美关系、审美意识,包括学报编辑审美主体、审美客体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对学报编辑美的内容、形式、表现方法的探讨。
审美是主体对客体的感受、体验和能动的创造。在学报编辑过程中,审美主体 (编辑)对客体 (编辑对象)产生积极的综合审美活动,以对编辑对象的直接感受为起点,形成主客体交融的编辑审美活动。编辑主体通过对文章的筛选、加工润色、编排等环节,重构诸同于艺术创作中的“有意味的形式”,从而领悟到形象美、深邃美、和谐美等编辑美。在此过程中,审美主体不仅与审美客体发生审美关系,也与学报编辑活动的各个层面发生一定的审美关系。例如编辑环境的优美、组织结构的合理等间接审美要素。可以看出,学报编辑实践中多维度的审美元素都是学报编辑美学需要考察的。
每一门新兴学科,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都需要逐步形成一定的观念系统,确立自身的学科体系。学报编辑美学是将学报编辑学和美学结合起来,研究编辑过程中美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作为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其体系的构成也应该尽量汲取不同学科的营养,正如M.普朗克在《世界物理图景的统一性》中所说:“科学是内在的总体,它被分解成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且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从物理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科学的连接链条,这是一个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2]鉴于编辑学及美学的体系构成,笔者认为,学报编辑美学的体系结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报编辑美学的本体论
在批判哲学和现象学的前提下“本体”的存在一方面是说我们承认感性中表象编辑美学与编辑美学本身不等同;另一方面,要验证感知的可能性和有效性,进而思考被感知到的编辑的存在。因此,学报编辑美学本体论涉及学报编辑美学发展过程中具有普遍规律的问题。例如学报编辑美学的起源与发展;学报编辑美学的本质、特征和研究方法;学报编辑美学与编辑学、美学、心理学、文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问题;学报编辑美学与审美文化发展的关系等。
(二)学报编辑审美主体论
审美主体是长期编辑实践的产物。审美主体必须具备对编辑工作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和审美体验,将这些自身的能力和体验集中于编辑工作中,才能对编辑工作进行美的审视。如果说学报作为科研成果的物质载体,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所学校的科研与学术水平,那么学报编辑作为学报的活动主体,他们的编辑活动对学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学报编辑不仅是科研作品能否物化的裁定者,更是精神产品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学报编辑审美主体论,侧重研究编辑活动中审美主体 (编者、作者)的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审美修养等。而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又要受到整个社会审美活动的制约,在此过程中,审美心理结构起着很大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3]因而学报编辑还要有审美的能力和眼光。正是审美主体这种积极的审美情感、理想等心理因素的交融综合,才形成一种内驱力,推动学报编辑创造出了不同的审美价值、显示出审美主体的“本质力量”。
(三)学报编辑审美客体论
审美客体是形成审美活动不可或缺的对象性存在物,它是审美价值的物质载体。这里是指学报编辑发挥作用,按照编辑活动的审美原则、审美标准进行思考的对象。学报作为一种具有双重性的特殊精神产品——既有理性美的内容又有感性美的形式。因此,学报编辑要对不同风格的稿件进行筛选、整合、重构,根据对象的不同属性达到对审美客体的科学性、学术性、独创性的把握,并通过设计编排、印刷装祯等环节,形成学报内容美与形式美的辩证统一。正是在对审美客体取舍与优化的基础上,审美主体的审美理想与审美观念才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达到对客体的超越和创新,完成审美实践过程。
(四)学报编辑审美关系论
审美关系是人类感官同审美对象的直接关系。“审美关系的发生,是人类作为实践的主体和作为认识的主体与客观世界两个方面双向发展的过程”[4]。审美关系在学报编辑美学中主要反映审美主客体联系的范畴,即研究如何在编辑审美活动中,使编辑主体和客体达到高度统一的美学问题。编辑工作中的审美关系包括审美情感、审美创造以及审美接受主体(读者)对于审美客体的审美评价、审美享受等诸多要素。学报编辑要在心理上与审美对象保持适当的审美距离,带着良好的审美趣味,依据客观标准去评判审美对象,而审美接受主体也在对审美对象的感知中获得精神和心灵的愉悦。
“2000年第 6期《新华文摘》曾经摘录过这样一个观点:‘办学报就是办学校’。由此可见,高校学报作为学校的一个窗口在学校整体建设中的重要性。”[5]与其他消遣性、科普类刊物相比,学报既要体现学术性、庄重性,又要蕴涵典雅、时尚、简洁、大方的审美风格,这就要求学报编辑充分掌握编辑艺术,恰到好处地运用审美原则。
学报编辑美学可以说是专门研究学报编辑工作与审美关系的一般规律,探讨编辑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和谐关系的学科,它对编辑工作产生指导意义,遵循美的规律审定稿件、设计版面。正是通过编辑的审美创造,读者才会欣赏到值得回味、咀嚼的学术刊物,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审美的体验。因此,学报编辑美学虽与其他分支学科一样属交叉、边缘学科,但它与其他分支学科相比,更有其独特的意义。
首先,学报编辑美学丰富、深化了编辑美学的研究空间,进一步从美学角度审视编辑艺术工作。编辑美学在编辑工作的实践中论证编辑美的产生、发展,挖掘和感受编辑美,总结编辑工作的审美现象,从而揭示编辑审美规律。目前,已有学者从图书编辑美学、报纸编辑美学等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高校学报作为编辑美学中独特的一个分支,是学术理论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它为促进科研成果的传播,发现和培养人才提供了重要渠道。就这一意义而言,笔者认为,从美学的角度观照学报编辑工作,构建学报编辑美学体系,既是对编辑工作的一次全新解读,又使编辑美学的研究领域更加系统。
其次,学报编辑美学优化文化选择,规范编辑导向。学报按照一定的审美原则和标准,对各类文稿进行选择,将有价值的文化成果变成出版物,使文化财富不断传承,同时也搭建起文化积累和创新的桥梁,正是学报编辑对文化的优化选择,才能满足高校与科研单位受众的“期待视野”。文化选择又产生编辑导向,可以说选择何种精神产品进行传播和导向,体现了审美主体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修养。学报编辑对稿件的修改加工,就融进了自身的理论思维,渗透着编辑的学识水平与见解。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学报,常常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审美活动。因此,学报编辑要树立正确的编辑导向,以敏锐的触觉关注、发掘优秀的文化产品,推出文化品位高的学术成果,创造良好的思想文化氛围,促进人类社会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再次,学报编辑美学拓展了审美文化的内涵,具有广域性学科的意义。“广域性学科跟横断学科相关,又比后者有着更为浑实的意义。众多学科相互关联,形成广阔的学科领域,或曰学科群落,然后共生出一门涵盖学科群落的学科——广域性学科。”[6]14学报编辑美学就是这样一门广域性学科,它以编辑文化的广域性为基础,涵盖、凝聚众多文化的精髓。
审美文化沉积了古往今来的哲学美学、心理美学、艺术美学及诸多交叉性美学,“审美文化在与文化总体的相互同化中,使后者具备了审美特质”[6]15,编辑文化也不同程度地审美化了。学报编辑美学包含诸多审美含量,在融合审美文化发展、创造的基本规律和精神的基础上,搭建起其学科体系。编辑审美文化从伦理、宗教、制度等不同层面丰盈了审美文化的结构。由此可见,学报编辑美学有利于审美文化的生成与完善,并促进审美文化内涵的丰富与完备。
总之,学报作为高校学术研究的载体与平台,是科研成果荟萃的理论园地,更是高校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学报编辑美学的研究是一个动态、复杂的历程,它对促进编辑艺术的发展,深化编辑美学的研究空间产生积极的影响。当然,目前学报编辑美学尚未形成理论体系,本文正是就此作出的一次有意的尝试。
[1]张惠民.编辑美学论[J].河南大学学报,2002,(5):170.
[2]吴飞.编辑学理论研究 [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55.
[4]杨成寅.艺术美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31.
[5]屈李红.如何提高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 [J].学报编辑论丛,2007,(00):29.
[6]黄理彪.图书出版美学的本质、体系与意义 [J].社会科学家,1999,(5).
(责任编辑:陈 树)
G232
A
1001-7836(2010)11-0194-03
10.3969/j.issn.1001-7836.2010.11.078
2010-04-30
杜娟 (1979-),女,山东济南人,《齐鲁艺苑》编辑部编辑,文学硕士,从事文艺美学、编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