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娟
(襄樊学院体育系,湖北襄樊 441053)
游戏、游戏精神与体育教学
张 娟
(襄樊学院体育系,湖北襄樊 441053)
游戏在体育教学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应更好地利用游戏的作用,将游戏真正融入体育教学中。从游戏本身出发,寻找游戏与体育教学、游戏精神与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学的诸多关联,将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游戏;游戏精神;体育教学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才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关键。然而,面对崭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一方面所有体育教师都感觉耳目一新,都觉得原来体育课程也可以带给学生那么多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为学生的健康促进起到那么大的作用和影响;而另一方面面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实践却又束手无策,不知道这样的体育课程该如何教学,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该充当怎样的角色……有了这些困惑之后,就需要寻求相应的解决办法。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发现我们有很多的体育工作者对游戏情有独钟,试图借助游戏的形式来解决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但很多都仅借助了游戏的外在形式,并没有真正理解游戏本身。本文旨在从游戏本身出发,寻找游戏与体育教学、游戏精神和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诸多关联,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1.1 游戏与体育的同源性
体育与游戏共同起源于人类劳动,现代的很多竞技运动项目都能在游戏中找到原型。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在祭神的娱乐活动中产生的。埃及原始人的壁画中有球戏图形。我国古代传说在黄帝时代就发明了足球游戏,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上,发现了大批的石球和陶球。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提到,处在原始生活的易洛魁人,在没有任何外来输入的条件下,也有球类游戏。据文献记载,我国古代的唐尧时代,创造了一种击壤游戏,这一切都说明了体育的很多项目都起源于游戏,体育与游戏的关系密不可分。体育与游戏在形式上很相似,从某种程度上讲,体育就是游戏。
而且,体育起源的一种说法就是游戏起源说。最为有力的例子是“sport”一词的词源与演变。《体育社会学》指出,“sport一词源自古希腊拉丁语 deportare,意指余暇时间的各种活动”,是早在原始时期就有的“狩猎人、采集人、农耕人在闲暇时间里所进行的娱乐活动”[1]。现在我们说到 sport是指运动或者就是特指竞技运动,本来的意思已经很少有人使用。这就提示着我们,现代化的竞技运动掩盖了体育娱乐的本源,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重新发现作为游戏的体育。
1.2 游戏是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体育游戏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很大的比重。1956年制定第一部中小学大纲中规定教材只有基本体操与游戏两类,以每学年授课时数为 68学时计,游戏在低、中、高年级分别占 46、34、22学时,其比重分别为 68%、50%、32%。进入 20世纪 80年代,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游戏作为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得到了广泛传播,特别是在中小学幼儿园的体育教学中,游戏被列为基础教材,并在配套的中小学体育教材中也有专门的游戏教材,成为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今,不少公园、少年宫、俱乐部、儿童活动中心等文化娱乐场所,又出现了各种电子游戏,如电动玩具、飞船、飞车、模拟器等,表明当代信息社会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游戏是社会进步和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反映。
1.3 游戏是体育教学的手段之一
辞海称游戏是体育的重要手段,文化娱乐的一种。游戏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方法简便易行,形式生动活泼,并具有一定的竞赛性。通过游戏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对锻炼身体,娱乐身心,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体育锻炼的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2.1 游戏精神的内涵
游戏精神就是指人们在游戏活动中所体现出的精神需要和精神享受。游戏精神是不断发展的,它的内涵具有丰富性和延展性。那么游戏精神究竟有哪些呢?哲学大师迦达默尔在其《真理与方法》一书中给了我们一个回答。他从本体论角度来理解游戏,认为游戏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游戏的积极开放及自我更新性
他认为,游戏在它自身的秩序结构里游戏着,不断往返重复。而且游戏的秩序结构是开放的,游戏在运动中不断自我更新。
2.1.2 自由轻松性
游戏者自由地安排和规划游戏活动本身,不受外力的支配;游戏始终是游戏本身,在游戏过程中,游戏者摆脱外在的目的和压力,沉迷在游戏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心理上充分表现出自由和轻松。
2.1.3 对话性
针对库特·里茨勒坚持游戏与严肃的对立观点,迦达默尔指出,游戏活动与严肃的东西间有本质关系。“谁不严肃地对待游戏,谁就是游戏的破坏者。”[2]当游戏者严肃地进入游戏后,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游戏者与游戏才能最终融为一体,游戏与严肃间是平等对话的关系。
2.1.4 体验性
希克森特米赫利认为,游戏性体验“首先是专注。在那一刻,自我、现实……一切的一切都远远地遁去了,全副身心都被当前的活动占据了;……活动就是目的,目的与手段是一致的,无矛盾的冲突”[2],“只有当游戏者全神贯注于游戏时,游戏活动才会实现它所具有的目的。……游戏的存在方式不允许游戏者像对待一个对象那样去对待游戏。”[2]这种体验是一种情不自禁地沉迷其中、专心致志、物我两忘的心理状态,游戏者完全沉浸和醉心于游戏中,摆脱了一切怀疑、恐惧、压抑、紧张和怯懦,深刻而生动地体验到生命精神的展示与释放,达到与游戏的完全融合。
2.2 游戏精神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
体育与健康课程所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是以往体育教学所不熟悉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要秉持的精神也是崭新的。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角度出发,游戏精神的内涵应包括:自由驰骋,自主创造的自由精神;平等参与,双向交流的对话精神;专心致志,物我两忘的体验精神;敢于标新,善于立异的创造精神。
2.2.1 自由精神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
自由是人性的潜在力量,它原本不需要教,但是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已经习惯了“跟我做”,体育教师只讲是什么,而很少讲为什么,学生完全成为体育学习的机器,学生自由的权利、选择的权利无形中被束缚着,个性完全被泯灭和抹杀。
自由精神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首先解除对学生人为的束缚和压制,创造或提供多样发展的空间和可能,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让他们在自由中展示自我个性和创造力,在体育学习中自由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又是限制与自由的统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过度的自由只会造成学生不切实际、不循章法,而且过度的自由可能又会让体育教学变成“放羊式”教学。制定合理的课堂游戏规则是必要的,教师所施加的限制与压力不在于改变学生主观的选择,而在于保证每个学生在精神上和行动上更为自由,在自由的空间进行自主的学习和创造。
2.2.2 对话精神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
从解释学的角度看,对话是指双方各自基于自己的前理解结构,通过理解而达成的一种视界融合;从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角度看,对话是指一种交往和互动、沟通和合作的文化,是与民主、平等、理解和宽容联系在一起并以之为前提的文化。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对话逐渐升华为一种教学精神,这既是对话自身发展的必然,也是现代教学的选择。“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学。”[3]
对话精神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基础。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师生是平等的“游戏者”,既要平等参与,又要彼此配合。体育教师要有一种对话的精神,与学生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自由交流,教师要敞开心扉,真诚地接纳学生,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感受与体验,虚心地吸取学生不同的意见和发现,及时鼓励学生质疑,允许学生标新立异,容纳各种声音,做到不唯书,不武断,不压制。只有在教与学双方的沟通与合作中,对话的精神才得以体现。“对话精神观照下的教学表现出很强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既包括文化知识的领受,更重要的是包括师生智慧的提升、情感的激发、哲理的启悟、潜能的诱发、生命的助长等。”[4]
2.2.3 体验精神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
游戏体验是游戏不可缺少的要素。游戏虽然只是假想的,但学生在游戏时由于全部身心的完全投入,获得的体验因而是真实的。这些体验直击学生的心灵,深刻而生动,让学生感受到成就、责任、信心等等,与现实生活无异,游戏就是学生的一种生存方式,这也是游戏的魅力所在。
体育教学作为身体参与为基础手段的教学过程,学生的身体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以往的体育教学按教学大纲的条条要求,拿着教材和教参照本宣科,使课程与真实的生活大相径庭,面对偏离真实生活或者凌驾于生活之上的课程,学生如何能有真切的体验,又怎么能被它吸引呢?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把学生的生活、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纳入课程内容。季浏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生活教育课程”[5],将学生现实生活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一部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才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目的所在。
2.2.4 创造精神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众多学者普遍认为创造才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只有呼唤出学生内心深处的创造潜能,才是培养人才的关键。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创造精神一方面是体育教师本身的创造精神,其中包括教学思想和理念的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体育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的创新等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只从宏观层面设定了课程目标,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这就为体育教师的创新留下了很大的空白;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一种民主、平等、信任的课堂气氛,精选一些适应学生主体条件和各地方特点的教材,确定适宜的教学方法,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
游戏进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是游戏形式和游戏精神二者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机结合。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活动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游戏的自由和感受游戏体验的权利与机会,体育教师的指导尽量采取间接的、隐蔽的方式,而且这种指导应是建立在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之上的,并以平等交流的方式出现。游戏与体育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游戏精神又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间有着很多的不谋而合。因而,在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过程中,不仅运用游戏的外在形式,而且将游戏精神渗入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也只有这样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才能满足学生的健康需要,真正为学生的健康服务。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1-92.
[2]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3]李宝庆,靳玉乐.试析对话教学的基本理念 [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1).
[4]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1-41.
[5]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3.
Abstract:Games has always been important in PE.We should make better use of the role of the game and really integrate the game into the PE.This paper aims to proceed from the game itself,looks for the relevance respectively between games and PE,games spirit and PE and health curriculum,provides effective ways and means in the s mooth implementation of PE and health curriculum.
Key words:games;games spirit;PE teaching
(责任编辑:侯秀梅)
Games,Games Spirit and PE
ZHANG Juan
(PE Dept of Xiangfan University,Xiangfan 441053,China)
G427
A
1001-7836(2010)10-0096-03
10.3969/j.issn.1001-7836.2010.10.040
2010-04-19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 2008年度课题项目(2008B243)
张娟 (1976-),女,湖北老河口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