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秀菲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小企业给国家GDP的贡献超过60%,税收超过50%,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和80%的城镇就业岗位。近年来,中小企业在确保经济发展与增长、扩大内需与刺激消费、调整经济结构、自主创业与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推动自主创新和形成新兴产业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给我国中小企业造成了很大冲击,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资金短缺。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内部成因
1、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内部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企业信用文化的缺失。市场交易的顺利实现有赖于交易双方的信用,即对已达成合同条款的全面履行。在我国,由于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不信任,使得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更严格,手续更繁琐,交易成本更高。在信用缺失的情况下,银行偏向对信息透明度高且现金流量稳定的大企业提供贷款,而对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就不愿提供贷款。这证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
2、中小企业抵押式担保能力不足。大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条件简陋,仅有的资金主要用于维持正常运转,可进行抵押担保的资产非常少。尤其是一些民营高科技企业,其在物业方面比重很小,抵押贷款根本无从谈起。另外,许多银行在不动产抵押评估、登记、公证等环节收费标准高,且贷款抵押率较低,加重了企业负担。
3、中小企业往往规模小,盈利能力差,经营风险高。目前,我国企业上市直接融资的限制条件十分严格,一般中小企业受企业规模的限制,无法在资本市场筹措资金,只能靠自我积累来扩大再生产。企业发展中资金积累的主要来源是其利润,但中小企业的平均利润水平较低,且初始资金少,故资本积累无论是速度还是总量都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企业的经营风险可以转化为财务风险,而安全性、稳健性、盈利性是银行发放贷款的基本原则,所以为了减小风险、优化资产质量,在贷款中回避中小企业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外部成因
1、政策上,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我国金融体制具有国有经济导向的性质,银行在信贷决策上将贷款过多地的投向国有大型企业,不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充分的金融服务。国家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尚未形成足够的重视,除城市商业银行明确规定为中小企业服务外,其他国有银行在扶持中小企业方面没有硬性的规定。
2、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尚不健全。虽然2004年5月已在深圳设立中小企业板,但发行体制没有根本变化,中小企业的上市融资环境也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而且对拟上市企业的资格要求依然很高。上市“门槛”是按现行主板发行审核标准审核通过的,有限的市场容量难以容纳成千上万的拟上市公司。
3、缺乏完善的信用担保机制。虽然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开展了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业务,但这项业务进展缓慢。尽管各地都出台了《关于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管理的若干规定》,并安排了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资金,但由于上述《规定》对担保人资产抵押及企业自身信用担保的条件都有一定的限制性规定,使许多中小企业难以享受政策的优惠。
(三)难以逾越的信息不对称屏障。中小企业融资的最大难点是“信息不对称”。信贷市场是一个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的市场。这种“信息不对称”和相应发生的“信息成本”,以及由此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影响到信贷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信贷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结果是信贷配给的大量存在,从而影响到信贷市场运作的有效性。所谓信贷配给,是指在一般利率条件下对贷款的需求超过了供给,可以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所有的借款人群体进行配给限制,也即所有的借款人只能得到部分贷款;第二类是对不同的借款人群体实行差别待遇,其中一部分借款人的借款需求得到满足,而另一部分借款人则受到了配给限制。一般情况下,如果在投资规模效益递减时要求增加贷款,借款人则将面临第一种类型的信贷配给。如果不存在规模效益递减的情况,借款人将面临第二种类型的信贷配给。由于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贷配给现象在中小企业群体中就更为严重。
总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一)提高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
1、增强中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优化融资结构。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归根到底还在于企业自身,一个缺乏内部积累能力的企业,单凭外部融资就能获得发展是很难实现的。产权明晰是企业形成自我积累能力、成为市场真正主体的关键。因此,要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改革,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竞争需要的、具有自我积累能力的企业制度;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产权制度的多元化进程;引导资本向社会化方向发展,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吸收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的要素;对集体企业要推动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自身素质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重要途径。
2、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社会经济生活中不讲信用、无视信用、破坏信用的现象危害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也大大增加了信用担保机构和银行的经营风险。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强化信用意识,在企业内部提倡“信用文化”和实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企业家的信用品质;引进和培养信用评级专业人才;建立科学的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信守合同,依法纳税,尽量按时还本付息,有困难时与银行协商解决,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
3、提高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据资金、设备、人才、技术、商品的不同,实行垂直分工或水平分工,把产品做精、做细、做专、做深,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位,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开拓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此外,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集群也是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中小企业集群充分发挥了中小企业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优势,通过集群内企业和各相关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仅提高了集群内组织的生产力,而且增强了产业的竞争能力,推动了区域经济的持续进步,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广泛深入的积极影响。中小企业集群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对融资困境有缓解的功效。
(二)优化中小企业融资外部环境
1、发展中小银行。利用银行进行间接融资是中小企业最适合、最现实的融资方式,可是大型银行主要倾向于向大企业提供服务,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目前,我国中小银行发展缓慢,而且部分中小银行也将自己的市场定位在大型企业,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改变这样的局面,只有由国家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确定资源的配置格局。大力发展中小银行尤其是非国有中小银行,不仅可以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更可以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中小商业银行运营成本低、效率高,在克服信息不对称、业务专业化、管理和组织制度方面要比大银行更有优势,而且中小银行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更利于接近中小企业,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适合他的金融服务。
2、建立风险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是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催化剂。风险投资基金是发达国家融资工具的创新产品,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中小企业,以期在促进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过程中获得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职业金融家在注入资金后,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运作活动,在企业发展战略、技术创新评估、市场前景分析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参与协助企业的各项管理,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其尽快走向成功。在我国,应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通过风险投资基金吸收资金,专门投资于规模虽小却具有高成长性的新生中小企业,提高中小企业的科技化、信息化含量,促进中小企业升级换代。
3、开辟多层次的直接融资渠道。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基本没有直接融资渠道,只能是靠举债融资,而过度举债对企业的信用状况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制约着企业再融资能力,从而也就制约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大力发展多层次的直接融资渠道是我国各级部门应积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如,美国有为中小型科技企业设立的NASDAQ市场,此外还有为退市公司和更小型公司提供股票转让服务的柜台交易市场(即三板市场)。加拿大、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也都建立了为中小企业融资上市的二板市场。
4、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法规体系。政府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时应将其着眼点放在法规、制度建设上,通过制度保障、政策协调和资本市场创新等措施,为克服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2003年开始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更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该法对于融资问题的规定只有20个条文,且都是概括性的规定,尚未出台有关的实施措施和办法。对于民间融资,该法也只涉猎了几个抽象性的条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了从法律上对中小企业给予融资支持,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法律体系。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制定与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的条例和制度,用法律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种政策保护,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
总之,要真正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经过政府、企业、银行三方的共同努力,创建一个融资渠道多样化、社会信用完善的社会经济环境,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融资环境。
[1]陈乃醒.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与预测:中小企业投融资策略·理念·方向·措施.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李伟.中小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胡小平主编.中小企业融资.北京: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