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的局限性及其原则

2010-08-15 00:50□文/曹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年16期
关键词:财务报表结论决策

□文/曹 纳

通常,财务人员在分析完财务数据后经常会发现分析的结果往往和实际情况不一致。这时候很多人会怀疑财务分析的方法是不是出了问题,或者根本就是财务报告本身不够真实。而实际情况是财务数据的使用人,尤其是财务报表的使用人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往往忘记了财务分析在整个管理或者说财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说,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而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一个程序。那么,在建立和使用这个程序时,有就应清楚地了解整个学科的概念、假设和原则,这样我们在进行工作时,才不会做出片面的结论。

一、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一)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财务报表是会计的产物,会计有特定的假设前提,并要执行统一的规范。我们只能在规定意义上使用报表数据,不能认为报表可以了解企业的全部实际情况。财务报表的局限性表现在:

1、以历史成本报告资产不代表其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知,一项资产最合适的计量方法应该按照其未来收益的大小来确定。但因会计计量以客观数据为依据,所以都是历史成本。历史成本和未来收益是有很大差异的,以这种数据分析出来的结果为未来决策作基础显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2、假设币值不变,不按通货膨胀率或物价水平调整。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可知,货币的购买力总是在不断下降的。但如果假设币值不变,如果发生了大规模的通货膨胀,有可能增加企业的利润,增加利润就可以增加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而其实际情况往往是企业自己效益水平下降的结果。

3、稳健性原则要求预计损失而不是预计收益,有可能夸大费用,少计收益和资产。这显然增加了会计人员人为操纵会计报表的可能性,也减少了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期间会计报告的可比性。

4、按年度分期报告,只报告了短期信息,不能提供反映长期潜力的信息。会计报告的短期性不利于进行责任分析,可能不能够完全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

(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应当说,只有根据真实的财务报表,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财务分析通常假定报表是真实的。报表的真实性问题,要靠审计来解决。

财务分析不能解决报表的真实性问题,但是财务分析人员通常要注意以下与此有关的问题:(1)注意财务报告是否规范。不规范的报告,其真实性应该怀疑;(2)注意财务报告是否有遗漏。遗漏是违背充分披露原则的,遗漏很可能是在不想讲真话、也不能说假话的情况下形成的;(3)注意财务分析数据的反常现象,如无合理的反常原因,则要考虑数据的真实性和一贯性是否有问题;(4)注意审计报告的意见及注册会计师的信誉。

(三)企业会计政策的不同选择影响可比性。对同一会计事项的账务处理,会计准则允许使用几种不同的规则和程序,企业可以自行选择。例如,存货计价方法、折旧方法、对外投资收益的确认方法等。虽然财务报表附注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有一定的表述,但报表使用人未必能完成可比性的调整工作。

(四)比较基础问题。在比较分析时,必须要选择比较的基础,作为评价本企业当期实际数据的参照标准,包括本企业历史数据、同业数据和计划预算数据。

横向比较时使用同业标准。同业的平均数只起一般性的指导作用,不一定有代表性,不是合理性的标志。通常,不如选一组有代表性的企业求其平均数,作为同业标准,可能比整个行业的平均数更好。近年来,更重视以竞争对手的数据作为分析基础。比如,把同行业上市公司之间的数据作为进行分析的基础。有的企业实行多种经营,没有明确的行业归属,同业对比就更困难,如果拆开来进行分析对比实际又忽略了分散经营带来的分散风险的好处。

趋势分析以本企业历史数据作比较基础。历史数据代表过去,并不代表合理性。经营的环境是变化的,今年比上年利润提高了,因为有宏观经济、市场状况竞争对手等一系列的因素影响,不一定说明已经达到了应该达到的水平,甚至不一定说明管理有了改进。而利润即便下降了,也不能完全证明管理水平的下降。根据管理控制的原则,我们要分析的实际是可以控制的那一部分,而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有很多是我们所不能控制的。

实际与计划的差异分析,以计划预算做比较基础。实际和预算的差异,有时是预算不合理造成的,而不是执行中有了什么问题,即便是执行出了问题往往也很难从财务分析中找出问题所在,更不用提解决之道了。总之,对比较基础本身要准确理解,并要在既定意义上使用分析结论,避免简单化和绝对化。

二、财务分析的原则

财务分析的目的是做出决策,也就是说财务分析结论是要给决策者进行使用的。为了决策者不得出错误或者过于追求短期效益的结论,要求财务分析人员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反对主观臆断、结论先行、搞数字游戏。实事求是是中国人一贯挂在嘴边的话,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分析时要两手抓,一手抓必要性,一手抓充分性。只有充分性和必要性都满足时,得出的结论才是正确的结论。不能只满足必要性就认定结论的真实性。更不能结论先行,设定各种方法来证明结论。

第二,全面看问题,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要兼顾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经济问题与技术问题、外部问题与内部问题。根据风险-报酬权衡理念,想要高报酬就必须接受高风险,不愿意冒风险就只能接受低报酬。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分析时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进行全面分析,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有利于信息使用人的使用。

第三,注重事物的联系,坚持相互联系地看问题,反对孤立地看问题。要注意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的关系、报酬与风险的关系。在进行财务分析时,要求财务分析人员尽可能地注重企业各管理因素之间的联系。至少要根据分析结论使用人的需要尽可能地提供全面的结论,以免分析结论使用人得出片面的决策结论。

第四,发展地看问题,反对静止地看问题。要注意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要进行决策,自然关注的是将来,而会计报告说明的却是过去。过去和将来是用现在联结的。而联结数据与决策的就是分析,分析是目的就是将过去的数据放到现在的条件下进行评价,然后再对将来进行一定的预测,以帮助决策人决策。

第五,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坚持定量为主。定性分析是基础和前提,没有定性分析就弄不清本质、趋势和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定量分析是工具和手段,没有定量分析就弄不清数量界限、阶段性和特殊性。财务报表分析要透过数字看本质,没有数字就得不出结论。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财务分析一定要有定性的结论。财务分析结论的使用者大多不是专业人事,在使用财务分析结论是可能不大能看懂定量分析的过程,如果财务分析人员能将定量的数字定性化,这样就可以方便财务分析结论的使用者进行决策,进而也提高了财务分析的价值。

[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财务成本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

[2]张学谦.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原理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

[3]张新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财务报表结论决策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我国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整合研究
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的影响
指标分解法在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应用
惊人结论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
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决策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