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新云
(南通职业大学外语系,江苏南通 226007)
浅谈语篇分析在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巫新云
(南通职业大学外语系,江苏南通 226007)
对当前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以语篇分析理论来指导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语篇意识,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高职高专;语篇分析;英语教学
阅读作为英语五项基本技能之一,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学亦是如此。而高职高专类学生总体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效果不佳,学生的阅读能力始终无法得到大的提高。目前,语篇分析已经受到语言学界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教育工作者也意识到这一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非凡。
高职高专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的专门人才。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好差直接反映了学生的语言综合素质,以及利用所掌握的英语知识和阅读技巧来理解英语书面资料,以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的能力,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必须重视英语阅读教学。然而,高职高专的英语阅读教学问题重重,主要体现在:
教师的教学模式传统,课堂上把大量时间放在对个别重点或疑难单词、短语和句子的讲解与举例上,使学生只注重对单词、短语和句子的理解,而忽视了从全局去把握整篇文章的意思。缺乏课堂互动,一味地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他们或是经过正规高考录取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当中整体分数较低的一部分,虽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但整体水平一般;或是从中专、技术学校、职业高中升入的一部分,只在初中阶段接受过正规的英语教育,英语词汇量小,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不足,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面对这类学生,展开英语阅读教学确实存在困难,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不得不花大量时间为学生补充基础语法知识或词汇讲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些不良习惯,如滥查字典,喜欢逐句翻译,过分注重细节,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反复阅读等等,这些都影响了阅读的效果。另外,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薄弱,对教师的授课内容一知半解,产生自卑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上课时不愿意坐在前排,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不认真完成或根本不做老师布置的作业,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效果不佳。
语篇分析指的是对比句子更长、以交际为目的的语言片段所作的语言及交际功能的分析,它以语篇为一个整体的语言单位,侧重研究更加重要的句子和段落之间的联系,并对文章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围绕语篇的整体内容解释词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或事件的前因后果,总结中心思想和写作技巧。它不仅重视语言形式,而且重视语言功能,同时还注重文化背景知识和相关知识,以培养学生获取完整信息的能力。语篇分析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和文章的理解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即从文章的结构和其所表现出来的交际功能和意念入手,站在言语主体和对象的不同角度上,在语言交际的动态环境中理解语音、语法、词汇、句型等基础语言现象,进而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现象和语言的交际功能,达到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此外,语篇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和推断能力,能够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维,避免过细地分析句子的语法,培养整体意识。语篇分析包括对句子进行语言训练 (如衔接、连贯分析),又包括对语篇的交际能力的训练 (如语篇结构分析)。双方面的训练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加深他们对语言现象的理解,从而加强语言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会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高职高专院校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将语篇分析理论运用到教学当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势在必行。
考虑到学生英语词汇量相对少,水平低,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阅读教学往往采用语法翻译法,即对文章逐字逐句进行翻译解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过于重视个别词、句,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意思,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语篇分析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则要求培养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出发,把握全局,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而非字面现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要调整传统的翻译式教学法,转而从文章的层次结构和内容上着手,让学生获取文章所传递的主要信息。
文化背景知识是读者理解特定语篇所必需的外部世界知识。它包括文章的创作背景、作者背景、文化背景等。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英语学习者了解文章的内在隐藏含义,其中包括作者的立场观点、写作目的、所处时代的思想潮流等。大量研究表明,如果读者缺乏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就无法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而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在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方面也较欠缺,知识面窄。因此,作为教师,对自身要加强文化修养,同时将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阅读文章的部分内容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相关文化背景作文字说明,把文章的内容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阅历、兴趣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高职高专的英语阅读教学要将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贯穿其中,尤其是如何用语篇分析理论来解读篇章。
(1)由于英语篇章的构成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在课堂讲授前可先让学生对文章标题进行思考,并给出反映语篇内容的关键词汇,让学生预测语篇的内容和发展方式;或者教师可提出一些与篇章的主题内容有关的理解性题目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阐述各自的观点,在训练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和各个自然段中的主题句。关键词的识别与否关系到对整个句子意思的理解,而段落的主题句就是语篇中所包含的深层意义。英语文章的一个自然段通常都是一个段落,这与中文由几个自然段构成一个段落有所区别,英文的自然段往往都是由一个主题句 (topic sentence)和几个辅助句(supporting sentences)组成。主题句的位置一般在自然段的开头或结尾,有时在中间,少数情况下是暗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这就需要读者在理解文章后自己概括。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找出关键词和主题句,这样有助于学生迅速理清文章作者的思想脉络,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提高阅读速度。
(3)对于词汇量相对小,语法知识掌握不牢的高职高专类学生,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必定会遇到诸如生词多、句子看不懂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不能一味地求助于词典。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或已学词汇的相关前缀、后缀、词根等推测生词的含义,以达到顺利阅读的目地。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向学生灌输构词法的重要性,并定期给学生总结已学的词汇的前后缀和词根等知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扩大词汇量。语篇分析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培养学生整体上理解文章的能力,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文章中的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因为语言基础知识是进行语篇分析的前提和基础。语篇分析不能离开语言基础知识而独立存在,并且语篇分析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语言知识,并使这些语言基础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强调语篇分析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必要的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的教学,词汇和语法毕竟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应该将词汇和语法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语篇分析阅读与语言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
(4)语篇的主题思想都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并发展下去的。如有些文章是按时间的顺序或空间的顺序展开的,而有些文章是按照因果的关系链处理的。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从中找到语篇的这种衔接手段,有助于更快地找到文章的层次和段落大意,从而更准确地理解文章所传递的信息。
(5)修辞手法在英语文章中也被广泛运用。如比喻、夸张、讽刺等,这些手法是作者用来加强语气、阐明思想,从而加深读者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修辞知识,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文章的布局结构、遣词造句以及人物形象的刻画等来理解和欣赏课文,并将其与作者的写作意图结合起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阅读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制定长期的阅读计划,不能仅仅满足于教科书的讲授,要让学生阅读课外的资料,增加知识面,并养成阅读完做读书报告,缩写或改写文章的习惯。总之,在语篇分析理论的指导下,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英语阅读克服了仅从字、词、句子层面的理解所带来的阅读理解的局限,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及理解能力大有裨益,学生的阅读水平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1]胡壮麟.语言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王菊芬.语篇教学是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J].双语学习,2007,(10).
[3]韩晓玲.语篇理解与外语阅读[J].外语教学,2002,(5).
[4]郭晓玲.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篇分析能力[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1,(2).
[5]王少勇.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课文教学中的运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5).
[6]周继青.语篇分析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
G642.0
A
1674-6341(2010)02-0123-02
2010-02-01
巫新云 (1981-),女,江苏南通人,助教,从事英语语言学研究。
责任编辑:富春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