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用学视角看唠叨言语交际失败案

2010-08-15 00:55党小苗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礼貌言语准则

党小苗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湖北十堰442000)

从语用学视角看唠叨言语交际失败案

党小苗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湖北十堰442000)

从语用学角度,根据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对唠叨言语进行分析研究。唠叨言语具有命令语多、贬义词多、高量值情态词多、重复、没完没了等特点,这些违背了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使言语交际难以顺利进行。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帮助人们减少日常唠叨言语,克服唠叨的毛病。

唠叨言语;合作原则;礼貌原则

一、唠叨言语及其分类

唠叨指翻来覆去、没完没了地说[1]。唠叨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活动,它通常发生在社会距离较近的人与人之间,如母亲和孩子,妻子和丈夫,老师和学生之间。根据心理动机唠叨可分为三种类型:关爱式唠叨、祥林嫂式唠叨和控制型唠叨。关爱式唠叨主要是出于爱和关心,生怕哪一点没有说到,对方会忽略什么事情。比如,“多穿点衣服,天气预报说要变天,小心着凉。”“你一定要按时吃药!医生说只有按时服药,才能保持血压稳定。”祥林嫂式唠叨是宣泄情感式的唠叨,这种唠叨的内容大都涉及自己的故事,唠叨的目的是希望得到认可、支持或关注。如,有人回家便向家人诉说老板多么可恶,自己工作多么不如意。逢人便诉说自己孩子多么可爱,婆婆是多么不近情理等。控制型唠叨最多见,它首先传递出唠叨者的不满情绪,然后表现出对他人行为的控制和命令,希望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像“把电视关上,作业没写完不许看电视!”“怎么又把烟灰弹得到处都是,赶快擦干净!”等等。

二、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 le)是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提出的语用理论。其基本原理是:为了使会话顺利进行,交际双方都必须遵守一条原则——合作原则。合作原则有四个准则,各准则之下又有次准则:(1)质量准则:保证发出信息是真实的(a.不发出虚假信息;b.不发出缺乏足够证据的信息);(2)适量准则:发出信息量应当适度(a.话语应包含交流所需的必要信息;b.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3)关联准则:信息与交流内容有关联性;(4)方式准则:选择受话者最易理解的方式设计编排信息(a.避免含糊其辞;b.避免歧义;c.简短精炼;d.条理有序)[2]。交谈时,人们都希望对方不说假话(遵守质量准则);希望对方提供你所需要的全部信息(遵守数量准则);希望对方说和话题有关的话(遵守关联准则);希望对方说话简明扼要(遵守方式准则)等等。

格赖斯提出合作原则后,利奇、列文和森布朗等人对其进行了完善和补充,提出另一交际原则——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 le)。利奇把礼貌原则分为六类:策略准则(Tact Maxim):尽量减少对别人不利的信息,尽量让别人多得益;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尽量减少利己的信息,尽量让自己少得益;赞誉准则(App robation Maxim):尽量减少对别人的指责,尽量多赞誉别人;谦逊准则(Modesty M axim):尽量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指责自己;赞同准则(Agreement Maxim):尽量减少与别人分歧,尽量多赞同别人;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尽量减少与别人的对立情绪,尽量增加双方的谅解[3]。礼貌原则要求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尽量减少有损他人的观点;尽量减少对他人的贬低;尽量减少与他人观点上的不一致和感情的对立。遵循礼貌原则不仅表现出说话人的涵养和品德,也是言语交际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三、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解析唠叨言语交际失败的原因

一般说来,唠叨言语是不受欢迎的。过分唠叨实质上是在干涉和剥夺对方思想和行为的自主权,同时长期的指责批评也会使人丧失自信。因此唠叨不仅会引起被唠叨对象心理上的不耐烦,甚至导致对方出现逆反心理,恶化双方的情感关系,造成紧张和敌意,引发冲突和悲剧。2005年,天津市妇联儿童部从千余名儿童心理问卷调查中得出结论:九成以上的孩子认为母亲“太唠叨”[4]。著名的心理学家江老师曾对1 500多对夫妇作过详细的研究,结果是:在丈夫眼里,唠叨是妻子最大的缺点,唠叨是他们在情感上离开的重要因素[5]。唠叨之所以令人反感主要是由于它违反了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导致交际难以顺利进行。下面从唠叨言语的特点来分析它是如何违背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

1.贬义词多。唠叨者经常表达对配偶不满,对孩子不满,或对社会不满,因此唠叨言语多抱怨、责备、批评、轻蔑、嘲笑等。如,“你真是笨死了,一道题讲了几遍了还不会。”“你怎么那么懒,叫你洗衣服,半天还没动一下。”礼貌原则中的赞誉准则(App robation M axim)要求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尽量减少对别人的指责,尽量多赞誉别人。可是唠叨者却常常使用负面言语,批评、指责别人,这与赞誉准则显然不符。

2.命令语多。母亲的任务是养育孩子 ,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抓好孩子的学习等,她们的成就主要在于孩子的表现。妻子的角色是使整个家庭正常运转,当然这也需要丈夫的配合。教师的工作是传授知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其成就是学生的表现。因此,母亲、妻子和老师的工作都取决于对方的配合。然而,他们并不总能获得所期望的结果,因此她们常常会直接吩咐、命令或指挥对方,以期迅速达到目的。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不希望自己的行动受到别人干涉。因此,命令语的“可接受性”很差,违背了礼貌原则中的策略准则。并且,大量使用命令语不仅显得自己粗鲁无礼,还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

3.高量值的情态词多。为了达到预期目的,唠叨者常常会用高量值的情态词,如总是、天天、整天、从不、每次、绝对、必须等,加强表达。如孩子丢了钥匙,母亲会数落“你总是丢三落四!”;学生迟到,老师会批评“你怎么天天迟到?”;考试成绩差时,老师说:“你看看你的成绩,怎么老是倒数?”这几句话中总是、天天、老是,都是高量值的情态词,这种夸大其词的说法违背了看质量准则,会使听者听后心里不悦,甚至反感。

4.重复。唠叨者常常会重复以前说过的话,或者对同一件事情翻来覆去地说。如女儿每天上学前,老妈都会说“书和作业本都带齐!上课认真听讲……”妻子每天早上会提醒生病的丈夫“别忘了喝药!”等。重复使用同一言语是违反合作原则的,因为其中方式原则告诉我们:为了达到言语交际目的,说者必须采取恰当的语用策略,尽量避免重复同样的话语(除非是强调)。

5.没完没了。唠叨者常常不考虑时间、场合和对象等,把自己想要提醒对方,想要指责对方,想要求对方的,一股脑都说出来。如考试前母亲常常会叮嘱孩子:“有没有带好足够的笔和草稿纸呢?记得考试时不用紧张,要仔细做题,把字写清楚一点,写完了要检查……”一句话讲了这么多琐碎的事情,没有重点,不分主次。又如,“回家就看电视,也不学习!学习不好 ,看你以后怎么考大学。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 ,不好好学习怎么行,你总不能让我们养你一辈子啊!再说 ,看电视不仅影响你学习 ,还影响你的视力……”适量准则要求交际双方所提供的信息量满足,且不多于会话要求(围绕一个主题),可是唠叨者通常说起话来,没完没了,让人觉得浪费时间,这违反了数量准则。

四、遵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得体使用语言,减少唠叨言语

母亲、妻子和教师不是单纯的控制者,孩子、丈夫和学生也不是单纯的服从者。孩子、丈夫和学生对唠叨者不公正的评价,不恰当的批评,不客气的语气,都会产生反感和对抗。这就要求母亲、妻子和教师在言语交际中,尽量避免使用对方“不可接受”的言语,而使用得体的,对方“可接受”的言语,达到最佳效果,使交际顺利进行,以营造良好氛围,建立和谐关系。

(一)多用赞美之辞,不用贬义词

肯定和赞扬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它能增强人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能鼓励和激发人不断进取,因此母亲、妻子和老师在言语交际中应该多用赞美之辞,肯定和鼓励说话对象。而且,赞美对方,一方面能起到尊重对方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显得自己有教养。即便是对说话对象的表现具有迟疑或否定态度,最好还是先予以肯定,然后进行事实上的否定,在“可是”、“不过”后面做文章。如:“×××同学最近一段时间表现非常突出,课堂表现很积极,可是今天一直没发言……”这种先扬后抑,虚扬实抑的说话策略,既能使说话对象有成就感,保持热情的学习态度,又为其失误留足了面子,对方当然会乐意接受。

(二)多用请求语,少用命令语

与命令句相比,请求语要中听得多,它能使人感受到起码的尊重,能使人心情愉悦地理解和接受 。因此母亲、妻子或老师进行言语交际时也要适当使用请求语。比如,“帮我洗洗衣服,行吗?”;“替我拿个盘子来,好吗?”;“请大家保持安静!”显然比“你去把那几件衣服洗洗!”;“替我拿个盘子来!”;“不许说话!”更容易让人接受些。

(三)少用高量值的情态词,以免夸大其词

使用“总是”、“整天”、“每次”等高量值的情态词虽然可以加强表达,但这样的说法一般都缺乏事实依据,是夸大其词的,它会拉大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使听者心里不悦,甚至很反感,因此还是少用为好。

(四)避免重复相同的话语和相同的事情

说明道理是为了博得对方的理解和支持,提出要求是为了让对方理解和服从。如果对方能够理解你的观点,接受你的要求,那么只说一次就够了。如果不能,重复相同的言语也无济于事。例如,妻子让丈夫陪她逛街,丈夫却无动于衷。这种情况下,与其不耐烦地提醒六、七次,还不如不说,因为唠叨只会使他更想拒绝,坚定他绝不屈服的决心。因此,要克服唠叨的毛病,一定要坚持:同样的话语和同样的事情不要重复说。

(五)控制说话的总量

尽管母亲、妻子和老师的工作常常涉及生活和学习方面的琐事,尽管对方有许多令人不满的地方,我们还是需要一件一件去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如家长会后,母亲对孩子说“老师说你目无尊长,对人没礼貌;上课说小话;不按时交作业……”一下子说了这么多指责、批评的话,涉及这么多事情。难道说一次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了吗?当然不能。这只会让对方无所适从,无从做起。因此,控制每次说话的总量,尽量做到一次只说一件事情对于减少唠叨至关重要。

[1]冷玉龙.中华字海[M].北京:中华书局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4:287.

[2]姜望琪.语用学——理论及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9-40.

[3]曹舒雅.论跨文化交际语境与礼貌现象[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3):53.

[4]请妈妈们少些唠叨好吗[EB/OL].http://www.psychhelp.cn/PsyDetail.asp?A rticleid=2359.

[5]林 雪.如何做个好太太[EB/OL].http://www.hrxl.cn/hunyin/aiqing7051_11.htm l.

Interpretation of Speech Behavior of Nagging Based on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Politeness Principle

DANG Xiao-miao
(Basic Courses Dep t.of Shiyan Technical Institute,Shiyan 442000,China)

Based on Cooperative Princip le and Politeness Princip le,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peech act of nagging.Nagging wo rds have some characteristics,such as too many imperative words,derogatory wo rds,high frequency modal words,ambiguous subject,etc.,w hich violate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Politeness Princip le so that speech communication cannot run smoothly.The author also puts fo 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help peop le overcome the bad habit of nagging.

nagging words;Cooperative Princip le;Politeness Princip le

H319

A

1008-4738(2010)03-0064-03

2010-05-17

党小苗(1975-),女,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大学英语教研室讲师。

猜你喜欢
礼貌言语准则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当诚实遇上礼貌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小猴买礼貌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暗恋是一种礼貌
混凝土强度准则(破坏准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