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娜
(和田师专汉教部 新疆和田 848000)
提高汉语口语表达能力方法研究
王丽娜
(和田师专汉教部 新疆和田 848000)
汉语教学的教学原则有一条——听说读写全面训练,事实证明,学习汉语从听说开始,渐及读写的顺序,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听和说是口语,本文主要探讨提高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以期对第二语言教学有所帮助。
汉语口语能力;表达能力;方法
语言教学心理学告诉我们,在第二语言教学活动中,口头言语能力既包括口语技能,也包括口语能力。前者表现为口语的实际表达状态,而后者则体现为对前者的潜在制约,它的好坏是前者的根本原因,因为它影响了掌握技能的难易并对技能功能进行调节;另一方面,口语技能又是从语言知识的掌握到口语能力形成之间必不可少的环节,技能的形成对口与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口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技能去发展学生的口语能力。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口语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掌握口语技能和口语能力的效果。
口语区别于书面语,彼此之间很难找出明确的界限来。因此,要给口语下个比较妥帖的定义是不太容易的。一种意见认为,口语就是言语(见《辞源》第一册),也就是说出来的话。另一种意见认为,口语就是谈话时所使用的语言(见《现代汉语词典》)。
以口头出现的话至少有下列几种类型:(1)日常会话(包括问答、对话)。(2)在动作和事件中作出反应的偶发的话。(3)夹杂动作的话。(4)毫无准备的说一段连贯的话。(5)有提纲的即兴发言。(6)离不开讲稿的讲话。(7)念稿子。以上类型里,只有前四种充分具备口头语言的风格特点。理由是:第一,谈话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容纳纷繁丰富的词语。第二,在交谈者直接接触的情况下,交际双方有声有色。或兴高采烈,谈笑风生,或忧愁伤感,或愤愤不平,充分表露情感。因此,谈话生动、自然、感情丰富,各种口语词汇和口语句式都能得到充分的反映。第三,谈话双方互相接着对方的话茬说下去,无拘无束;还可以借助手势、姿态、动作、面部表情等辅助手段,增强表达的力量。第四,日常谈话大多是常速语流或快速语流,容易产生音变。末尾两种类型跟口语有些联系,但由于在正式场合下照字面上的语句念,不具备非正式讲话的风格,严格的说这后两种都不算口语。
口语就是人们在现想现说的情况下,借助各种辅助手段的口头语言,基本上是用非正式讲话的风格说出来的话;它包括口语本身(指零零碎碎的话),也包括口语表达(指连贯的话)。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书面语是口语的加工形式,他们各自按照不同的规律发展下去,成为既相同又不相同,既接近又不接近的两种言语的功能体系。根据不同的亲疏关系,不同的场合,口头言语有三种不同的语体,既在亲朋之间使用的家常口语体(俚俗成分多一些);在一般交际场合使用的正式口语体(普通话);在特别隆重的场合使用的典雅的口语体,它比较接近书面语。
这里所说的汉语口语是指排除俚俗成分的汉语口语。汉语口语也以北京方言为基础,声母21个,韵母39个,声调4个,音节一共413个,掌握这些音节就算掌握了汉语口语的语音系统。
汉语的标准口语就是当代排除俚俗成分的北京口语。苏联把俄语的标准口语定为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人的口语,英国则把标准口语定为据有大学问化而程度以上的人的口语。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所谓汉语的标准口语,应指受过中等教育以上操地道北京话的人日常所说的话。
汉语的标准口语应具备以下几个特色:第一,排除北京口语中的土音、土词和土语成分。这里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改变声母、韵母、声调。第二种是声韵母部分脱落。第三种是快读时合二音为一音。第二,儿化韵少。第三,接近书面语。
1.课堂教学。口头表达训练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也有自己的特点和特殊规律。要取得口头表达的理想效果,就必须遵循它的特殊规律,就必须开设专门的课型,并组成相对独立的教学系统。在周课时较多的地方,语言课可以分设各种各样的课型,学生在每一种课型上都有或多或少练习说话的机会。但是没一种课型都有自己特定的任务,不能互相代替,尤其不能用综合课或其它课型代替口头表达训练的课型。不仅如此,口头表达训练的课时在总课时中还应当占有较大的比例,因为口头表达不但要涉及词汇和语法,而且要涉及语音;学生张口说话随时都可能出现错误,课堂上需要纠正错误和帮助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这就需要占用较多的时间。在整个口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
(1)激发民族学生学好汉语的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当一个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的去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人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学习知识,常常掌握的迅速而牢固。因此,从学生入学的第一节课起,教师就要向学生强调学好汉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民族学生初学汉语时,教师应该坚持用汉语教学引导民族学生学习,尽量使民族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从而产生学好汉语的浓厚兴趣。要培养民族学生树立“要我学”,改为“我要学”“要学好”的坚定信念。“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民族学生学好汉语的兴趣,才能提高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克服民族学生心理障碍,加大汉语训练力度。要全面提高民族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关键是训练,重在效果,贵在坚持。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民族学生的口语发展水平,分析它们存在的语言障碍问题,热情帮助他们克服因为汉语说不好、害怕被老师、同学嘲笑而在课堂上不愿回答问题、不敢回答问题、有问题不敢提问、不敢讨论、不敢读课文等心理障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给学生一些辅导、鼓励和表扬,多关心,多指导中等生和后进生。创设有趣、愉快、轻松的学汉语环境。要求民族学生在汉语口语课堂上多动口,多动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民族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
(3)纠正“维吾尔腔”,提高汉语教学质量。所谓“维吾尔腔”是指维吾尔族学生在说汉语时夹带的维吾尔语语音,而有些汉语语音在维吾尔语语音系统中是不存在的。这些语音,维吾尔族学生难以发准,常按与它相近的维吾尔语语音的音发音,故而形成了维吾尔腔。例如:“事情”说成“寺情”,“洋芋”说成“羊油”,“黄瓜”说成“红瓜”,“裙子”说成“穷子”,“昆仑”说成“恐龙”,“白云”说成“白涌”等,因此在汉语口语教学中,教师要耐心、正确引导民族学生。坚持纠正维吾尔腔,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一方面要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另一方面要采取一边学习汉语一边纠正一边巩固汉语的方法;第三方面要切实做到一字一句的多教学生,让学生多听并反复练习。
(4)重视汉语口语训练,纠正颠倒语言的现象。我们知道,颠倒后的语句往往其意相反或毫无意义。例如:把“我看见山坡上马在吃草”说成“我看见山坡上草在吃马”,“我把自行车弄丢了”说成“自行车把我弄丢了”,“狼把二儿子吃了”说成“二儿子把狼吃了”“老师,我向你道歉”说成“老师,我道歉你”,“我打电话了”说成“我电话打了”等等。因此,在汉语口语教学中,教师要从发音、用词、表达三个方面入手,以转述、复述、叙述、讲述、交谈、讨论和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颠倒语序的问题进行有效地、持之以恒的训练。
(5)重视汉语口语技能的培训方法。第一,分角色复述。在学生初步掌握了课文内容后,有学生按照课文中出现得人物,分角色复述课文。第二,情景练习。教师给出情景,由学生说出在此情景中应当说的话或根据情景有所要求的语言项目对话。第三,表演。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表演。口语课上的表演以训练口语能力为目的,不需要太高的演技,因此人人都可以做。第四,看图说话。利用各种图片练习说话。第五,口头描述。让学生描述一个事物或叙述一个过程。描述的对象可以是人的外貌、衣着、宿舍、校园,也可以是一个活动、一场比赛、一次旅游等等。
2.课外语言实践活动。要真正掌握汉语口语表达能力,不但要在课堂上学习,而且要在课外进行语言实践。配合课堂教学组织的语言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汉语口语训练中,应该创设有趣、生动的活动情景,以激发民族学生学好汉语的兴趣,达到提高民族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学校或班级要以活动为载体,坚持开展说汉语比赛、普通话演讲比赛、读书读报比赛、歌咏比赛、辩论会、相声小品表演、主题班会、文艺表演、文艺活动、记者采访活动、主持人活动、新闻报道活动及颂祖国、赞家乡活动等。
在汉语口语教学工作中,我们只要坚持重视和营造一种自然、宽松的学汉语及交流环境,对民族学生进行有效地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充分调动民族学生学好汉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各种活动,坚持在活动中学汉语,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民族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就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1]陈建民.汉语口语[M].北京出版社,1984.
[2]赵国栋.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新疆教育出版社,2000.
[3]华锦木.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论[M].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4]蔡崇尧.汉语教学法概论[M].新疆教育出版社,2007.
王丽娜(1979-),女,河南邓州人,和田师专汉教部助教,从事汉维双语教学与研究。
2009-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