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琳
(佳木斯大学国际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从模因论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及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林 琳
(佳木斯大学国际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模因论是建立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上,用于解释文化传递的一种新理论。这种理论为语言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并为其提供了一种简便而易于操作的分析工具。模因论从生物学角度明确了语言与文化的起源及其相互关系: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基因和模因共同作用产生了文化;语言是文化进化的必然产物;语言的功能在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基于文化对语言的重要影响,在外语教学实践中,文化教学应被予以足够重视。
模因论;模因;基因;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直是语言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学科关注的重要问题。“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当今公认的一门值得研究的学科。”[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明确,不仅为人文学科的理论研究提供正确的研究思路,而且对外语教学实践以及文化交流现实问题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再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求进一步予以明确是完全必要的。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它试图从历时和共时的视角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具有传承性这种本质特征的进化规律进行阐释[2]。道金斯曾经认为模因是文化模仿或传播的单位,后来又将模因看做大脑里的信息单位,是存在于大脑中的一个复制因子[3]206。布莱克摩尔则认为:“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了。”[4]66世界上文化之所以千差万别,是因为它们具有自己独特的模因因子。
(一)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概述
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思考可称得上是百家争鸣,各个领域的学者出于各自的需求,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作出了各自独特的理解和阐释。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语言工具论。工具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相互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5]这一观点虽然看到语言在日常交际中的沟通作用,但并没有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去考察语言,因此并不能彻底说明作为交际工具的人类语言同动物交际手段的根本区别。也就是说,这种观点割裂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第二,文化决定论。博厄斯在谈到语言与文化关系时指出“是生活方式决定言语方式,即文化决定语言”[6]。这一理论为后人开展语言文化关系研究及人类语言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博厄斯从人类学研究出发,把语言学只看成是人类学的一部分,即只重点强调了文化对语言影响的重要性。
第三,语言与文化的辩证论。辩证观认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得以构建和传承的形式和手段;另一方面,文化又无时无地对语言有制约作用和决定性影响。”[7]这是目前学术界普遍接受的理论,但这一理论的阐述过于含混模糊。
由此可见,虽然各领域的学者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讨论已趋于完善,但各种理论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阐释都存在三个漏洞:(1)没有从根源上明确语言与文化的起源问题;(2)对文化的定义模糊;(3)论证方式多是采用对比研究法,说服力不强。人类首先是一个生物体,经过不断的进化才逐渐形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因此,在阐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时,必须考虑到语言与文化的生物机制。而模因论从生物学基础上解释了文化的进化、语言的起源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二)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模因论新解
1.基因和模因的进化促成了文化的形成
模因论指出,模因是人类模仿或者说是文化传播的基本单位,任何一个信息,只要他通过模仿,并且复制了,他就成为一个模因。“当基因的进化产生了具有模仿能力的大脑之后,模因才得以形成。”[4]31模因通过大脑不断地有选择性地模仿、复制、传播,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也就是说文化是在基因进化基础上,通过模仿即模因的传播习得的。
第一,基因进化为模因的产生奠定了生物学基础。
基因是“存在于细胞内有自体繁殖能力的遗传单位(《牛津英语词典》,2001)”,现代人类的基因是经历了数百万年的不断进化才最终形成的,并且“通过这些基因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才产生了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4]109这些器官里也包括模因赖以生存的环境——大脑。
第二,模因的进化促成了文化的形成。
文化的习得与传播是通过模仿取得的:“当你模仿别人时,必然有某种东西从别人身上传递到你身上,然后它又会从你身上传递到另一个人身上,又从另一个人身上再传递到另一个人身上,从而获得自己的生命。这种在不同的人之间相互传递的东西,可以是一个观念、一个教诲、一个行为、一条消息,如此等等,不一而足。”[4]7而这种模仿的过程即是模因传播的过程。模因的传播又是具有选择性的,“某种模因更易于引起人们的注意,更真实地被人们记住、更易于被传递给别人,而另一种模因则从来得不到传播。”[4]25而模因本身的选择性又导致了文化的多样性。也就是说,文化的变异是模因自身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我们认为模因的传播、竞争和选择导致了文化的形成。
2.语言的产生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人类对文化传递精确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这必然要求有一种先进的传播媒介出现,因此,语言作为一种象征符号便应运而生。
第一,人类语言的起源,从模因传播开始。
模因论指出:当模仿开始进化之后,除基因之外的另一种新的复制因子便诞生了。当人们开始进行相互拷贝的时候,能够获得成功的乃是那些在保真度、多产性、长寿性等程度上表现值最高的模因。口语形式的、具有语法结构特征的语言,产生于那些可拷贝的、在所有这三方面的表现值都很高的声音。模因和基因共同进化,从而唯一地产生出我们人类这种拥有容量巨大的大脑和语言的物种来[4]188。换句话说,人类的进化从模仿开始,而模仿是一种形式的复制或拷贝,即模因的传播,正是模因的复制,为语言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第二,文化的选择性促成了语言的产生。
任何文化的模仿都是有选择的:“不管是科学的还是艺术的——都是选择性模仿。”情绪、感觉、理智的斗争、主观经验等,所有这些都是复杂的模因系统之不同组成部分,它们决定着某些行为被人模仿,而另一种行为则否[4]50。模因论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拥有大量词汇和结构严谨的规则系统的语言,都应该是谜米选择的自然产物。”[4]104然而,由于文化间的千差万别,世界上的语言也是形式多样。也就是说,某种语言形式是适应其文化模式的,不论是其语音还是语法结构都是该文化选择的结果。
3.语言的功能在于文化的传播
根据模因论,语言使模因得以传播,“人类语言能力主要是为模因提供了一种选择的优越性……换句话说,语言的功能就在于传播模因。”[4]99也就是说,人类语言能力主要是为模因提供了选择的优越性,即语言是为文化即模因传播服务的。
模因论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阐释,不仅为语言学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并且也为外语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通过模因论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新阐释,我们不难发现文化对语言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外语教学中,也要把文化教学的意义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在外语教学中开展了文化教学和跨文化培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文化根源理解、记忆语言现象,而且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丰富他们多维、立体的思维方式和宽容、开放的情感态度,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结论
顾嘉祖先生指出,谜米学 (模因论)可能是 20世纪末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理论体系之一,是因为谜米学的出现,解释了其他学科无法解释的人文、社会现象[8]。本文也是以模因论为依据,从生物论角度阐释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最终得出两点结论:第一,模因论解释了语言和文化的起源问题。语言和文化都是基因和模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文化先于语言产生,语言是文化进化的必然结果。第二,语言的功能在于传播文化,语言是为文化服务的。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与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6,(6):45.
[3]Dawkins,R.The Selfish Gene[M].Oxford:Oxford Univer2 sity Press,1976:326.
[4]Blackmore,S.TheMemeMachine[M].Oxford:Oxford U2 niversity Press,1999.
[5]顾嘉祖,陆升.语言与文化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现出版社,1990:1-44.
[6]顾嘉祖,程爱民,吕俊.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化中的隐蔽文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36-454,46.
[7]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12.
[8]顾嘉祖.谜米学:20世纪末文化学与语言学理论体系的重大突破[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
(责任编辑:刘东旭)
H319.3
A
1001-7836(2010)12-0176-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0.12.069
2010-08-08
教研立项“高校英语教学中多模态教学的运用”
林琳 (1982-),女,黑龙江萝北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跨文化交际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