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前景展望

2010-08-15 00:48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12期
关键词:高技能毕业生人才

徐 莉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 150080)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前景展望

徐 莉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 150080)

从分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入手,讨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前景,并从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三个方面做切入点阐述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的建议。

规划纲要;职业教育;校企联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诚如温家宝总理所说: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各方瞩目的“新教改”草案,已于 2月 28日掀开面纱。中国自 2008年 8月启动面向 202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工作,去年年初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是《规划纲要》的第二轮征求民意工作,这标志着中国教育将开始全方位的改革,并决定到 2020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走向。

对于未来十年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思路,提出了办法。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缓解就业压力;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要向校企合作方向发展;职业教育要服务新农村建设。

一、大力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主题一——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纲要中提到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需矛盾的关键一环,必须摆在突出的位置。作为一种发展方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合理确定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比例,今后的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朝着这个目标大力发展,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符合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的必要途径之一。

首先,要使职业教育对广大学生和家长有吸引力。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现实状况的影响,几乎所有的家庭都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了对有限的优质高中及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之中。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场竞争已经从“上游”延伸至幼儿园时代。而且,部分企事业单位用人不切合实际,盲目重学历、讲文凭,一些技能型的工作也非大学生、研究生不要。这种用人上的“虚高”现象,又进一步刺激了人们追求高学历的心态。正是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教育现状,导致了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极端轻视,我国教育出现了高理论和低应用的“断层”局面。

曾经看过一篇介绍瑞士教育的文章《瑞士的真正魅力》,文中介绍,“瑞士高度重视教育的均衡发展,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瑞士教育最突出的、最有特点的就是职业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即初中毕业后,学生开始分流,约 2/3的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 (也称徒工学校)。瑞士人认为,一个国家不能只培养科学尖子,还要培养职业尖子。正因为瑞士对教育的高标准要求,一个仅有 700万人口的小国,不仅出了 16个诺贝尔奖得主,而且孕育了世界一流水平的金融、旅游、酒店、钟表、电子等行业。在瑞士,徒工学校出来的人照样可以拥有自己的事业,瑞士最大的银行联合银行的大老板施图德尔就是徒工学校出身。据统计,在日内瓦,3/4的老板均出自徒工学校。真正做到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流国家的高等教育及人才培养已形成了“金字塔”型梯次布局。

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是大学生数量的变化,更要使高等教育的结构不断优化。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过去两年,无论是在财力物力投入上,还是在各种措施保障方面,国家对高职院校支持力度都非常大。但是,在政策的实施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方面还需进一步改变,要改变“只重视高学历人才培养和使用,忽视中低学历人才培养和使用”观念,经济的发展急需人们改变成才观和就业观,同时,政府应注重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

其次,职业教育要对企业、对组织有吸引力。与普通高中和高等教育不同,职业教育不能关起门来办,教师的教育教学、学生的实习实训,都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与合作。因此,改革职业教育,一要改革办学模式,积极支持鼓励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或者是参与举办职业教育;二要依托行业企业建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三要加大相关优惠政策的倾斜力度,支持企业更多地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服务。在将来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朝着这个方向大力推进。不仅要给企业提出必须承担的教育责任和社会责任,倡导企业为职业教育发展尽一份力量,而且要保证企业在合作中的利益,使学校和企业实现双赢共赢。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主题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人才正在成为第一资源,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需要时刻跟上科技的步伐,提高教学的质量。我国正处在后工业化时期,再加上是人口大国,地区差异大,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是旺盛与长期的。自去年上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量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另一方面是制造企业招不到合适的高技能人才,这种“瓶颈”现象的出现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实体企业仍以制造外包业为主,职业院校还未培养出满足这些行业发展需求的大量高技能人才。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客观地评价教育、理性地反思教育,才能真正地发展教育。

与此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组织的优化,社会上已经产生了很多新的职业,社会对于经营、管理和服务类复合人才的大量需求和传统学校复合专业的奇缺形成了结构性供需错位,这恰恰是学生就业力提升和学校服务能力改进、尤其是进行招生改革的新空间。要求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要跟上,招生改革要跟上。

当前职业院校的重要任务就是,完成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根据产业链开设专业,调整课程,提升价值,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而不是片面地追求一次性就业率。职业院校通过具有全面性、基础性、多样性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实现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达到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如工科背景的工业性服务业、技术复合服务业、经营和管理类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业营销和厨师长等专业正蓄势待发,就业率和工资价格都在平均线以上并且正在向上攀升。我们要用行动来证明我们培养的技能人才过硬,来反驳国外对我国技能型人才的认可度不高倾向,使我们的人才走向国际市场。

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要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教学实践能力。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同时要经常聘请行业的专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体制。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制定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

同时,要注意通过中高职衔接培养复合人才。如在中职阶段学习烹饪专业,在高职阶段学习厨师长专业,学生毕业后可组建团队,将有很好的就业前景。再如,中职阶段学习化工,高职阶段可以学习化妆品营销,两个阶段的专业方向相结合,有利于增加专业学习的系统性,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复合人才。

三、发展职业教育的主题三——学生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个大学生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引导和扶持政策,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千方百计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摘编自《政府工作报告》)。

数据显示,2009年 11月底,上海市 15.8万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超过九成。但目前仅把就业率作为评价高校就业质量的唯一指标,难免让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这样做,容易造成高校片面追求就业率,甚至弄虚作假;而且不利于各高校按社会需求进行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

我们可以按专业建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统一建立各高校就业数据发布网络平台,供各高校网上发布毕业生就业进展等数据,并由每位毕业生独立填写就业岗位、工资薪水、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度、对就业岗位的满意度等相关信息。由上级教育部门按专业对各高校相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该专业的就业质量,进行排名并发布;依托一些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机制,“对接”用人单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职业院校的改革方向,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全面深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提高高校人才培养与国家人才需要的契合度;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形成有利于人才培养成长的终身学习体制。应注重高技能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归根结底就是要使职业教育对接市场主体——企业的需求。如此,则实现现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的名言:“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就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朱 岚)

G718.5

A

1001-7836(2010)12-0018-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0.12.008

2010-04-25

徐莉 (1979-),女,黑龙江佳木斯人,讲师。

猜你喜欢
高技能毕业生人才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人才云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最“叛逆”的毕业生
浅议高技能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