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锐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 150080)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 改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
张 锐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 150080)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不仅仅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更是学生适应时代的需求。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上的运用,改变了教学的内容及呈现形式,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突破了数学的时空限制,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全新的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开放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信息技术;数学教学;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起到积极作用。
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分解、组合、移动、翻转、定格、闪烁、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在学习几何图形中,对各种平面图形和柱体、锥体认识以及周长、面积、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推出时,就可以利用平面、空间图形的分、合、转、并、移、裁、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使学生能身临其境,产生立体效应,同时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自我挖掘各图形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推出有关计算公式。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1]。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用课件演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时,可设计大小不同的三个圆 (画有直径),分别将圆周曲线拉直,让“直径路段”在“圆周直线”上翻动,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容易得出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究竟有什么关系,是怎样发现的,再让学生观看、笔算 (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脑想、口说,使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理解圆周率概念,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用 CA I课件演示,提示题目内容,形象展示题中情景,再配上教师恰当的点拨导思,就可收到粉笔、黑板不能达到的学习效果。
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是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是分享观点和澄清理解的一种方式。而发展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最佳途径就是给予学生决策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尝试和讨论,自然地运用数学语言。信息技术准确、方便、呈现方式多样化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呈现运算后得到的数学结果,并利用Word、PPT或投影将自己对数学结果的解释以数学符号、数学图表等多种方式呈现给教师和其他同学来交流数学思想[2]。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梯形面积之后,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组合图形的能力,在计算机课件上设计这样一道练习:请在计算机屏幕上,设计一个 60平方米的花坛。当学生做这一题时,显得异常兴奋,他们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和已有的知识,认真地设计出各种图案不同的花坛。在设计时,学生格外的投入:有几人悄悄地商讨;有的认真核对面积是否符合 60平方米,并把计算方法记录下来;有的忙于为花坛涂上各种颜色……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虽然设计的图案有优良之差,计算的过程有繁简之别,但学生这种积极参与、互相合作的热情是对组合图形面积一次最佳的巩固练习。学生也通过计算机,展示了自己的才智,锻炼了表达能力。
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但数学应用意识的失落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课堂上不讲数学的实际来源和具体应用,“掐头去尾烧中段”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如果数学教学仍旧视而不见,不管实际应用,恐怕就太不合时宜了。
使用信息技术,学生比以往有更多机会去思考一些所学知识以外的问题。学生可能会在兴趣的引导下自发地去探究未知知识并积极地学习如何运用。在这种兴趣的引导下,学生自然也就拓宽了数学视野。
例如:在学习“统计表”一课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明确提出学习任务——制作旅行统计表,然后让学生在网上查找旅游资源。网上的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学生在链接的引导下,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在信息海洋中冲浪。许多学生在互联网上找到了旅行社资源、旅行工具的分类、价钱,有的还查找了旅游胜地。资料齐全后,组员们再分工合作,讨论如何选择路线及交通工具,最后汇集制成了一张统计表。学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兴趣盎然时,就轻松并出色地完成了课堂任务。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种整合为我们学习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提供了大量丰富的资源。既体现了教学内容的时代性,也加大了课堂容量,让全体学生平等地享有了教育资源,使数学的价值在应用中体现。
在以往的教学中,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以“教”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使培养的学生只是生吞活剥地接受知识,而不能有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品质。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单一的、他主的与被动的学习方式[3]。教师给出课题,并提供大量的素材,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同学合作交流、实践操作。
例如:在学习《时、分、秒》这一课时,课前根据学生的需要建立一个模拟网站,学生根据需要和个人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篇章进入分页,每个分页中设置不同的问题和操作方法提示,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内容进行连接,按不同的顺序进行操作。
知识篇——知识篇有钟面构成的有关知识,有记时方法的有关知识和课件演示,有 1时、1分、1秒的时间观念和相应演示,有时、分的进率关系和分、秒的进率关系的课件演示……
操作篇——此篇中有认钟表,并按提示输入有关数字及检验方法。
欣赏篇——进入欣赏篇,学生进入相关连接,可看到生活中常见到各种钟表,如:机械手表、电子手表、跑表、怀表、座钟、挂钟、闹钟……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深深感悟到生活中的种种事物都含有数学知识。同时,在欣赏中了解了钟面的基本构成,三种表针的样子,钟面上一圈基本数字等。
创作篇——学生在此篇中根据所学的知识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爱好进行创作,可用绘图表示,可用语言描述。
在这里教师不是把知识或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观察、实验、讨论、操作了解有关知识,从而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
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其中,信息处理能力是重要的一种能力。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提取有关素材,进行选择、分析、研究和比对,通过实验、观察、类比、联想、交流和讨论,最后归纳、综合,实现意义建构。知识的呈现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材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学生借助网络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内容的选择和拓展融入了学生个人的主观意愿。从课内到课外,信息素养不断提高。
例如:在进行“税率问题”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搜索“税收咨询”的网站。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网站上用“协作”与“对话”的方式进行探索,学习各种税费的计算方法,了解各种税收政策。又如,在进行数学竞赛辅导中,也可以指导学生查询相关的“数学竞赛”网站,让同学们在这些网站上查找有关数学竞赛的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应用,并参与网上讨论,扩展学生的视野。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不仅仅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更是学生适应时代的需求。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整合,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一种全新的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还处于探索的阶段,仍有诸多问题待以商榷、实验、讨论及改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整合还任重道远,有待于教育工作者们的不断摸索。
[1]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王伟晔,赵岩松.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与训练[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魏国栋,吕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侯秀梅)
G427
A
1001-7836(2010)08-0098-02
2010-05-25
张锐(1971-),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从事电化教学与信息技术研究。
10.3969/j.issn.1001-7836.2010.08.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