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视阈下的《苏日中立条约》

2010-08-15 00:48刘新庆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8期
关键词:松冈条约苏联

刘新庆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长沙 410081)

《申报》视阈下的《苏日中立条约》

刘新庆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长沙 410081)

对于《苏日中立条约》的研究,后人大多从后来者的身份去忖度,而少有从当时人看当时事的角度去研究。《申报》作为当时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对《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前后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然而却并不像一般所想象的那样对这一条约大加挞伐,只是对这一事件作了尽可能详细的追踪报道和较为中性的评论。这应与当时《申报》顾全大局,配合政府安抚民心以维持政府与苏联的相对友好关系有关。

《申报》;苏日中立条约;苏联;日本;中国

后人研究《苏日中立条约》,多从后来者的角度考察该条约的订立动机、原因以及影响等;或者从政治即外交关系的角度对之予以阐述。这样就在许多状况已知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臆测所发生事情的状况。也就是易产生罗志田所言的“倒放电影”现象。“倒放电影”“由于结局已经知道,研究者较容易发现一些当时当事人未能注意到的事物的重要性”,有“后见之明的优势”;但它却有其缺陷,即“容易以今情测古意,特别是有意无意中容易以后起的观念和价值尺度去评说和判断昔人,结果常常是得出超越于时代的判断。”[1]106

因而,将对事件的考察置于当时,考察当时人对当时事的言论,自应当稍可避免这一弊端。本文即试从《申报》对《苏日中立条约》订立前与订立后的报道与评论,考察当时人对这一条约签订的看法。

一、条约签订前《申报》对苏日关系的关注

《苏日中立条约》签订于 1941年 4月 13日。正是中日交战激烈之时。实际上,在《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前《申报》即密切关注苏日关系的进展。包括日本对苏政策的调整、日本首相访苏的举动等等。

1941年 2月 15日《申报》转华盛顿路透社电和东京路透社电分别发文《日本急谋亲苏,俾便推行南进》[2]和《日本决竭全力调整对苏关系》[3]。25日又转东京路透社电发文《日本急谋对苏修好》[4],表现出对日苏关系进展的高度关注,这是《申报》关注日本对苏政策的调整。

对日本外相等政府官员涉苏行动的关注也是《申报》密切关注苏日关系的进展的一个方面。1941年 3月 9日以《日外相松冈准备访问德义》为题刊文,对松冈洋右访问德义时将取道苏联并企图“与苏联谈不侵条约”等传闻进行了汇总[5],3月 14日,《申报》采合众社电报道称:“日外相松冈洋右、将在莫斯科与史太林会晤。”[6]同日,日本驻苏大使建川在莫斯科大使馆宴请莫洛托夫等苏联要员。对此,《申报》在翌日及时报道,并称“莫斯科外交界认此为苏日关系趋向改善之表征”[7]。3月 24日,松冈洋右到达莫斯科。翌日,《申报》汇总了各国对此事的报道与议论[8]。3月 26日,以《苏外长莫洛托夫接见松冈洋右》为题报道了 24日下午莫洛托夫接见松冈洋右及 25日松冈离苏赴德一事[9]。4月 7日,松冈洋右离苏归国,《申报》也进行了报道。报道中提到,苏联与日本将会签订新商约,但《申报》对此表示乐观,文称:“日外相松冈虽刻在莫斯科进行苏日谈判,但此谈判不致影响苏联援华政策,苏联供应品现有大批到华,此乃明证也。”[10]

从《申报》的相关报道来看,其对苏日关系的进展尤为关注。毕竟,苏日两国均与自己国家关系重大,只是一国是友一国是敌。友与敌有趋近的意思,对自己国家莫不是一大挑战,因为想要日本在当时不再侵略中国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也正是《申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二、条约签订后的《申报》舆论

相对中国而言,日本是敌人,这是不言自明的。而苏联则扮演着一个较为复杂的角色。国民党自 1923年《孙文越飞联合宣言》发表始,双方进入友好合作期。其时孙中山同意维持中东路现状。而作为苏联全权外交代表的越飞则保证:“共产组织,甚至苏维埃制度,事实上均不能引用于中国。”孙“可以俄国援助为依赖也”[11]52。其后,曾因中东路的问题而屡屡冲突。但时至 1937年,中苏双方出于对日本的共同防范,于 8月 21日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此后,中苏关系转好,苏联对中国也屡有援助。

从 1937年 11月开始,苏联向中国派遣军事顾问。1938年 3月 1日,中苏商定第一笔 5 000万美元的贷款协定;同年7月 1日又商定第二笔 5 000万美元的贷款协定 (两次贷款协定的正式签字在 1938年 8月。1939年 6月 16日又签订了第三笔 1.5亿美元的贷款条约)。此外,从 1937年 10月至1939年 9月,苏联向中国提供了 985架飞机、82辆坦克、1300门大炮、14 000多挺机枪,以及弹药、设备和装备[12]115-116。即使苏联是出于让中国拖住日本的目的,但说苏联是抗战初期对中国援助最多、最到位的国家是并不为过的。

然而就在中国抗战的重要关头,中国的朋友苏联与死敌日本却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该条约共四个条款,其第二条规定:“倘缔约国之一方成为一个或数个第三国敌对行动之对象时,则缔约国之他方,在冲突期间,即应始终遵守中立。”条约还附带有一个《共同宣言》:“遵照苏日于一九四一年四月十三是缔结之中立条约的精神,苏日双方政府为保证两国和平与友好邦交起见,兹特着重宣言:苏联誓当尊重‘满洲国’之领土完整与神圣不可侵犯性;日本誓当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之领土完整与神圣不可侵犯性。”(见《大公报》(重庆),1941年 4月 15日)

《申报》于签约第二日根据国际上的各种信息对这一条约给予积极披露。4月 14日《申报》发表《昨日下午二时,苏日签订中立条约》,并对“日保证外蒙土地完整,苏对满洲亦作同样保证”也予以报道[13]。4月 15日,《申报》发布了国民政府的意见[14]。与此同时,还发表社评《苏日缔约的因果》。该社评认为:“这一协定签订之后,事实上一日有效,则在法理上日本即得一日无北顾之忧;久陷深渊之中的日本,必因法理的北顾无忧而感觉安慰;确是,这是日本所久已渴望的安慰,而我们从旁严谨的看来,这一法理的安慰,是日本现在所获的唯一安慰,最高安慰。此外,协定没有给日本以丝毫的更大安慰。不但如此,日本成为任何一国的军事行动对象时,苏联绝无中立义务;中日的不宣而战,苏联当然不受本协定拘束而负何义务,亦即仍得继续推进其数年来一贯的援华政策。”[15]单从社评来看,中苏的友谊才是真的,其间的条约才有长久性、持续性;而苏日的缔约只是日本所得的“安慰”而已,双方都仅是权宜之计,其条约并不可信。

4月 17日,《申报》再发社评《太平洋局势展望》,谓:“持续将近十年的远东危局,已往因为关系各国未能通力合作而形成动乱,关心世变的人曾经于此显示了殷切的期望,然而时至今日,不惟未见成效,苏联方面并已于对日签约一举明白表示对此一任务不感兴趣。”[16]意即:苏联与日本签订条约,意味着苏联无意于与各国通力合作以避免动乱。

三、从《申报》舆论看其对“苏日条约”的评价

探讨《申报》对《苏日中立条约》的评价实际上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对条约本身的看法;二是透过条约对苏联的看法;三是对日本的看法。

从对条约本身来看,《申报》认为:《苏日中立条约》本身是中性的,因为苏日两国的历史积怨已久,“盖苏日间的交恶猜忌,是半世纪以来,是非厉害,种种空间与时间的总积。谓现凭一纸文书而完全抵消了,我们不敢大胆地这么深信。”这一条约签订是苏日双方互相猜忌、顾忌而想有所安慰的结果。它“并未解决苏日关系所有之多方面问题、不过已开辟一趋向解决之直接途径而已。”[17]

就对订约之一方的苏联看,苏联考虑安全的范围仅仅局限在本国,而无暇顾及世界大范围的和平。“在欧洲对付德国起见,始在东方稍假日本以颜色”,故而签订《苏日中立条约》。苏联并不打算与他国合作以寻求世界的和平。

对日本的看法,《申报》认为,《苏日中立条约》对日本并不能产生多少实质的作用。它只是“日本所久已渴望的安慰”。实际上,“日本若为企图所谓解决中国事变,始结此约,则真是等于取椟还珠;若为企图南进而结此约,则实效亦未可遽知,却得几分安慰,或可视为几分鼓励”[15],也就是说,苏联并不会因为这个同意的签订而保持绝对的中立,日本只是得到了一些心理上的安慰而已。

由《申报》自条约签订之前对其追踪报道及签订之后的舆论与评价,可见其极大的关切之心。实际上,《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至少在心理上对中国造成了不利影响。更兼其中有牵涉中国领土主权的地方,这样就似乎成了盟友的背叛。中国虽不是该条约的签订国,但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利益。然而,《申报》并不像一般所想象的那样会对这一条约大加挞伐。它并没有对苏联有过激的批判(只发表了反映国民政府意见的《妨碍领土行政完整,中国政府决不承认》一文),而只是对这一事件作了尽可能详细的追踪报道和较为中性的评论。这应与当时《申报》顾全大局,配合政府安抚民心,以利于政府继续维持与苏联的相对友好关系并有效推进抗战有关。

[1]罗志田.民国史研究的“倒放电影”倾向[J].社会科学研究,1999,(4).

[2]日本急谋亲苏,俾便推行南进[N].申报,1941-02-15 (3).

[3]日本决竭全力调整对苏关系 [N].申报,1941-02-15 (3).

[4]日本急谋对苏修好[N].申报,1941-02-25(4).

[5]日外相松冈准备访问德义[N].申报,1941-03-9(5).

[6]松冈过俄时将晤史太林[N].申报,1941-03-14(5).

[7]驻苏日大使宴苏外长[N].申报,1941-03-15(3).

[8]松冈谈赴欧结果将决定和战问题[N].申报,1941-03-25(3).

[9]苏外长莫洛托夫接见松冈洋右[N].申报,1941-03-26 (3).

[10]日外相松冈今日离苏返国[N].申报,1941-04-7(5).

[11]孙中山.孙文越飞联合宣言[G]∥孙中山全集 7.北京:中华书局,1985.

[12]杨闯,高飞,冯玉军.百年中俄关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13]昨日下午二时,苏日签订中立条约[N].申报,1941-04 -14(3).

[14]妨碍领土行政完整,中国政府决不承认[N].申报,1941 -04-15(2).

[15]苏日缔约的因果[N].申报,1941-04-15(3).

[16]太平洋局势展望[N].申报,1941-04-17(3).

[17]日苏各项问题尚难解决[N].申报,1941-04-15(3).

(责任编辑:孙大力)

K265.9

A

1001-7836(2010)08-0015-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0.08.006

2010-04-22

刘新庆(1986-),男,湖南宁乡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

猜你喜欢
松冈条约苏联
作为国际法渊源的条约
条约解释中的拟制因素
农民需要“不平等条约”
图解“躯体标记假说”——松冈正刚对达马西奥The Feeling of What Happens的解读
全面解读《视听表演北京条约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贵是一块招牌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