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

2010-08-15 00:48张琳娜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世界生活教学

张琳娜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 710062)

试论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

张琳娜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 710062)

教学世界是一个人为构建起来的为人的世界,它有目的性、工具性、精致性三个特点。生活世界是处于自在状态下的,以传统、习俗、常识、自然资源等自在因素自然而然地展开的一切活动,具有感性、体验性、经验性三个特点。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既是紧密联系的,又是相对独立的。站在历史的基础上,反思教学与生活的关系,充分发挥两个“世界”的合理性,形成互相促进、相互发展的动态统一。

教学世界;生活世界;关系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以往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内心世界,他们呼吁学校教学要回归生活世界。教学要回归生活世界就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然而,对于教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我们遇到的某些问题和困惑使得研究者不得不重新审视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理论中的某些主张,这不是在反对“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主张,反而,是我们不断反思批判进取的一种表现。研究者不得不重新界定“教学世界”和“生活世界”,当然,对二者的关系的认识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教学世界

教学世界是以“人的培养”为主要活动,以师生关系为主要人际关系,以学校为主要活动场所,人为构建起来的一个为人的世界。它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目的性。教学世界是为了适应和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并由人经过理性选择和自觉安排而形成的,因而其目的就非常明确。简单地说,教学世界的目的就是加速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并致力于不同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教学世界的活动内容与活动形式都要围绕这一基本目的进行组织和展开。

第二,工具性。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完满发展,要关照学生自身的主体价值和人生意义。从这种意义上说,教学体现的是目的性价值。但从教学自身和社会的角度看,教学终究不能摆脱与外部社会的特殊关联,必须适应特定社会的发展要求,这决定了教学不仅要为社会发展服务,而且学生自身的存在与发展也必须以教学的秩序和效率为基础来完成。在此意义上,教学具有鲜明的工具性,可以说工具性是教学世界的社会职能的反映。

第三,精致性。教学世界是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的一种专门领域,这就决定了它不能只依靠经验、习惯、常识、传统来进行,还得主要依靠人的自觉选择和理性行动。教学世界中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过程及其活动结果都不是任意的,而是由人来选择和安排的,其结果就是教学世界的日益专业化和精制化。

二、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最早是由胡塞尔提出。在胡塞尔看来,生活世界是一个直观的、非课题化的、奠基性的世界,是一个主体构造之物,是主体共同面对和拥有的世界[1]。在他之后,海德格尔把生活世界当做人的存在的直接呈现,看做一种人与外界尚未分化的原初状态、一种以活生生的体验为基础的存在状态。哈贝马斯则认为生活世界是由人的日常交往活动所构成的,同时它又充当着日常交往活动的背景,具有经验性、直观性、总体性、整体性和奠基性等特点。舒茨把生活世界划分为直接经验世界和间接经验世界,前辈人的世界、同辈人的世界和后辈人的世界。我国学者衣俊卿把生活世界划分为日常生活世界与非日常生活世界,等等。这说明生活世界本身是一个有多种构成、多重结构和多重意义的世界。虽然思想家们理解各异,但总体上来看,他们对生活世界的理解也存在着相通之处。所以我们可以把生括世界理解为处于自在状态下的,以传统、习俗、常识、自然资源等自在因素自然而然地展开的一切活动,包括社会人和自然人的生活的自在场域[2],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感性。感性主要表现在生活世界的事物大多是具体的,可以用感官感知得到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直接接触。

第二,体验性。生活世界是一个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的现实世界,是一个人时时刻刻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实践出的一片天地,感悟着生活的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也具有社会性,因为毕竟个人的生活是离不开社会的,也正是个人性的生活组成了社会性的大生活。它是每个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相统一的整体世界。

第三,经验性。生活世界中的事物是被经验到并能被经验到,这意味着它是由经验构成的世界。胡塞尔在谈到科学的基础时说,科学奠基的那个经验世界始于所有的经验思维,先于所有的商量、斟酌、奠基、理论化的活动,一个绝对统一的、连续的、本身相互关联的世界是在经验本身的统一中被经验到的。

在教育理论界,人们的认识也不尽相同。熊川武教授认为,生活世界是处于一种自在状态的世界,是以传统、习俗、经验、常识、朴实感情与自然资源等因素构成的人的生存的场域,直观性、自在性、复性、经验性、朴实性与实用性是其六大特征[2]。郭元祥教授指出,“生活世界”是实体和关系的世界。“‘生活世界’的概念决不是指‘生活环境’,也不是指‘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而是指对人生有意义的,且人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是人生的过程、生活着的心物统一的世界。‘生活世界’既是一个实体的世界,又是一个关系的世界。”[3]

三、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

1.二者紧密联系

教学世界源于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教学世界存在的依据和背景[4]。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世界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生活世界,也就是说教育世界具有生活世界的一般特征。

教学世界的组织形式——学校,是从生活世界脱胎而来。学校是生活发展的产物,是生活世界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需要。学校的诞生是生活世界孕育的结果,是为了生活世界的无限延续和更好发展。展开于学校世界的教学与自在于生活世界的教育,是自为和自在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教学世界的主体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从生活世界入场,然后才在教学世界亮相,说明身份,并履行责任,承担义务,赋予意义[5]。在生活世界里,教师和学生与生活世界的其他人没有大的区别,都经历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品尝着生活的喜怒哀乐,做着或乐意或无奈、或伟大或平凡的事。在教学世界里,教师和学生肩负着生活世界赋予的责任,在主体平等的原则中,通过教学交往这一手段达成对生命和生活的普遍和独特的理解,实现着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教学任务,并使个体生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2.二者相对独立

教学世界有自己专门的领域,它与一般意义上所说的生活世界、尤其是日常生活世界,有着一定的区别,可以说,教学世界独立于生活世界。

教学世界在某些方面外在于日常生活世界,它有自己的领地,有自己的特性,有自己的运行规则。教学世界有一套完备的运行规律、伦理法则、方法体系和价值体系,教学世界为了保护自己的学科领域,不断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取更大的效益,总是不断地强化自身。而且显然已经发育成为一个独立于、迥异于日常生活的非日常世界。

3.教学与生活关系的历史反思

纵观中外教育史上教学与生活关系的历史演进,主要形成了教学准备说、教学即生活说与生活即教学说三种基本观点,大致反映了教学与生活关系的基本历史脉络。综合这三种基本观点,教学准备说关注的是知识的工具性价值,强调的是学生为将来完满生活作准备而掌握功利性的知识,至于当下的生活境况与生存境遇则不在考虑之列。教学即生活说由关注知识的工具性价值转向了对知识的目的性价值的重视,注重学生在教学中作为人的地位,强调学生当下的生存环境与发展状况。生活即教学说在表面上把教学即生活说倒转了一圈,在实质上却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即摈弃传统的工具理性主义的教学模式,恢复与重建教学中人的精神家园和价值世界,而教学的工具性价值与学生将来的生活不在重点考虑的范围之内[6]。

应该说,三种观点都为我们重新思考教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摹本与借鉴意义,也是我们反思与修复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关系的源头和基础。客观地讲,三种观点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现实基础,同时又有其片面和疏漏的地方。就教学与生活的关系而言,教学关注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和个体生活,就是关注人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就是关注教学的目的性价值,这是我们必须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另一方面,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脱离与错位,这又是近代工业化革命的社会需要和现代社会人们追求工具理性的必然产物。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的人们遵循一种由工具理性或科技理性主导的价值原则和行为模式,人们崇尚秩序与效率,推崇理性化与规范化,而且知识和理性本身也是学生由必然走向自由的必经之路和可靠的阶梯。这意味着,历史上或者在今天,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某种脱节并不都是偶然的。相反,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为了适应制度化课堂教学的发展需要,为了学生知识的增长、理性的完善和将来生活的完美,教学还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发生某种距离上的脱离,这既是必然的,又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

如此看来,在中国当前的社会事实和特殊语境下讨论教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时,我们既不能一味地去指责和怪罪先人的见解,同时又需要将其放在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去加以清理和反思。笔者认为,我们不必刻意去寻求教学所要回归的“生活世界”,首先因为可以说教学也是一个生活空间,在教学中,学生要与老师、同学交往,这其实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再者,我们的教育已经为学生预设了以后的生活,我们需要做的是要如何平衡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如何用“教学”这个工具来达到更好“生活”的目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去追寻旧“生活世界”,那么势必给了“教学消亡论”一片天。

我们可以站在历史的基础上,不是绝对的继承,也不是绝对的批判。我们不应总是强调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而是要改革自身、反思自身,是教学的世界在认清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再多点生活味,使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能够导引教学世界行走的方向,充分发挥两个世界的合理性,形成互相促进、相互发展的动态统一。

[1]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5-7.

[2]郭元祥.生活与教育 [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5.

[3]熊川武,江玲.论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基本差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5):19-22.

[4]金建生.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辩证存在 [J].教育评论,2005,(2):41-43.

[5]林存华.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从“隔离”到“融通”[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0):1-5.

[6]李燕.教学与生活——论回归生活教学的理念与策略[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0-21.

A Tentativ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achingW orld and L ifeW orld

ZHANGLin2na
(College of Education of ShanxiNor malUniversity,Xiπan 710062,China)

The teachingworld is a manπsworld which is built by the men,characterized by its purposeness,instrumentality and e2 laboration.The life world is being in itself,which is an activity under the natural factors,such as traditions,customs and common sense.It has three characteristics,namely,sensibility,experientiality and experienceness.Teaching world and life world are closely linked and relatively independent.Based on in histor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 ween the teaching world and the life world and gives fullplay to the rationality of the two“world”.The dynamic unitywithmutual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will come in2 to being.

teachingworld;life world;relation

G40-02

A

1001-7836(2010)01-0064-03

2009-10-20

张琳娜 (1985-),女,陕西韩城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责任编辑:郑龙云)

猜你喜欢
世界生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