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翻译中的地名和景点名称翻译研究

2010-08-15 00:47
河北职业教育 2010年1期
关键词:专名音译意译

曹 容

(四川民族学院,四川 康定 62600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游览我国各地著名的风景名胜古迹,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为了方便外宾并更好地对外宣传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促进我国涉外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不断地优化我国的涉外旅游环境,其中地名和景点名称的翻译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地名的翻译是一个国家领土主权的象征,而景点名称翻译的好坏不仅直接反映译者水平的高低,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游客是否会选择此景点作为参观游览的对象,影响到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笔者通过景区实地考察和查找文字宣传资料的方式,收集康巴藏区境内的地名和景点翻译名称,通过分析研究,就地名和景点名称的英译方法、翻译原则以及存在问题,作了初步探索。

一、景点名称的常用英译方法

1.音译(transliteration)

音译指把一种语言的语音用另一种语言中跟它发音相同或相近的语音表示出来(《现代汉语词典》)。即主要根据汉语读音,将景点名直接用拼音标注,是景点名翻译中最简单的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只要能掌握汉语拼音即可得到正确译名,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源语文字的读音,这对于扩大景点的影响力有很大作用。

由于藏区地名、景点名中涉及到相当多藏民族文化的专有名词,这些专有名词在英语中无对应的译语,无法用简洁易记的方式译出,采用音译的方式来翻译景点名称,可以使翻译过程直观、简便,译名也比较简洁,易于外宾记忆、理解和传播,扩大景点影响力。如:Xinduqiao(新都桥),Yajiageng Bank(雅家埂),Yerenhai(野人海)等。李怀奎、李怀宏对景观标识名称汉译英的语用等效研究表明:采用音译的名称无论在语用语言上,还是社会语用上,不可接受率比采取直译与意译标识名称的不可接受率要低得多。汉语拼音已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景点的音译名被接受程度会越来越高,接受度的提高也使信息的传达更有效。

但是,在景点名称翻译中单独使用音译的并不多见,大多数是同直译和意译结合起来使用,译文力求保持原文的读音,而在字型上则保留译语的特点和习惯。

2.意译(free translation)

意译通常指“从意义出发,只要求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不注意细节,译文自然流畅即可,意译不注意原作形式包括句法结构、用词、比喻及其他修辞手段。本文中的“意译”不是通常意义上与“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相对的“意译”(free translation),而是在一定层次上追求等值的语意翻译。由于景点名通常是由词汇、词组构成的,所以这种翻译所要达到的等值效果也停留在词汇层次上。

(1)逐字翻译。逐字翻译即以单个汉字为单位进行的翻译。如:大冰瀑布译为the Grand Ice Fall,the Great Frozen Waterfall,Big Ice Cascade和Large Glacial Fall.四个英译名都基本保持了景点中文名称的语言形式,通顺易懂,译语读者也能明白其中的含义。逐字翻译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翻译方法,在此次调查中有相当丰富的例子,在此不一一列举。

(2)直译。直译源于逐字翻译,所不同的是景点名称中有些是固定词语,不能将其逐个拆分后翻译,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力求在词汇这一层次上追求与原文的等值效果,如Horse-racing Mountain(跑马山)。由于景点名称中固定词语较少,且要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故这种译法不常用,此次调查中例子很少。

(3)语义翻译。此种翻译方法不再局限于单个字、词的意义上,而是追求译文与原文在所表达意思上的等值。如景点“郭岗顶”,地形如莲花宝座,故英译名为Guogangding Lotus Peak。再如收藏了藏传佛教各家各派的经典书籍印版的德格印经院,英译名为Dege Scripture Printing lamasery或Dege Buddhist Sutra Printing House,译文均没有拘泥于源语的表达方式,而是补充解释了其文化内涵,有效地传达出了源语信息。由于景点名多以较短的字、词出现,所包含的语义有限,故这种翻译方法并不常用。

3.音译+意译

景点作为地名的一种,基本上都是以词组或者短语的形式出现,从其语法结构上分析可以表示为专有名称+种类名称的偏正词组形式。在实际运用中,专有名称采用音译(主要是拼音法),也有用意译(主要是直译);种类名称则一般采用意译中的直译。这样的译法主要有下列三种形式:拼音+直译:贡嘎山Gongga Mountain,五须海Wuxu Lake,泸定桥Luding Bridge,金刚寺Jingang Monastery,长青春科尔寺Changqing’Chunke’er Temple;拼音+拼音+直译:望江楼Wujianglou Tower,雅家埂Yajiageng Bank,热水沟Reshuigou Valley;直译+直译:如Swallow Valley(燕子沟),Colorful Stone Forest(变色土石林),Beauty’s Valle y(美人谷),Small Old Indian(小天竺)

这种方法既弥补了单纯音译法表意能力差的缺点,又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一些难译词在意译时可能出现的语意误解,词不达意,表达累赘等弊病,因此是最为常见的译法之一。这种翻译方法中有几点值得注意:

(1)用拼音标注的专名部分不表意,只将其整体视为一个语素单位,故在音译时一般合写,例如Xinduqiao(新都桥),Yerenhai(野人海)等。

(2)若专有名词为单音节的通名,如江河湖海、园林建筑等,应顾及音韵和英语习惯读法,通常将种类名词视为专有名词的一部分,按专名处理。即先采用音译方法与专名连写,将名字后隐含的“湖”“山”和“园”等同时音译出来(而双名则不必)。后重复意译,构成专名整体。如Hailuogou Valley(海螺沟),Paomanshan Mountain(跑马山),Daduhe River(大渡河)等。

(3)“音译”+“解释性翻译”的方法。解释性翻译,即“译者可以而且应该对原文加工,其中一种加工方法是‘镶补’,即补充外国人看不懂的背景,通常是加几个字或最多加一两行话就行”。如措普湖Cuopu Lake-the first lake of Eastern Tibet。在旅游景点的介绍中采用解释性翻译,这样既能让外国游客了解此处景点的名称,又能知道该景点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如“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成员”稻城三神山-仙乃日、央迈勇和夏诺多吉,分别为藏传佛教三诂主观音、文殊、金刚手之化身,英译名为Jambeyang(represents Manjushri,the Bodhisttva of Widom),Chanadorje(stand for Vajrapani,the BodhisattvaWrath),Shenrezig(represents Avalokiteshavara,the Bodisattva of Compassion and the Parton-saint of Tibet).首次出现可加括号,对于景点作进行一步说明,再次出现时,括号可省去,以免译名过长;附带括号的译名只宜出现在段落中,不宜出现在标题或单独作为景点名称时的形式。又因为旅游景点的标识有其自身特点,这样的解释性翻译运用在景点名称上时会显得过于累赘,因此对景点名称的翻译可直接用音译Yangmaiyong,Xiaruoduoji和Xianairi。

康志洪认为地名翻译中,源语——目的语的关系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源语语符必须适应和服从目的语的社会语用环境和习惯:地名翻译的关键不在于语符意义的对等或语音的对应,而在于译名究竟以何种合适的方式在目的语中指称源语名称之所指。一般而言,音译的译名较简洁,可记性较好;而采用了意译的译名则较为确切,能较好地体现地名和景点名中包含的意思。在旅游翻译实践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取舍,但也要考虑能相互兼顾。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或是把几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都需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

二、地名与景点名翻译原则

地名是最常用的社会公共信息之一,与国家的日常生活、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息息相关。我国历来重视地名工作,截至2001年底,全国省一级行政单位都出台了地名管理法规,70%的市县也制定了地名管理规定。地名的翻译是一个国家领土主权的象征。作为翻译人员,首先要遵守这些规定,以维护国际主权与民族尊严。

1.地名的翻译应以汉语拼音音译为主,力求准确规范,并适当照顾习惯译名

用汉语拼音拼写我国地名,不仅是我国的统一标准,而且是经过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作为有关我国的专有名词和译词的国际标准。早在1967年联合国就做出决议,要求各国、各地区在国际交往中,地名翻译都使用罗马(拉丁)字母拼写,做到每个地名只有一种罗马字母拼写形式,即单一罗马化。而我国地名罗马化国际标准,实际上就是汉语拼音拼写方案,这是1977年第三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上通过的。1999年我国又颁布了《地名标志牌城乡标准》,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地名被规定为必须执行的强制性条款。理论上所有的行政区划的名称都可以采用拼音法来翻译。在某些较为正式场合,还需对地名加上其行政区划的级别:省(province)、市(city)和县(county)等。中国的地名多为双声词,地名的翻译应以音译(transliteration)为主,拼音法译名比较简洁,对外国人而言,易于他们理解和记忆。而且,拼音法由于实现了地名和译名之间的一一对应,也可使译名规范统一,是地名较理想的译法。地名的音译还可参照《英汉译音表》、《外国地名译名手册》(中国地名委员会编,商务印书馆出版)或《世界地名译名手册》(辛华编,商务印书馆出版)。我国现有的各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包括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县(区),绝大多数都可以直接引用拼音的写法译成英语。

此外,地名翻译还应适当照顾习惯译名。对某地已有传统译法、谐音法译名广为人知,特别是那些较早为国外所熟悉,外宾或多或少在其国内的媒体中听到或看到的地名,在旅游翻译中通常保留原译法,例如香格里拉译为“Shangri-la”,香巴拉译为“Shambhala”或“Shangba-la”等。

2.少数民族地名不用汉语拼音音译,而应按该民族的语言拼写,用加符字母为地名记音

1991年8月30日,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了《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母拼法和代码》,英译文中,我国少数民族的地名不用汉语拼音音译,而是直接从少数民族语言的语音中译得,应按该民族的语言拼写。如拉萨译为“Lhasa”而不是“Lasa”,乌鲁木齐应译为“Urnmclu”或“Urumqi”,而不译为“Wulumuqi”。同样,康巴译应为“Khams”而不是“Kangba”,甘孜应译为“Garze”而非“Ganzi”。此外,少数民族语地名的记音时,可以在特定的字母上面加符号,代表特殊语音。康巴藏区内大多地名由藏语音译而来,其拼音字母有无符和加符并列的,一般拼写用无符字母,地名记音用加符字母。如Garz ê County(甘孜县),Sêrxü County(石渠县),Dêgê County(德格县),Sêrtar County(色达县),Sêrkog Town(色柯镇)。

3.景点名称的翻译采取意译或音译、意译相结合的办法,遵循“音译为主,适当意译,照顾通译”的原则

同地名翻译不同,我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名称大多不完全用音译,而是采取意译或音译、意译相结合的办法。就地名而言,其本身的称呼是最主要的,就像是人的姓名一样,因此用音译可以使译名简洁、便于记忆。但对景点来说,人们不仅要知道它叫什么,还要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对于文化内涵丰富的名称,在翻译时需要突出其内在含义或典故与传说内容,以便于游客理解、记忆,因此,对此类名称多采用意译。如康定的二道桥意为由康定北门出城的第二座桥,译为“the second Bridg”e”而非“erdao qiao”;“木格措”在藏语中意为“野人海”,相传曾经有一对男女为反抗包办婚姻而私奔到此居住,被误认为野人而得名,应译为“Savage Lake”,游客一听,便会猜测出名字由来一定有个故事,比“Yerenhai”和“mugecuo”的译名更能激发游客的好奇心,引起他们一探究竟的兴趣。还有驰名中外的跑马山,因当地群众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纪念佛主释迦毪尼的诞辰在山上举行赛马活动,即“四月转山会”而得名,采用意译法译为“Horse-racing Mountain”就比音译法“Paoma Mountain”通俗易懂,既能让译文读者接受,又有效地传达出源语信息。

三、地名与景点名翻译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内涵对等,处理好景点翻译包含的文化因素

“翻译是跨语言(cross-lingistic)、跨文化(cross-cultural)、跨社会(cross-social)的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而且是反映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转换过程。”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也曾指出:“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应当达到能够想象出原文读者是怎样理解和领会的程度。”康巴藏区的景点名称大多带有浓厚的文化依附性,人文历史内涵丰富,翻译时需要译者具备敏锐的跨文化意识,不仅要注重对文化内涵的正确理解,还须结合语言的准确表达。在翻译涉及中国古文化的专名时,对文化内涵的把握是决定译文准确与否的关键。准确而地道的译文会对宣传旅游资源、提升城市整体形象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康巴藏区的南部生态旅游区,就借助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记者、著名生物学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的游记和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名著《消失的地平线》中对人间天堂香格里拉的宣传,将境内的稻城亚丁的日瓦乡更名为香格里拉乡,英译为Shangri-la Township,把稻城亚丁称为香巴拉,英译为Shambhal。同时在稻城亚丁加个前缀—最后的香格里拉,英译为the last Shangri-la。“香巴拉”是藏语的音译,源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其意为“极乐园”,是佛教所说的神话世界,为时轮佛法的发源地;是藏传佛教徒向往追求的理想净土。而“香格里拉”一词,作为英语Shangri-La的外来词,最先出现于1933年出版的英语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所描绘的一块永恒和平宁静的土地,如中国的桃花源一样,是心灵中的理想国度,未必真实存在。因此,两者在现代词汇中都是“伊甸园、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指一种理想的生活的地方。区别在于“香格里拉”,为英语Shangri-La的音译,而“香巴拉”为藏语的音译,更原汁原味一点。不管是Shambhal还是shangri-la,译者都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翻译,保留了源文文化、历史内涵,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游客对人文景点的理解突破语言和文化差异上的障碍。

因此在对景点名称翻译时,人们一方面应遵循“音译为主,适当意译,照顾通译”的翻译原则,另一方面更要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以达到人们通过旅游进行交流的目的。

2.景点名称与其专有化时应采用不同译法

多数情况下景点的专有名称部分采用音译。对景点名称音译时,译者要了解景点名称与其中的通名专名化后的英译法不同。通名专名化主要指单音节的通名,如江、河、湖、海、岛等,应视作专名的组成部分,先音译并与专名连写,后重复意译,按专名处理,构成专名整体。如:望江楼Wujianglou Tower,雅家埂Yajiageng Bank,热水沟Reshuigou Valley等。

通名专名化时应音译,作通名时一般译成其类别名。如“木格措温泉”应译成Mugecuo Hot Spring而“木格措”仍译为Mugecuo Lake,同样“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译作Hailuogou Glacier Virgin Forest Park,海螺沟作为景点时译成Hailuogou Valley。

四、结语

地名和景点名称翻译同一个地方独特的民风民俗、历史文化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涉及心理学、广告学、美学领域。要把旅游资源向外推广,就必须关注地名、景点名称的英译现状。旅游翻译中的地名和景点名称翻译是翻译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通过对地名和景点名称在翻译方法和翻译原则方面的粗略探讨,不难看出旅游翻译不单纯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要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异同,遵循翻译原则;而直译、意译和音译三种翻译手法的选择,也不仅仅是翻译技巧的问题。翻译时既要考虑到信息传达的有效性、还要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度以及译文是否地道,才能使地名和景点名称的译文达到规范一致的效果,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对外宣传。

[1]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旅游[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李怀奎,李怀宏.景观标识名称汉译英的语用等效研究[J].上海科技翻译,2004,(1):32-35.

[3]E.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 in Translating[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6.

[4]段连城.呼吁:译界同仁都来关心对外宣传[C].翻译新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5]李翔.浅谈城市景点与道路的名称翻译[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6).

[6]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续编[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7]季绍斌.涉外旅游翻译中地名的英译问题[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8]杜思民.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译探究[J].焦作大学学报,2007,(1).

[9]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专名音译意译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专名的确定与保护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古籍专名数据库的构建与统计分析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Shock Ini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plosives at Near-ambient Temperatures
新疆地名的音译转写及英译规范
专名问题的语言哲学、语用学考察
英汉音译规律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