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修荣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莱芜 271100)
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是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一般地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五条举措。即: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其中,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只有树立共同理想,才能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只有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只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打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应用技术型高级专门人才。当前高职生的价值体系是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吻合,直接影响着高职生建设祖国的历史使命。本文试图分析部分高职生的价值体系存在的问题,以期寻找原因,提出对策。
2005年经中央批准修订颁布的新课程方案中,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高职院校开设课程门类由过去的6门,整合调整为3门,其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必修课。但部分高职生学习仅仅为了考试及格,对政治课不感兴趣,也不关心政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认同。部分学生甚至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将共存,对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不坚定,但行动上却积极要求入党,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的认为“入党可捞取政治资本,有利于就业”;有的认为“周围要求入党的人多,自己不要求不好”。
每学期的评优评先,部分同学只注重奖学金的发放情况,而对于优秀团员、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的评选不屑一顾;甚至有些班干部私下里提到:“当班干部就是为了入党”;有些学生读书仅仅是为了将来挣钱;在各种活动中讲究奉献与回报对等,不善于与他人团结协作,做事更愿意突出个人价值;就业不管国家需要,只要工作环境好,待遇高即可。这些高职生急功近利,过多地注重实用化、短期化的东西,忽视对长期目标的追求;过分地注重物质利益的实现,忽视了精神和理想的追求。甚至重个人发展目标轻社会发展目标,只讲个人利益,不讲社会责任,社会公德意识不强,集体观念薄弱。
相对于本科学生,高职生文化基础较差。而文化基础差的原因,大部分是由于在中学学习阶段缺乏自制,行动散漫,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不良。高考失利使部分学生迷漫着自卑。部分高职生回避社会和人生的矛盾,人生价值观发生扭曲,把“人生在世,及时享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知足常乐”、“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当作人生信条。生活上相互攀比,学习上毫无目标,崇尚“分不在高,及格就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滋长,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等。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西方各国一刻也没有忘记和平演变,加紧“分化”、“西化”的图谋,用他们的价值观影响我们的青年学生。利用志愿者到我国支教传播宗教,宣传西方文化。对我国的人权等问题指指点点,引发我国青年学生的不满情绪。美国的《十条戒令》更显示了他们不惜代价地争夺思想阵地,用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侵蚀我们的青年学生。
1.网络的消极影响。大部分高职生远离父母,逃离了父母的约束,并对金钱有了独立支配的权力,学习也没有了高中的压力,而学院周围的网吧又为学生提供了方便。由于信息来源途径难以把握,网上黄毒赌的随意泛滥,伴随部分高职生政治辨别力、道德判断力、思想免疫力、行为约束力的相对较弱,使部分高职生思想行为渐变,科学的价值体系遭受冲击。
2.不良书籍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有些出版商、推销商为了经济上的暴利,不顾青年人的思想健康。当前的书摊上,甚至堂堂的书架上,充斥着低品味和低档次的书。高职生的阅历、判断力和免疫力还不能正确对待这部分书籍,有些高职生打着“开卷有益”的旗号,沉湎于一些低级趣味的搞笑书、关于鬼怪的书籍而不能自拔。
部分学生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和远大抱负,学习动力不足,对学习心不在焉。大部分学生为独生子女,家长的溺爱使部分学生日常行为养成差,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以逃课、谈恋爱、上网聊天打游戏为乐事;唯我独尊,贪图享受,甚至不讲社会公德;部分学生低头向钱看,抬头向钱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个数千年以来被莘莘学子奉为高尚的学问之道,如今已被铜臭所替代。
部分高职院校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轻价值体系的培养。有些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陈旧,不能体现时代性;有的制度不健全,工作落不到实处;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不高,不能有的放矢、与时俱进或缺乏耐心,方法简单粗暴。所有这些,势必影响高职生科学价值体系的构建。
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用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要教育学生对自己形成明确的定位,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要爱校、爱自己的专业,树立正确的理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学生要有进取意识、敬业精神,要学习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大力开展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因班施教,因材施教,分类施教,教书先育人,是市场经济对高职院校德育的现实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学生是否感兴趣、认同,与教师的授课模式、授课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仅“乐教”,更要“会教”,“善教”,引导学生在兴趣中内化为信念。两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遇事多换位思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人格,针对网络时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的形成出现选择多元化、内容丰富化、背景复杂化和渠道多样化的情况,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付出大量的精力,认真学习,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行家里手。针对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工作要有针对性,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促进高职生科学价值体系的形成。
1.深入开展社会实践。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实践出真知”,选择名优企业和单位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活动,可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寓教于行,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加深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
2.丰富校园文化活动。高职院校、各系、各班应根据情况,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主题鲜明、感染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使同学们在活动中感悟,在创新中思考,在合作中成长,在实践中内化。
3.完善校园网络教育。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教育作用日益凸显。为学生开设《网络交际》等课程,让学生学会正确取舍信息的同时,高职院校还要组织专业人员,完善校园网络,及时更新信息,并为学生提供时事信息、学习指导、就业咨询,把优秀的人文讲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状况、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甚至优秀毕业生的工作状况搬上网络,使校园网成为高职生构建科学价值体系的新平台。
4.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园。要做好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奖惩制度和激励制度,使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操作性。健全的规章制度,可使学生预知行为后果,三思而后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工作有章可循,可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有效性、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以学院为中心,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联合的共同教育机制,可增强教育效果。
[1]吴树青,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03.
[2]陈赫,罗声求.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3.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36.
[4]党家政.高职生思想政治课有效性的多维审视[J].中国成人教育,2006,(9):83.
[5]王正明.关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6,(2):42.
[6]吴立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突出针对性[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