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 伟
(南昌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1)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趋凸显,所以能很好地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的“工学交替”教育模式就被频繁提起,倍受职教界的青睐。随着各高职院校工学交替的实施推广,问题逐渐呈现,而且有的相当尖锐。通过访谈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对于工作岗位和所学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反映极其强烈;高职教师反映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企业人员和教师则将责任推向了政府,认为政府的协调、支持力度不够。这些问题到底如何看待,是本文所要阐明的问题。
1.与学习专业相关性不强是学校的责任
学生工学交替的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反映出两个层次不同的问题:其一,学校办事不力。据调查,几乎没有高职院校成立了专门的工学交替管理机构,基本上都是放在系里进行实施与管理。由于系里面公务繁多,在寻找合作企业上花的时间就会受到限制,存在应付现象。从管理学上讲,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就会造成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责任不明确,工作中会出现推诿扯皮现象,降低工作效率。这是造成学生工学交替岗位和学习专业不相关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学校专业设置盲目。学生工学交替岗位与专业不对口说明了学校专业设置没有按照市场要求、没有遵循市场的用人规律与行业发展趋势。总之,这反映了高职院校没有把握住市场经济的脉搏,与市场需求不吻合、不匹配,形成了“错位”。进一步分析,学生实习找不到对口岗位,也就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这反映出学校办学与市场结合不紧密。
2.与学习专业相关性不强是正常的
从相反的视角进行分析,工学交替与所学专业不对口是正常的、是可以理解的。理由如下:第一,工学交替不能局限于一个专业,而要面向整个岗位群以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因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或者发展不会局限于固定的岗位,转岗现象时常会出现;而且针对单一专业进行训练还会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影响发展前途。第二,工学交替并不是要使学生学到多少东西,重要的是感知真实的工作环境,为日后工作做好心理准备,摆正未来工作的“心理预期”。第三,与上一观点相仿,有人认为实施工学交替是对学生进行“磨难教育”。针对当前独生子女较多和学生在家娇生惯养现象严重,必须让学生到社会上历练,让他们知道劳动的艰辛并了解社会的人情世故,以促使他们尽快成熟、适应社会。第四,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一致未必能学到东西。如矿井机电专业工学交替就是跟着师傅检修电路设备,一天巡视一遍,之后就无所事事。他们的工作本身就是这样,非企业“不为”,而是受工种所限。第五,受企业商业机密限制。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岗位和商业机密,这样涉及商业机密的核心岗位就不会让学生实习,于是造成了学生实习接触不到岗位核心技能,也就有了学不到东西的感觉,这也非企业“不为”,而是“不能”为。
1.法规政策建设滞后
我国职业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职业教育法”已颁布十多年,至今仍鲜见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或地方法规颁布实施。南昌市2008年底颁布了《南昌市职业教育条例》本该令人鼓舞,但其第二条却规定“本市行政区域内中等及其以下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将高等职业教育排除在职业教育之外,这反映了地方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和我国职教法规建设的不完善。即使国家层面的法律,如“新劳动法”和“教育法”或“职业教育法”也没有明确规定企业应尽的职教责任和义务。“职业教育法”第六条规定“行业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这个规定既模糊不清,对于企业又没有强制执行力,形同虚设。刺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规范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问题的法律法规更是稀少。只是到了2009年3月,《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宁波由此也成为我国第一个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地方性法规的城市。
2.财政支持力量薄弱
我国对于教育的投资本身就不足,教育的财政性投入占GDP的4%的目标还没达到,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也没有实现。这样投入到高职教育的经费就更少,再加上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一线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高职的教育教学需要购置大批的教学仪器和实训设备、建立实训基地,投资也就应该高于普通高等教育。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职教与普教的成本比为2.48∶l,高职与普高的成本比为2.64∶1。而我国2005年的普通高等教育预算内财政拨款为1046.37亿元,其中普通本科预算内财政拨款为936.05亿元,占89.46%;高职预算内财政拨款为110.32亿元,仅占10.54%。而且高职院校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也普遍低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水平,从全国范围来看,高职生的生均经费相当于普通本科高校学生的24%-81%不等。我国对于高职教育投资之少由此可见一斑。
诚然,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是有弊无利的,进而就需要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基本上都属于主观的人为因素,而这些主观因素之中管理体制因素尤难处理。首先,集权管理具有先天的缺陷,若是上层决策失误或对于某项工作重视不够就会给工作的开展带来极大阻力。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和财政支持薄弱已经反映了我国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轻视。集权式管理还使人们形成了“等、靠、要”的工作思维定势,对于市场需求反映不敏感,致使下级部门工作积极性不高,而且一旦出现问题也都将责任推向政府。调研显示不少人都将工学交替运转受阻的原因归根于政府。其次,“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影响了校企之间的合作。高职院校归教育部门管理,而企业则属于劳动部门管,这种“条条分割”形成了部门之间难以协调的局面。如,国家颁布的教育方面的法律对企业的管理与约束效力不大;教育管理部门控制不了企业的行为,劳动管理部门也左右不了高职院校。再次,政府主观努力的问题。如有的学者所言,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和理念很好,但做得“不实”。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深入贯彻落实职业教育的有关方针政策,包括在认识上和行动上都要抓实。这其中大部分都是针对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而言的。
现实中,企业的职业教育责任缺失、合作积极性不高已成为阻碍工学交替的一个瓶颈。企业在与高职院校进行工学交替的过程中存在敷衍应付现象,一方面,有些企业只是名义上和高职院校合作,签署协议、挂牌之后就会在媒体上大肆宣扬,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但要他们提供实习岗位等合作支持又极不情愿。这是现在很典型的企业沽名钓誉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我们的校企合作大多是建立在人情关系的基础之上,企业接收学生只是碍于情面勉强接收,接收之后就随便安排一些几乎没有技术含量的岗位给学生实习,很难提高学生必备的职业素质。
1.从表面上看,企业教育责任缺失
当前,我国不少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为了谋求自身利益不惜任何手段。只知向社会索取,不知回报,所以要他们承担职教责任比较困难;其次,我国不少企业的老板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战略眼光和大局意识,他们只看到投资于职教事业会给企业当前的正常生产带来影响,降低产品的合格率,只将眼光放在自己的企业,而没有看到投资于职业教育对于整个行业或企业界所带来的利益,更没有认识到投资于职业教育对于提高我国整体劳动力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2.进一步分析,企业存在逐利现象
不少人认为,按照教育经济学“谁受益,谁投资”的观点,企业作为职教的直接获益者理应对其投资,于是就将投资职教硬性规定为企业的“天职”。殊不知,这种观点是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认识,若将企业拆分为个体进行分析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天性,他们与高职院校合作想得到的回报包括钱、人和技术等。而企业个体在与高职院校合作的时候这三个方面基本上都没有得到:政府或者相关部门没有补贴;学生实习结束可能到别的单位工作,有为其它企业培养人才之嫌,培训成本没有收回、技术人才也没有得到;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也难以解决企业生产的难题,教师限于操作水平也难以培训企业员工。所以说,从企业个体来说很难在与高职院校的合作中得到利益回报,于是他们就没有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3.深层次分析,企业受客观条件制约
首先,由于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在世界市场上的产业分工地位较低,导致了不少企业从事低端产业的生产,生产技术含量不高,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不旺。其次,我国人口众多的特征所带来的初级劳动力无限供给性使相当一部分企业长期依赖于“低技能、低工资”的生产模式。这两方面的原因共同导致企业感觉不到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感受不到高技能人才需求和市场竞争的紧迫性,也就没有和高职院校合作的积极性。再次,我国的传统文化土壤不利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不像德国的学校职业教育源于工厂的学徒制,以企业为本位(company-based model),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很高;而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则遵循相反的发展轨迹,从学校发展到企业,以学校为本位(school-based model)。
[1]聂伟,杜侦.“工学交替”教育模式概念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9,(10):10.
[2]聂伟,罗明丽,杜侦.从教育供求角度分析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困境[J].职教论坛,2009,(12):27.
[3]沈剑光,严新乔.健全校企合作法律保障,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3):20.
[4]何万一.高职院校与企业互动对策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7:15.
[5]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错位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2):12.
[6]李会春.中国高职高专院校发展困境的制度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8:22.
[7]马连华.做实“工学结合”是加快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必经之路[J].教育与职业,2006,(35):10.
[8]柴彦辉,周志刚.双元制的可移植性研究:机理、内涵与借鉴——教育资源开发的视角[J].教育科学,20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