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父亲在儿童性别角色发展过程中的影响

2010-08-15 00:54江建华
关键词:性别角色男孩家庭

江建华

(黄石理工学院师范学院,湖北黄石 435003)

论父亲在儿童性别角色发展过程中的影响

江建华

(黄石理工学院师范学院,湖北黄石 435003)

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进程中,父母的影响不可忽视,尤其是父亲,在儿童性别角色发展过程中有着独特和重要的影响。文章主要从父亲的性别化的行为模式、父亲在家庭里扮演的角色与功能、父亲与孩子的交往方式和教育方式等方面,探讨父亲在儿童性别角色认同、性别身份认同、性别行为定型等性别角色社会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父亲;儿童;性别角色;影响

北京市多家教育研究机构曾经对1 600个家庭进行有关“家庭教育”的调查[1]。这次调查是针对父母双方中对孩子更加了解的一方进行的。调查发现,母亲占到整个受访人群的70.2%,父亲只占29.8%。这表明,目前在家庭教育中,母亲扮演主要的教育角色。笔者认为,在家庭教育中,父亲的作用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父亲对孩子的性别角色、性格形成、智慧培养、能力发展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儿童性别角色发展受父母态度与期望的影响

在父母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过程中的影响方面,心理学家有过很多的研究,但看法并不完全一致。人们普遍重视母亲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而忽视了父亲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甚至有人认为,父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只是母亲教养作用的补充。笔者认为,儿童的性别角色形成,父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影响是不可轻视的。

儿童的性别角色行为为何差距如此之大,即男孩具有男子气,女孩具有女子气?对此,不同的学派有着不同的解释。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认为是自居作用的结果;学习理论者则认为是父母按照社会文化模式奖励和惩罚儿童行为的结果;认知发展论者认为是儿童“根据性别角色组织了他们的社交世界”(柯尔伯格,1966),男孩从认识自己贴有的男性标签开始,就学习和这一标签相一致的父亲的行为,不断地使自己的行为与这张标签相适应,从个体命名、服饰选择、玩具到一些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的要求等。即使是在一些较为民主的家庭里,父母对待不同性别的儿童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与期望。儿童从父母对待他们不同的行为方式与态度中获得最初的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认同,进而达到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二、父亲在儿童性别角色发展中的作用

父亲男性化的行为特征给子女提供可供模仿或参照的性别角色行为模式。首先,父亲为男孩提供一种男性基本行为模式,使得男孩把父亲看作自己将来发展的男性模式而去模仿父亲。很多家庭里的父亲的行为方式和习惯都会在儿子身上体现出来。其次,父亲也向女孩提供一种男人的基本行为模式参照[2]。父亲训练女儿的女性化行为表现,而且父亲身上的男性品质使得女孩有了一个参照,青春期的女孩往往把父亲看做异性伴侣,甚至是未来丈夫的模式[2]33。从女孩的情感发展来看,她们对父亲的依赖心理和爱戴心理也更强,她们往往从父爱中去获得安全感。

父亲扮演的家庭角色与功能,影响儿童的性别同一性形成。父亲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别人无法代替的。比如,父亲粗犷的爱,是孩子认识力量的源泉;父亲的男人气质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源泉;父亲广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是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源泉;父亲在言谈举止、举手投足间,含蓄地传递着对子女的关爱和影响。父亲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熏陶着他的儿子展现雄伟的气魄和宏大的志向,具有善于拼搏和进取之心,具备刚毅、不畏艰难获取事业成功的雄心壮志;父亲希望自己的女儿具有女性之温柔、贤慧、聪颖的特质,同时他又造就着一个秉性善良、温柔的贤妻良母。研究发现,高度男性化的男孩,其父亲在奖惩的宽容和限制上是果断并具有支配性的[3]。相反,如果父亲在家里是不管事的,而母亲又是一家之主,那么,男孩的性别同一性的形成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男孩会表现出更多的女性化特征;而女孩却表现出更多的男性化特征。

父亲与孩子的游戏方式促使儿童性别行为定型。父亲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在人际关系中就有安全感、有自尊心,就容易和他人友好相处,就能和人真诚相待。父亲常和孩子在一起,这些孩子的社交能力就较强,更容易适应新环境。孩子也乐于接受父亲给予的影响。游戏是儿童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同时也是父母与孩子交往的重要方式。心理学家发现[4],母亲对子女的态度和行为差别不如父亲那样明显。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母亲总是怕孩子磕着、碰着,并以温柔的方式对待孩子。父亲对待儿子与女儿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却有较大的差别。比如,游戏时,父亲更多的是逗弄儿子,和儿子说话,做多变形的游戏;对待女儿则是轻轻的抱起,观察并安静的抚摸。正是父亲的那种具有男性风格的游戏方式和安抚方式对儿童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美国心理学家谢弗研究发现[5],在游戏中,父亲会严格地按照社会所规定的性别角色标准来要求孩子,尤其是男孩一定要玩那些适合其性别的游戏,否则就会惩罚孩子。他还发现,孩子与父亲在一起游戏时,会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进而对父亲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依恋,这种依恋能使儿童摆脱情绪上的失调和纷乱,弥补其社会性发展的不足。这一点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已得到实践和理论上的验证。

父亲的教育影响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进程[2]34。教育在孩子的性别角色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在家庭里,父亲在孩子眼中往往是社会秩序和纪律的象征[6]。弗洛伊德曾经指出,孩子眼中的父亲是集纪律、约束力、威严、权力于一身的超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父亲的权威和影响力,不知不觉对父亲产生既敬又怕的心理,在这一心理的驱使下,孩子去模仿父亲,进而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就这样,儿童按照父亲的要求与社会的期望不断地进行自我强化。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性别角色规范开始稳固下来并内化到个体的人格结构中,成为个体形成各种社会观念和价值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许多研究表明,大多数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希望有更多的时间与他们的父亲相处[6]。父亲不仅是一个家庭里的权威,也是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因此,父亲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不只是教育孩子,也是将孩子视野拓宽到外面世界的引路人。父亲是家庭与外界联系的纽带,他时常将外界的信息带给孩子,与孩子分享,与孩子共同探讨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在父亲的引导下,孩子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关注和期待,并为了融入外面的世界而不断地塑造、修正自身。因此,父亲在家庭里扮演的角色是多重的也是最重要的,积极的父亲角色会给予儿童对外面世界积极的期待与关注,而这种期待和关注正是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保证。

三、缺少父爱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不利影响

父亲的人格行为对子女的人格和行为方式会产生持续而深刻的影响。儿童教育专家刘建清在研究父亲对孩子违法行为的关系方面颇有成就,他认为[7],同母子关系与子女违法犯罪的关系一样,父子关系不良状态同样是子女产生越轨动机的重要根源。父亲消极的人格对子女违法犯罪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对于青少年儿童的人格成长,母亲的作用在婴幼儿期特别重要,而父亲的作用在儿童期以后特别重要。孩子幼小时主要依赖于母亲的影响,青少年儿童必须有父亲强有力的人格导向,否则,子女就易形成女性气质的、被动的人格特征,给以后的社会适应带来障碍,甚至埋下违法犯罪行为的隐患。

在儿童的人格发展过程中,超我(道德化自我)和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儿童通过对父亲的自居作用(自居作用是弗洛伊德人格学说的经典术语)而实现的。自居作用是指儿童受父亲影响,往往追随仿效父亲,以期将来也成为像父亲那样的人。男孩在自居作用过程中,通过克服亲母反父(恋母情结),女孩通过克服亲父反母(恋父情结)而渡过人格成长的危机。假使恋母或恋父情结顽固保留下来,其危机将在日后的情境中,以曲折再现或补偿的形式表现出来,青少年违法犯罪便是其中典型的反抗意志的形式。这种情况在某些青少年罪犯身上常常表现为“罪恶感”、“赎罪受罚动机”、“性罪错”等。总而言之,儿童是通过对父亲形象的认同和模仿而认识周围世界的。此时,父亲对子女的热爱、责任心和适度的严格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儿童的心理就可能开始偏离健康的方向,或怀疑或排斥或抗拒周围的世界。

幼儿心理学家格塞尔曾指出:“失去父爱是人类感情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因此,人们普遍认为,没有父爱的家庭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孩子性格心理的缺陷。心理学家认为[3],家庭因各种原因缺少父亲,母亲成了承担子女教育唯一起作用的决定者,男孩往往因为得不到同一的对象而影响到男子气的发展,这一点在5岁前就与父亲分离的男孩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这些男孩在幼儿期就可以看出,他们的进攻性比一般的男孩要少,依赖性却比一般的男孩要多,果断性也差些,从事粗犷的体力运动也少。

缺少父爱对女孩同样也有不利的影响,只是比男孩要少一些,这主要反映在青春期如何与异性交往的问题上。离异家庭的女孩和父亲去世的女孩与异性交往时都有点焦虑。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研究发现[8],在父母离婚的家庭中,处于青春期的女孩通常在与异性交往时表现得比较唐突和富有挑衅性;而在父亲去世的家庭中的女孩,在与男性交往时表现的过于胆怯、害羞,缺乏自信。

总之,在儿童性别角色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家庭里的成人(主要指父母)无疑是使儿童获得最初的性别角色认同和性别身份确认的最好的参照与模范。尤其是父亲的行为模式、在家庭里扮演的角色与功能、与孩子的交往方式与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在儿童的性别认同、性别角色认同、性别同一性的形成与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的传感效应表明,父亲的所作所为往往是男孩子的活模特儿,有时候父亲身上的许多优良品质和特有精神气质,以及一些不良习惯都会在儿子身上展现出来。对于女孩,父亲无疑是其评价异性及与异性交往的最好参照。父亲还成为女儿最初的情感与精神的港湾。当然,儿童性别角色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很多,但是,父亲的重要影响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1] 娄静.父亲是影响孩子的源泉[N].扬子晚报,2008 -04-23.

[2] 张丽华.试论父亲在儿童性别化过程中的作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8(2):33.

[3] 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498.

[4] 严瑜.父亲在儿童性别化过程中的作用[J].父母必读,1996(11):42.

[5] David R.shaffer.Socialization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M].second edition.California:Pacific Grove, 1988:211.

[6] Kelly J B,Emery R E.Children’sAdjushment Following Divorce[J].Family Relations,2003(52):26.

[7] 刘建清.父子关系和子女违法犯罪[J].父母必读, 1997(2):13.

[8] Edward F.Zigler.Socialization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gt[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172.

On Fathers’I mpact on Children’sDevelopment of Sexual Role

JI ANG Jianhua

(Normal School,Huangsh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angshi Hubei 435003)

Parents’influence shouldn’t be neglected during the social process of children’s sexual role,especially the particular and important influence from fathers.Through analyzing father’s sexual behavior pattern,father’s role and function in a family,the communicative ways between father and children and father’s educationalmodes,this paper is trying to probe into father’s important impacton the socialprocessof children’s sexual role,such as children’s sexual role identity,sexual behavior shaping,etc.

father;children;sexual role;impact

B844

A

1671-7422(2010)01-0071-03

2009-02-25

江建华(1972— ),女,湖北蕲春人,讲师,硕士生。

(责任编辑 陈咏梅)

猜你喜欢
性别角色男孩家庭
男孩的『自信缺失症』
家庭“煮”夫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自我认同感、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
恋练有词
管理人员的性别角色观念: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湖南省为例
男孩胆小不丢人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困扰程度的相关性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老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