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尔滨市风华中学 孙鸿飞
用艺术的形式诠释诗歌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实录及反思
✿ 哈尔滨市风华中学 孙鸿飞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第4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词脍炙人口,朗朗上口,其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千古名句,学生耳熟能详。学生只知中秋之词此首是千古绝唱,却无法体会其优美的艺术形式及诗词内在的深蕴;只知本词苏轼是表述自己对弟弟子由的思念之苦,却并不知本词中也蕴藏着苏轼仕途不畅的苦痛;只知千古名句表达了对天下分离之人的遥远祝福,却不知在本词中更能读出苏轼本身对生活的感悟,豁达积极地面对人生,圆融圆通充满着生活哲理,这些都是教学时需要和学生交流并使他们理解的。作为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一定的诗词积累、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也有更深入分析此词的意愿及能力,为做好赛课前准备,我将背景材料打印出来,便于学生分析理解。
【教学准备】
课前打印学生需要了解有关此课的背景资料,如,苏轼少年成名、仕途不畅、父母双亡、爱妻早逝、兄弟情深、兄弟离别等,便于学生体会词中蕴涵的情感。
【设计思路】
1.学习目标:体会词中蕴涵的丰富感情,学习析词品句的方法;通过析词品句,深入理解诗词;学习作者面对人生苦难时积极乐观、豁达融通的精神。
2.教学重点与难点:体会诗人的豁达胸襟,体味诗中的千古名句。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措施:知人论世,品析语句,以读带讲。
【课堂实录】
师:今天,让我们穿越千年时空,走进(屏幕出示小序)丙辰年(1076年)的中秋之夜,那是苏轼的不眠之夜,他苦苦痛饮,酩酊大醉,挥毫洒墨,寄无尽愁绪于笔端,写下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师:让我们走进词篇,初读全词。(屏幕出示全词,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准字音、停顿,并根据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诗词字面意思。)
师:同学们读音准确,语句流畅。常言“词为情而生”,那么苏轼在词中蕴涵着怎样的情感呢?
生:作者是一种哀愁和凄凉的情感,他思念亲人又无法相见,所以感到哀愁,而他此时孤独一人,内心感到无比凄凉。
师:他思念谁?
生:子由。
师:那么子由在作者心中是怎样的生命角色?
生:子由既是他的弟弟又是他的知己、朋友。
师:初读诗篇已有所感知,请同学们阅读提示的背景材料和词句,深入分析作者在创作时表现了怎样的情感,说说理由(可个人思考,也可小组合作)。
生:他和弟弟多年未见,此时又是佳节,本该亲人团聚,但愿望却不能实现,他的内心很愁苦。
生:他从少年成名、春风得意的官场奇才到孤独落魄的人,再加上父母双亡,爱妻早逝,连自己最亲近的弟弟也多年未见,所以他感到失意和孤独。而且感到政治失意。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
生:当时王安石变法,他认为新法旧法都有可取之处,但两个阵营都排挤他,他被贬谪,内心失意。
师:少年成名本应仕途通畅,但却倍受排挤,孤独寂寞,被迫外调,这对一个胸怀大志、才华横溢的人是一种怎样的打击。痛入骨髓,苦入心肺。(板书:政治失意之苦)
生:双亲早亡,挚爱已逝,最亲爱的弟弟,是否也今夜无眠,对着中秋明月,执酒问月,欲哭无泪。作者苦闷由来已久,中秋之夜,因苦闷而更加思念,因思念而苦闷也愈加强烈。(板书:思念子由之痛)
师:中秋圆月、月映酒杯,眼前有月,手中有酒,心中有无限的苦痛。一夜无眠,苦苦痛饮,酩酊大醉,挥毫洒墨,寄无尽愁绪于笔端,既排解心中政治失意苦闷,又思念弟弟子由。苦痛交织,痛不可言。
师:同学们可以选取词中的一句进行赏析,来表述作者的这种情感。
教师预设: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分别之人,又值中秋,月圆人分,把酒叩问,倍感伤怀。
分别之明月,叩问之青天,苦饮之清酒这3种景物折射出的是诗人苦闷彷徨的内心世界。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不知天上何年,也不知人间自已前途怎样,苦闷之至。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欲:心中执著之理想,心欲实现,憧憬希望,但又怕排挤之苦,斗争之难,不胜寒,逍遥放旷、飘飘欲仙又徘徊彷徨、天上人间、上下两难。多种理解,一是回朝为官,一选择消极归隐。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有孤独起舞的美丽,后半句又有一种可以起舞的喜悦。
月下独酌,月下独舞,美丽的寂寞,而舞后似减少了许多苦闷,在人间起舞,唱起哪里像在人间的高音,天上人间有何区别,只要心存大济天下的志向,京城、地方又有何不同,前一句如果还是清冷的孤独,后一句可以理解为豁达的潇洒!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学生可描绘画面,分析作者因何无眠。)
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
“无眠”突出强调,为何无眠?政治上受排挤,父母双亡,爱妻早逝,弟弟多年未见,月圆之夜怎能成眠,那挚情的双亲,那深爱的妻子,那知己的弟弟,那奔赴的理想,苏轼怎能成眠。亲爱的弟弟,你是否也今夜无眠,泪水和着酒水,一饮而尽。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满怀幽愤,含泪而问)月若无恨月长圆,而这里的月圆却是作者心中恨的象征,你为何偏偏在我痛苦伤心、亲人离散的时刻,显得如此之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如果消极的理解是一种无奈,不如积极的理解它是一种思考,一种思考后的坦然,人就自我安慰了,开解了。
生:在“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中感到他政治失意。这时他已经遭到了贬谪,他不同意变法,可又没有争辩的可能,感到失意,还很无助。
师:这里有哪些词句能够表现?
生:“高处不胜寒”。
生:我认为还有“欲”和“恐”,这两句表现他想回去但又害怕。他怕回去,因为官场的黑暗势力太大。他感到和官场不合,内心矛盾,愁苦。
师:那么作者最后选择归去还是留下?
生:从“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可见他选择留下。他认为在月下翩翩起舞比回官场轻松自在。
生: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可看出他对官场清明的渴望,他问官场乌云何时才能散去,自己何时才能看到光明。
师:哪些语句能表现作者的思念之痛呢?
生:“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是说明月啊,你不该有什么遗憾和怨恨,为什么总在人们不能团圆的时候变圆呢?借月圆来怀念弟弟,在他和弟弟分别两地之时月亮变圆了,他感到遗憾怨恨。
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可见月亮有阴晴圆缺的时候,人有悲欢离合的时候,月亮已经圆了,可苏轼和弟弟还没团圆,所以他孤独、寂寞、失落。
生:这句表现作者的豁达,他把世间的常情看清,认为这是正常的。但后面“此事古难全”,表现出他的无奈。
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当中秋团圆之夜,面对皓月当空,大多数人会不自觉地吟诵这一千古名句。如果一般的词人可能都会苦闷异常,寂寞难耐,痛不可言,发出“载不动许多愁的苦闷,表现出冷冷清清、惨惨戚戚”的心境,你们认为苏轼是如何呢?他是在反复歌咏愁苦吗?
生:作者不是愁苦,而是对远在异地的亲人的祝福,愿他们能健康,共享美丽月色。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
生:有句诗“隔千里兮共明月”,写出了诗人希望亲人长久健在,共赏美丽月色,写出千载离人之意,希望人人平安,把思念化成美好愿望,流传下来,成了名句。
师:隔千里兮共明月,远隔千里之人,同处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下,虽不能团聚,也有所安慰。这是种祝愿,是种期望,千里之人,共望明月,心中所念,脑中所忆,那种种的美好画面,在千里间传送。“皓月当空,美人千里”画面唯美。
这是中秋词的千古绝唱,时至今天,面对明月,我们都要吟咏这句词,诗人表白思念之时,渗透了他人生态度,面对坎坷,理想追求。这就是苏轼的魅力。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面对困境、面对挫折,想想苏轼,苦难人生却唱出时代高音,词如其人。写作本词后,苏轼因自身的率真正直,屡被迫害,被贬到黄州、常州、登州、杭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海南),北宋不杀士大夫,贬到海南就是贬到极致,但他一直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为百姓谋福,为朝廷效力,全力实现自已报效国家、大济苍生的理想,豁达洒脱地面对人生苦难。(屏幕出示苏轼被贬地图,增加厚重感。)
这就是苏轼,这就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代表,一身正气,一腔赤诚,积极乐观,永不放弃,他的的豁达人生,为华夏文明注入了厚重的精神内涵,我们有何理由畏惧困难,小至个人苦难,大至民族考验。
师:那么对于苏轼的千古名篇,不同领域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演绎,画家用画笔再现东坡豁达潇洒的身姿,作家用笔墨来诠释东坡传奇坎坷的一生,歌唱家用韵律来表现他浪漫积极的飘逸。其中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歌曲《明月几时有》,被王菲演绎得别有一番滋味。现在大家点评一下,这首歌是否诠释出了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学生听歌曲,进行点评,言之成理即可。)
生:我认为没有诠释出来,最后一句表现作者把思念化作美好的愿望,而歌曲的感觉比较幽怨。情感比较低沉。
生:我认为这首词把作者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把思念子由的感情表达出来了。最后给予人们美好的祝愿,其实更是给子由的祝愿。
…………
六、融情于诵,启迪心灵
师:横看成岭侧成峰,根据你们的理解来诵读一下词的一句或几句,并简单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可任意从语气、语调、重音、停顿等角度来说明,可个人诵读或小组合诵)。
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前面写作者认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表现出一种遗憾和无奈之情,读的时候要低沉一点,后面作者从悲伤中走出,表现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天下人有种祝愿,祝愿人们能团圆,要昂扬一点。(生读。)
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样读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悲伤、矛盾和失意。(生读。)
生:“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虽然悲欢离合是人之常情,但此时苏轼和弟弟不能团圆,月却是圆的,从此可见作者对月是一种怨恨和质问。所以读的时候要有愤恨在里面,还要有种无奈。(生读。)
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要读得轻松一点,表现逍遥自在,后面要有无奈和怨恨在里面,表现不能团圆的伤感。(生读。)
师:老师这样来理解的。(师深情诵读,生点评。)最后,我们再把这首词诵读一遍,每位同学都想象着,你就是一千多年前的苏轼,你现正对着亲人离散的中秋明月、对着矛盾苦闷的酒杯,矛盾中思索,思索后豁达,抒发自已心中的积极进取、豁达坦荡的情怀。
【教学反思】
诗歌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作为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可以用艺术的形式来诠释诗歌,使课堂本身就具有艺术感,所以“以读带讲”,书声朗朗彰显语文特色;用歌曲对比诗歌,艺术相融相通,更能体味其中内涵;析词品句、知人论世更理解诗词含义。
在本课教学中,我采取初读整体感知,再读析词品句,三读启迪心灵的教学思路。以诵读贯穿全课,从学生初读时只是通畅,到再读时融情于诵的通情,再到最后学生深情诵读理解词人对自己的人生有了进一步认知、了悟的通达,我感受到文字产生亘古千年,道法永恒的魅力,这就是艺术。当然,我们都会有一些这样的疑问,他们只是十几岁的学生,文字让他们有自己的人生体悟,可能吗?我想,肯定有些孩子不懂,但一定有些学生懂得。他们早晚要懂,一定要懂:面对人生坎坷,面对生活苦难,我们不能怨天尤人,要圆融圆通地对待生活,这才是中国的哲学,这才是积极向上的心态、健康的心态。即然一定要懂,就必须要加以分析,千古名句为何“千古”,千古绝唱为何“绝唱”,学生也就真正地懂得了。在教学中背景的介绍与讲解必不可少,由于是参赛课,我没有过多时间加以介绍讲解,只能用呈现背景资料的方式下发给学生预习,如果是日常教学,我一定要使学生多读书,因为积累沉淀才会有智慧思考;一定要讲解渗透,使学生感悟自己的人生经验与智慧,然后再来品读此诗,才会事半功倍,其真正的教学意义才会有价值,这本身也是一种艺术。艺术使人洞悉生命,透视灵魂。用艺术来感悟艺术,不仅需要教学者本身的文化底蕴,还需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作为一个年轻的教学工作者,我必须要继续努力,不懈追求。
(本课曾获中央教科所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第二届年会”全国赛课一等奖)
E-mail:lili79928@163.com
❖编辑/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