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武胜县教育局教研室 符礼科
不要误读了鲁迅:试分析《风筝》课例
✿四川省武胜县教育局教研室 符礼科
近日,笔者阅读了一篇《风筝》(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第5单元)课例,主题是“让晦涩的鲁迅作品不再艰深”。笔者以为,在让学生“亲近”鲁迅的同时,也不要误读了鲁迅。
案例回放一:教师上课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人?”有学生说“无情”,有人说“有责任感”,还有学生说“粗鲁”。这时教师问学生:“可不可以换一个词呢?”立刻有机灵的学生说“粗暴”,又有同学说“他懂得悔改”,教师启发学生,这个可以用一句成语形容,学生马上反应过来:“知错就改!”
通过学生阅读理解和教师引导,让学生明白鲁迅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这肯定没有错。可是“知错能改”是每一个人良好品质的“共性”之一,大多数人都能做到这点。
做错这么一件小事,而且在当时看来是为了“让弟弟有出息”,如果换作其他人,想起当年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和踏坏风筝的那一幕,或许淡淡一笑,最多也不过后悔或自责一下罢了,何必要把自己的心情弄得那么悲哀呢?
鲁迅之所以成为鲁迅,鲁迅之所以成为了一个伟大的人物,这和他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解剖自己的做人原则是分不开的。真正能做到孔子所谓的“吾日三省吾身”的人,恐怕也只有鲁迅这样少数的人才能做到。
成年后的鲁迅“知错”之后,想用实际行动来“改过”,于是他想起两种补过方法,但是都没能如愿,这反而使得他的心情更加沉重。至此,鲁迅已深深明白,对于亲人,自己以前做过的错事(当时做错了不明白或许当时并不以为做错了),有的是穷尽一生都没有办法补救的。
因而,我们更需要学习的是鲁迅的优良品质中的“个性”,那就是要经常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反省,要一贯严格要求自己,勇于自我批评。经历了这个途径作自我教育,我们才能渐趋自身的“完美人格”。
案例回放二:课文第3段写到:“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而教师在教室里模拟放风筝的情景,做出牵引风筝线的姿势,仿佛空中真有风筝在飞似的,高喊着:“飞喽飞喽……”
作者在这里把小兄弟入迷的情状描写得如醉如痴,不是为高兴而高兴,主要目的是把小兄弟的这种表现视为“笑柄”,看作“可鄙”的思想与行为,由此而自责和反思。笔者以为这是一种“放风筝”时真正的快乐和高兴,与“笑柄”和“可鄙”关系不大,与全文表达深沉的悲哀的感情基调意境不符。
这正如有的教师教学本文第4段时,有这样一句话:“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让学生表演“折断”“掷”和“踏”的动作,课堂气氛热闹倒是热闹,但对学生的学习没有丝毫益处。
案例回放三:教师引领学生给“我”做了一个总结鉴定:“我”是一个觉醒者,并且经历了由受害者——虐杀者——觉醒者的过程。
这个结论来得有些突兀,其中“我”是“受害者”的说法在文中找不到依据,就算找到理由,那也是在封建社会制度下,大多数人都是“受害者”,“我”也不能例外。很显然,这个理由有些泛化。
倒不如让学生探究“我为什么能够觉醒”。这是因为鲁迅在成年后知道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而这是从一本外国书中知道的。
由此可见,学习或者说阅读对于鲁迅而言是多么重要。不阅读,鲁迅根本就不知道当年那件自以为正确的事原本是做错了。
因此,如果我们要做一个“觉醒者”,如果我们看待问题和现象要比别人站得高看得远,借助于学习(阅读)吸取先进的科学思想这一步就必不可少。
E-mail:lili79928@163.com
❖编辑/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