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敏
(红河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蒙自661100)
基于预制语块理论对二语教学的新认识
路 敏
(红河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蒙自661100)
语块是以相同形式反复出现的2词或多词的有意义连续词组单位,预制语块理论是近年来国内外语言学界研究的关注点之一。本文从其内容和教学类型出发,主要阐述了在二语教学环境下运用预制语块教学法对教育者和学习者的积极影响,并介绍了一些课堂应用的操作方法。
预制语块;二语教学;积极影响;应用
Cook曾说过,“学习外语的人,如果能更多、更有效地使用本族语者习以为常大量使用、符合其文化习惯的词汇搭配,二者之间的差距就在缩小;如果同时能更多的利用语法的规范作用并在必要时调整句式以期更符合语境要求,差距就会更进一步缩小。这样就会极大地提高说话的连贯、得体和流利程度。而他/她的语法错误和语用失误的可能性就更小了。”[1]Nattinger也认为语言的产出就是把适合某一特定场合的现成的词汇单位组合起来。[2]随着国内语言学界词汇教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词汇的定义和界限逐渐成为学界的讨论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词汇已不仅仅局限于词素、音节以及单个的词和习语,还应包括各种多词结构,比如英语中的短语“all at all”,不完整的句子“that is to say…”等,以及各种短句连接词语“not only…,but also”,甚至于完整的句子“How do you do?”等等。Lewis把这样的词汇组合称为“词汇组块(lexical chunk)”,它是指由连续或者非连续性的一个或几个词语组成,在语言使用中有着固定或者半固定化模式的板块。[3]这种“语言的板块模式”最早是由Becker研究并发现的。[4]语块“兼具词汇与语法特征的语言结构,通常为多词单位,具有特定的话语功能”[5]。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语料库研究的发展,研究人员利用电脑对照真实英语文本的分析后发现:语言交际并不只是通过单词或固定短语来实现,自然话语中的90%是由那些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固定和半固定“词汇板块”结构来实现的。语块在自然语言中存在的普遍性得到了进一步证实,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语块是真实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些固定和半固定的模式化的“词汇板块”结构是人类语言交际的主体,大部分的交际话语是通过这些语块来实现的,因此语块是基本语言单位之一。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在理论上对语块的定义、识别和分类还存在着分歧,用于描述这一现象的术语有40多个[6]。在本文中,语块被界定为可检索出以相同形式反复出现的2词或多词的有意义连续词组单位。
现代二语课堂中较常运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结构法和交际法两类。前者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在课堂教学中直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后者则过于强调把交际活动引入课堂却往往又不重视语言知识的系统教学,只学使用(use)、不学用法(usage),难以达到促进二语教学的目的。为了避免这两种较为极端的倾向,我们有必要寻找一条中间道路,使语言知识的学习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而预制语块似乎却正好能满足这一条件:语块习得的方式主要是靠简单的记忆和套用,但其作用却能广泛涉及到听说读写、语法和语篇等方面。学习者在大脑里不断贮存固定短语、日常交际套语以及词汇化的句子等预制语块,形成习惯后就能熟练使用具有某些特定的语用功能语块进行交际,从而有效地提高其语言知识水平,有助于学习者扩展词汇量和正确使用语言进行交流。
运用预制语块理论进行教学是现代语言学及教学研究提出的一个较新的教学途径(Approach),也是当代二语教学的热点之一。它把教学重心放在具有一定生成性特征的语块上,使学习者熟悉并掌握大量的语块,在运用中进行一定的加工、组合,形成符合语境的恰当表达,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同时语块结构在语言输出中还可以使学生避免因语境使用不当和词汇选择所导致的错误,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同时,预制语块教学法还体现出一种二语教学理论和思想方面的转变[7]。它对传统的词汇界限理论提出了挑战,强调了学习者在自主学习中认知和运用语块的必要性,使人们对语块在流畅准确运用语言时的重要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其次,它也使人们认识到语言的习得就是从自身心理词典中提取出预制的语块,这一过程不应受到语法规则的约束和支配。因此,目前的二语教学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词汇教学融入到各项教学(也包括语法教学)中,将语言知识和运用结合起来,让二语教学变成一个以预制语块教学为主线的贯穿一体的整体的教学。
2.1 预制语块教学与学习者
2.1.1 预制语块学习有助于增强学习者自信心
二语习得研究表明,初学者常常会经历一个"沉默"(silence)阶段。沉默具有多方面的原因,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习者还不会生成规范的句子,不知如何利用第二语言来传递信息。[8-10]语言中存在着的大量预制性、日常套语公式性的语块,学习者只要记住且贮存在其记忆里,在不同的交际语境中能“出口成章”地使用具有某些特定语用功能的语块,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就会有更加饱满的学习热情,从而形成良性循环。预制语块能帮助初学者轻松地将记忆中的语言内容直接运用于交际,大大减轻了即时交际的语言编码压力,使初学者超越语法能力的局限,说出流畅的句子。特别应该指出的是,预制语块学习和运用对于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具有某种特殊的作用。如前所述,预制语块有利于改善言语流利性,有利于提高近似本族语的词语选用能力,有利于增强学习者的语用意识,可以使二语学习产生“立竿见影”的交际效果,而所有这一切又可以使学习者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使他们进一步增强自信心,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1.2.预制语块符合中国学习者的认知特点
由于中国传统语言文学学习方式的影响,大多数中国学习者比较习惯于背诵课文篇章,并在熟背后把其中的一些句子应用于其它场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即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可以不加分析地接受和学习语料,然后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熟悉这些语料,最后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这里所强调的是内化过程,只有先充分吸收和熟悉了语言知识,才有可能将它们转化成语言产品。因此,以语块的形式,先大量地识记、背诵并记忆各种语料,然后从使用、掌握达到语言创造的阶段,这种方法符合中国学习者的认知特点,能帮助他们形成有效的语言学习策略。
2.1.3.预制语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世纪60年代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点的确立,培养学习者自主性(Learner autonomy,LA)成为近20年来二语教学界的共识。研究表明,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者必须具有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对学习的责任感,学习者自主性被看作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先决条件,教学过程中的责任也越来越多地从教师转向学生。教师更多的责任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预制语块的形式习得语言,恰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知识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这是现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观点。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觉地将语块识别、记录下来,再把这些语块储存在头脑中,又在交际中对这些语块进行提取、选择和结合。当不同的语言组合串联在一起时,就产生了意义连贯的语篇,从而完成了交际目的。同时这种选择和组合也丰富了语言意义的表达方式,使语言表达得更流畅、地道。因此,运用预制语块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了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二语的能力。
2.2 预制语块教学策略与语言输入型教学
二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提供大量的有效语言输入,这是语言习得形成的必要条件。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是“听”和“读”,只有大量、真实的高质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才能保证语言输入的有效性。Pawley与Syder对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发现,二语使用者的大脑每次最多只能处理8-10个单词,而母语使用者往往能流利地听懂和说出含有更多单词的复杂句子。[11]这表明在母语使用者大脑中储存了大量比单词大的板块,并把每个语块都作为整体识记。这样既不会增加记忆的负担,使用时又可直接提取。而对于以整体形式记忆储存的语块,在语言输入的过程中,语言的使用者可同样根据上下文,以整体形式提取出语块的语义,不必逐个识别和匹配语块中的单词和词义,因此可以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和效果。从学习策略上,教师可以将以往强调学生积累大量单独词汇的策略转变为大量记忆和操练适用于特定情景的语块积累;把听力和阅读教学从单个的词汇和专门的语法结构层面还原到结合词汇、语法和语境的语言板块层面上来,这样学习者在运用语言时就不必对其结构作事先分析和组合,既节省了语言输出的时间,同时又可以让学习者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更大更重要的语言单位和交际内容上,促进了语言的流利性。目前,预制语块教学法在听力和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还不多,但作为近年来二语教学研究的一个有效途径,它的作用必将在二语教学中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
2.3 预制语块教学策略与语言输出型教学
正如Krashen和Scarcella所言:“语言学习者出于交际压力的影响,必须记住一些公式化的套语,这也就是说,为了编制出创造性的语言,他们必须记住许多现成的口头话语以弥补第二语言规则的不足”[12]。二语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由于语言储备有限,面对交际时往往不知所措,也不会使用交际策略来维持交际的顺利进行。而预制语块可以帮助学习者使用他们还不能创造性地说出的惯例化的表达方式来进行交际,促进其交际策略能力的发展,使交际成功完成。所以,利用预制语块法教授口语,就是要利用其话语功能培养和提高学习者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样,句型结构类语块对二语写作教学也颇有意义,常用的句子框架形式具有篇章组织功能,对有效促进学生表达能力、写作的连贯性和流利度都有着比较积极的作用。在二语写作中,学习者可利用预制语块写各种文章,或根据文体要求选用适当的语块组织语篇的“起、承、转、合”。总之,语块的语法特征和语用功能有利于语法学习和交际活动的自然结合;预制语块教学使学习者既能学到语法知识,又能投入交际活动中,达到语法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协调统一发展,从而避免结构和交际法的偏激倾向。
3.1 指导和帮助教材的改编与课程的设计
教育者要把预制语块作为二语词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改编中,可有选择的侧重加强对语块的指导和训练,建立语块语料库,使教材更加实用和灵活,增强课程设计与实际授课的有效性。如教师可按照预制语块的构成形式和话语功能讲授预制语块方面的知识,把教材中出现的预制语块都列入生词表中,作为词汇学习的一部分。其次,由于预制语块的功能意义还可以起到提示作用,便于记忆编码和提取使用,因此,教师可利用预制语块的话语功能,强化其学习、记忆。
3.2 教会学习者辨认(预制)语块
要教会学生“怎么学”不仅仅限于教师对预制语块的讲解,教师应当教给学习者如何辨别语块,为其提供一个处理输入的更有效的工具,同时还要教会他们区分预制语块结构中的固定和可变部分,鼓励他们创造性地利用预制语块中的可变部分进行造句。如在讲解It is said that…时可鼓励学习者造出It is believed that…/It is reported that…/It is suggested/hoped thought/known…促使他们对自己记忆库中己有的语言知识迅速加以整理、提取,再根据相应的语法规则在这些语块中填进所需要的词语或从句造出新句子。这样不仅使学习者加深了对语块的理解,还有助于促使他们积极思维,提高语言表达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地道性。除此之外,二语教师还需要让学生注意区分口语语块和书面语语块。
3.3 培养学生归纳、预制语块,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者在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过程中归纳和预制语块,有助于发展其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归纳、预制语块。如按照话题或语用功能进行训练,强调对预制语块的熟练运用的同时训练学习者的连续表述能力,使其熟练掌握相关的语块,打下必要的基础,然后再创造语境,综合练习。在学习者掌握了这些语块后,教师按不同话题或功能将其分类,为其提供分项操练的材料,扮演不同的角色,互相操练。语块在不同情境下的特定语用功能还为师生在课堂内开展交际活动提供了可能性和有利条件。
3.4 提高学习者词汇习得效率
词汇是建造语言大厦的基本材料,无论是在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的学习中,词汇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词汇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二语学习者的阅读、听说和译写水平。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策略来帮助学生习得二语词汇,增强词汇记忆己成为语言教学工作者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而预制语块却可帮助改善词汇记忆的问题,学习者可以把语块看作一个整体,把一连串词汇作为不可分的组块储存在大脑中进行自动检索,交际时无需知道内部关系。这些预制语块通常是模式化了的块状结构,作为整体储存在语言使用者的记忆里,在使用时直接从记忆中提取无需经过语法的生成和分析。如果学习者记住一个词汇后不会使用,他们倒会觉得比掌握一连串词汇组成的一个语块更费劲,因为他们没必要对语块中的词汇进行词性区分或语法分析,而是像儿童学母语那样模仿大人进行。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要求学习者掌握许许多多的固定语块比掌握单个词汇容易得多[13],与其让学生记住一个孤立的单词,不如记住一个语块。而对于半固定结构语块,由于这类语块允许其中词及词组范畴的变化,所以教师只要教会学习者根据其交际需要替换相应的词汇就可以产生出许许多多不同意思的语块,学习者也比较容易接受。预制语块具有高度灵活性,教师平时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习者重视学习组块能力强的高频词汇,如not……until……,so……that……等等,让学习者通过所学语块举一反三,使其只要见到某一单词,就会联想到一连串的语块,在不同的环境里,从大脑中直接选取使用,不断提高词汇习得效率。
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语言的交际能力。传统教学使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孤立的状态,这不仅制约了二语教学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词汇和语法教学本身的进步。而预制语块教学打破了这种孤立状态,将词汇和语法融合起来,形成了有着某种特定模式的适用于不同环境的有特定意义的语言板块,提高了语言学习的有效性;同时,学习者通过直接预制语块省略了组词以及部分的语法应用步骤过程,提高了语言运用的流畅性。其次,由于语块是词与词之间的固定或者半固定化的组合模式,是基于母语使用者在运用本族语时的组词方式上的,预制语块还能提高语言使用的恰当性。通过预制语块教学,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达成交际,有效减少“洋泾浜”的产生。因此,开发预制语块教学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作为一个新的理论,预制语块在二语教学方面的运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必然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就需要广大语言教学工作者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根据我国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发展与创新。
[1]Cook B G,and Others.Are recent refor ms effective for all students?[M].Washington,DC:Department of Education.,1995:166
[2]Nattinger J.A lexical phrase grammar for ESL[J].TESOL 1980,Quarterly14:337-344.
[3]Lewis M.The Lexical Approach:The State of ELT and the Way for ward[M].London: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1993.
[4]Becker J.The Phrasal Lexical[M].Cambridge Mass:Bolt and Newman,1975.
[5]卫乃兴.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初始研究[J].现代外语,2004(2).
[6]W ray.A.Formulaic Language in Learners and Native Speakers[J].Language Teaching,1999(32):213-231.
[7]Zimmerman,Tom;Smith,Joshua R.;Paradiso,Joseph A.; Allport,David;and Gershenfeld,Neil.(1995).Applying electric field sensing to human-computer interfaces.Proceedings of CH I-95.
[8]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9]Krashen,S.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Pergamon Press,1981.
[10]Saville-Troike,M..(1984).What really matter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for academic achievement?[J].TESOL Quarterly,(18)"2.
[11]Pawley,A.,&Syder,F.H.(1983).Two puzzles for linguistic theory:Nativelike selection and nativelike fluency.In J.C.Richards and R.W.Schmidt(Eds.),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pp.191-226).New York:Longman.
[12]Krashen,S.and R.Scarcella(1978)"On routines and pattern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erformance."Language Learning 28:283-300.Krashen,S.and R.Scarcella (1978)"On routines and pattern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erformance."Language Learning 28:283-300.
[13]王立非,张大凤.国外二语预制语块习得研究的方法进展与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5).
[责任编辑:姜仁达]
Approach of Prefabricated Chunks and L2 Teaching
LU M in
(English Departm ent,Honghe University,M engzi661100,China)
Chunks are meaningful lexical unitswhich are composed of 2 ormore than 2 words relatively and appear in same forms repetitively.Approach of prefabricated chunks is a focus in the area of linguistic research recently.Based on the content of chunks and teaching genres,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d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prefabricated chunks to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L2 teaching circumstance,and provides some practicalways applied in language classes.
prefabricated chunks;L2 teaching;positive influence;applying
book=8,ebook=115
G424
A
1008-9128(2010)04-0096-04
2010-05-08
路敏(1974-),女,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和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