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涛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着力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品质,促进教学的内涵发展,实现“教”与“学”的无缝对接,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需要,还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高效课堂的实质是对课堂教学的优化。从时间上看,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效果;从效益上看,课堂教学能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从师生关系上看,课堂上师生情感、心理、思维呈现积极状态;从评价的标准来看,改变传统的“以教评教”为“以学评教”。实现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整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学校在学习借鉴洋思中学教学经验的同时,结合实际,着力在思想统一、集体备课和学习常规上下功夫,实现“教”与“学”的无缝对接。
在思想统一上下功夫。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洋思中学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是教师心齐,并能够高标准地执行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洋思中学“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气魄和智慧值得每个教师牢记。学校应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在集体备课上下功夫。过去,学校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关于学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难点突破、分层教学、作业精选等方面深层次研究少,教学效率偏低。学校落实“一课三备”模式,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的各个环节,落实“定人、定时、定点、定主题”,重点抓实课堂中“合格率、巩固率、提高率”,落实教学反思。
在落实学习常规上下功夫。针对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差,学校要求政教处和年级组在学风建设上做文章,班级每周开展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学习行为习惯评价,从预习、预备、听课、做笔记、发言、作业、复习等方面进行引导,评选学习示范生和进步生,举办优秀学生经验介绍和学法指导讲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现学生“学”与教师“教”的无缝对接,必须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在教与学的整合中处于主导地位。如何实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统一、共性要求和个性发展的统一、教的方式与学的效果的统一,需要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运用教育智慧,努力做学者型、科研型教师。